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0篇
  44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152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陈年六堡茶的调脂保肝功效,比较分析了不同年代六堡茶的主要化学物质的差异,再以高脂高糖饮食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并用选定的陈年六堡茶水提物灌胃小鼠,观察小鼠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及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陈化15年茶样被选为陈年六堡茶的代表,用于后续试验。与模型组相比,陈年六堡茶尤其中高剂量条件下能有效减轻高脂血症小鼠体重、肝重和降低肝系数,显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降低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改善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状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脏和脂肪组织病理切片显示,陈年六堡茶能明显减少肝细胞中脂滴的形成和抑制脂肪细胞膨大,呈剂量依赖关系。综上表明,陈年六堡茶在正常剂量条件下能有效改善因高脂高糖饮食所致的小鼠脂质代谢紊乱和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2.
袁玲 《农业与技术》2004,24(6):90-92,107
采用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分析方法.以来源于野生稻的材料和栽培稻作为亲本,其后代重组自交系(RIL)做为作图群体,丰富水稻染色体上的遗传连锁图谱.为基因定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茶黄素类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茶黄素类(Theaflavins,TFs)的化学结构,并从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病毒和抗心血管疾病五个方面综述了茶黄素类的药理作用,其中从肿瘤的发生、发展两个阶段着重分析了茶黄素类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了TFs作为药品开发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5.
 本研究探讨施肥对黄花蒿抗疟相关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科学施肥和提高黄花蒿产量品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同施肥处理,于黄花蒿现蕾期分别采样测定根、茎、叶中的青蒿酸、去氧青蒿素、青蒿素、总黄酮含量及累积量,分析各器官乙醇提取液对DPPH· 的清除率。结果表明,施肥显著促进黄花蒿生长,单株生物产量分别比不施肥增加57.4%(无机肥)、91.6%(有机肥)和92.3%(有机无机配施)。在黄花蒿体内,青蒿酸、去氧青蒿素、青蒿素、总黄酮的含量和累积量高低趋势均表现为:叶>茎>根,说明叶片是这些物质合成和储存的主要器官。此外,叶片的抗氧化活性(DPPH· 清除率)也最高,显著高于根系和茎,并且与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DPPH· 清除率总体为不施肥处理最高,施肥后不同程度降低,施肥对总黄酮含量影响不大,但显著提高了青蒿酸、去氧青蒿素、青蒿素的含量和累积量(产量)及总黄酮的产量,其中有机无机配施和有机肥处理总体优于无机肥。说明在集约化种植黄花蒿的过程中,提倡施用有机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对传统渥堆与45℃、50℃控温渥堆的黑毛茶进行感官品质评价,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对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渥堆和50℃控温渥堆相比,45℃控温渥堆黑毛茶香气的愉悦感、纯正度和浓度更好,杂异气味少。在传统及控温渥堆中共获得24种关键性差异挥发性成分,其中α-柏木烯、新植二烯、橄榄醇、δ-杜松醇、香芹酚、2,6-二叔丁基对甲酚、(Z)-7-十六碳烯醛、反式-β-紫罗兰酮等关键性差异挥发性成分在控温渥堆中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传统渥堆。研究结果可为改善黑毛茶香气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同植烟模式对烤烟产质量、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贵州烟区具有代表性的第四纪黄壤上,进行了连续6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烤烟连作,烤烟-玉米轮作和玉米-烤烟-烤烟轮作三种种烟模式对烤烟的产量和品质,土壤养分以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连作降低烤烟的产量、质量和土壤pH,提高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抑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反,烤烟-玉米轮作和玉米-烤烟-烤烟轮作有益于提高烤烟的产量和质量,是值得推广的种烟模式。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