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4篇
  11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芙蓉鲫是芙蓉鲤和红鲫杂交的后代,是适宜网箱养殖的优质品种之一,近年来,网箱养殖在我地取得了较大发展,为探索其最佳养殖途径,我们于1999年在益阳市梓山村水库用小体积网箱4口高密度养殖芙蓉鲫,在27.0米2有效养殖水体里,经过7个多月的养殖,共产芙蓉鲫5555.0千克,平均单产204.2千克/米3,增重倍数为17.4,平均饵料系数为2.37,平均盈利471.9元/米3,投入产出比为1∶1.39,获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1材料与方法1.1网箱设置自然条件及位置梓山村水库位于益阳市城郊,1967年建成,其正常库容为1.13×107米3,有效养殖水面78.3公顷,是一…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改革方向和工作重点。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策略是突破高职发展瓶颈的关键,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结合坚持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坚持就业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从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制定、产教融合、思德教育等方面阐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几个外引水稻品种在河南沿黄地区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几个外引水稻品种在河南沿黄地区引种试验,表明杂交稻生长速度快,抽穗较晚,但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粒数多,产量的增产潜力较大。除金世纪外其他几个品种与豫粳6号相比基本持平,但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金世纪品质与豫粳6号相比有较大的提高,产量也提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基于棉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主要研究保水剂对土壤和棉花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茚三酮法、钼蓝法及土壤双向切片法。【结果】试验表明:土壤中的保水剂含量在0.030% ̄0.100%范围内,土壤表面蒸发明显降低,pH值趋于酸化;棉花前期根系生长发育加快,表现为根系活力增强,根系干重较大,且在土壤内分布较为合理,土壤深层根系衰减较慢,更有利于棉株均衡生长发育,防止棉花旱衰。【结论】在30 ̄45kg/hm2用量内能够明显提高棉花的产量,增产幅度达10%以上,铃数增加5.7万 ̄9.4万个/hm2,铃重增加0.1 ̄0.19g。  相似文献   
5.
杂交棉根系活力及N、K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杂交棉主要生育时期根系伤流中氨基酸和无机磷含量及棉株地上部各器官的N、K代谢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杂交棉的优势理论及优化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适合黑龙江地区的水田灌溉方式,以空育131为试材,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与寒地水稻主要病害发生和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病害发生种类与灌溉方式无显著相关性,但与病害发生程度有紧密联系。常规灌溉的水稻叶瘟、鞘腐病、褐变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最高。控水灌溉和节水灌溉病害发生较轻。产量方面,控水灌溉的产量最高,为10 049.03kg·hm-2,比常规灌溉增产6.81%,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在弱碱性石灰性土壤的3个试验点对大蒜设置5种钙素化肥处理:硫酸钙、氯化钙、过磷酸钙、钙镁磷、不施钙素化肥(对照),探讨钙素化肥对大蒜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优选出适宜河南中部大蒜产区施用的钙素化肥。结果表明,在3个试验点,施用钙素化肥均可以显著提高大蒜茎粗,其中硫酸钙处理最高,其较对照提高17.12%;氯化钙、过磷酸钙、钙镁磷处理分别较对照提高10.94%、14.25%、11.59%。在3个试验点,施用钙素化肥均可以显著提高单蒜头质量,进而显著提高大蒜产量,且二者在不同处理间均表现为硫酸钙氯化钙过磷酸钙钙镁磷,其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28.06%、25.68%、23.84%、20.14%。  相似文献   
8.
根据新建金银花园地的特点,介绍了金银花的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园地选择、品种选择、定植、田间管理技术及采收技术,为新建园地实现快速高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同用量硫酸钙肥对石灰性土壤大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硫酸钙(生石膏)为试验材料,以大蒜生长指标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石灰性土壤中设置75、150、225、300kg/hm2不同硫酸钙施肥量处理,以不施钙肥为对照(CK),测定大蒜各生育时期到达的时间、蒜头产量、单个蒜头重量,以研究硫酸钙肥对石灰性土壤中大蒜的生长发育、抗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石灰性土壤中施用不同量的硫酸钙肥处理可使大蒜的幼苗期、花磷芽分化期、花茎伸长期、鳞茎肥大期提前0~2d、成熟期延迟0~3d,增施钙肥量可使大蒜的抗病虫害性能呈现感染→较轻→较抗的变化趋势;随施肥量增加,单蒜头重量增加,进而使产量增加;4种施肥处理单蒜头重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74%、13.29%、18.91%、25.30%,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73%、13.27%、18.90%、25.29%,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因此,在石灰性土壤中施用硫酸钙肥对大蒜生育时期有一定影响,对提高大蒜的抗病虫性能及增加单蒜头重量进而提高产量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两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方式下春玉米产量、干物质累积、养分累积与转运特征,为春玉米的养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2012~2013年在吉林省农安县靠山镇进行田间试验,设置3种栽培模式,分别为农户模式(TRA)、优化栽培模式1(OPT-1)、优化栽培模式2(OPT-2),供试品种均为利民33,在玉米6展叶(V6)、12展叶(V12)、开花(R1)、灌浆(R3)、成熟(R6)5个生育时期测定群体氮、磷、钾养分吸收动态,并测定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在3种栽培模式中,两年产量的平均值表现为OPT-2>OPT-1>TRA,与TRA处理相比,OPT-2处理下的产量两年间分别增加了24.6%和24.2%;OPT-1和OPT-2处理下两年的收获穗数平均值分别增加65.4%和81.5%。OPT-2处理下的干物质累积在整个生育进程中均显著高于OPT-1和TRA处理,至成熟期,OPT-2处理下干物质累积量较OPT-1处理高10.0%,较TRA处理高24.2%;从6展叶期至成熟期,各处理下植株氮素、磷素与钾素累积量逐渐增加,累积速率均在开花期达到最大,至成熟期,OPT-2处理下整株的氮、磷、钾积累量较OPT-1和TRA处理分别增加了12.8%和39.2%、10.4%和26.1%、12.8%和27.5%,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3种栽培模式下,开花期前,OPT-2处理下磷、钾素转运量、贡献率比OPT-1处理高;开花期后,OPT-2处理下氮累积量及贡献率比OPT-1处理高;与OPT-1处理相比较,OPT-2处理两年的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平均增加了10.8%。因此,在合理提升密度的基础上,优化化肥用量和施肥时期,可以实现东北中部春玉米氮、磷、钾养分的高效利用,保证玉米高产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