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旨在研究苍耳子不同萃取相的体外抑菌活性和杀虫活性,并采用倍半稀释法测定苍耳子不同萃取相对9种常见菌的抑制作用,采用浸虫浸叶法测定不同萃取相对绣线菊蚜的毒杀作用。结果显示,乙酸乙酯萃取相的抑菌效果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3.91 mg/mL,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为31.25 mg/mL;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相对绣线菊蚜有较好的毒杀作用,其24 h时的LC_(50)分别为2.368、2.524 mg/mL,48 h时的LC_(50)分别为1.743、1.774 mg/mL。由结果可知,苍耳子的有效抑菌杀虫活性集中在中低极性段。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不同毒株致病性差异的原因,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比较PPV NADL-2株和Kresse株的非结构蛋白NS1的氨基酸位点差异,并利用一系列在线软件比较两者的氨基酸理化性质、亲水/疏水性、跨膜区、信号肽的异同,进一步分析两者的结构域、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的异同。结果表明,2种毒株在621—636位的氨基酸存在较大差异,Kresse株的疏水性较弱,且二级结构中Kresse株含较多的卷曲结构。经过三级结构比对,并结合以上结果推测,2种毒株致病性差异是由于621—636位未知功能的结构域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3.
朱兵  曹赟洁  周雍  盛清  聂作明 《蚕业科学》2018,44(3):376-381
Argonaute(AGO)蛋白家族在小RNA诱导的基因沉默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家蚕基因组测序发现的AGO蛋白编码序列,选择Bm AGO2为目标蛋白质,制备该蛋白质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其介导的miRNA靶基因以及基因调控网络奠定试验基础。通过分析Bm AGO2蛋白的抗原性分布,筛选出Bm AGO2抗原表位区aAGO2,设计引物扩增目的片段,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ColdⅡ-aAGO2原核表达aAGO2蛋白,以纯化后的aAGO2蛋白免疫BALB/c小鼠。剖取免疫小鼠脾脏,将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以HAT选择培养基及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经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沉淀检测,获得2株生长状态好、能分泌高效价抗体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I5-A9和E1-3。经抗体亚型检测后,选择细胞株I5-A9进行大量培养,菌液注射小鼠腹腔制备的腹水经辛酸-硫酸铵沉淀及Protein A/G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纯度较高的Bm AGO2单克隆抗体。利用获得的抗体免疫共沉淀家蚕卵巢培养细胞Bm N以及家蚕5龄幼虫的内源Bm AGO2蛋白,从分离的结合RNA检测到小RNA被显著富集,表明成功制备了可用于免疫共沉淀的Bm AGO2单克隆抗体并分离BmAGO2结合的RNA。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葛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抑菌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量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为因素,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葛叶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葛叶总黄酮对7种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考察其抗菌活性,并通过测定OH-、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来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葛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5%,液料比48:1(mL:g),超声温度73℃,超声时间90 min,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黄酮提取量为26.38 mg/g,接近理论值;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葛叶总黄酮的最小抑菌浓度为4~32 mg/mL,表明葛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OH-、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IC50分别为1.78、1.58和0.86 mg/mL,表明葛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结论]该研究可为葛叶黄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感染猪肾传代细胞(PK-15 cells)后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表达水平变化情况,为探明PPV感染机制提供理论基础。试验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PV感染PK-15细胞后TLR1-10的转录时相变化。结果显示,PPV感染PK-15细胞后,TLR1在PPV感染后3h表达上调,约为对照组细胞的3.1倍,其他时段均低于正常水平;TLR3和TLR7 mRNA表达水平在病毒感染早期均低于正常水平;TLR4和TLR8的mRNA含量均在感染后3、12、36 h表达上调,TLR10分别在在3h和36 h表达上调,其他时段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而TLR2和TLR9 mRNA表达水平在感染后24 h开始升高,并于48 h达到峰值,分别为对照水平的10.1倍和26.7倍。研究表明,PPV感染PK-15细胞后能够诱导细胞上TLR2和TLR9在mRNA水平显著上调,PPV感染可能通过TLR2和TLR9受体介导感染。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取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扣囊复膜孢酵母为发酵菌种,设计单因素正交试验,研究优化菌种的最优生长条件.以杂交构树叶多糖对自由基(DPPH·)清除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探索其发酵后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显示,菌种的最优生长条件为:葡萄糖含量6 g/100 mL、蛋白胨的含量1 g/100 mL、生长时间20 ...  相似文献   
7.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牛心朴子草总生物碱(TACKI)超声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抑菌活性.以TACKI得率为研究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法分析,研究TACKI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分别采用倍比稀释和生长速率法研究TACKI对10种常见致病细菌和9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TACKI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26倍量72%乙醇,53℃超声提取57 min,TACKI平均得率为0.4928%,与模型预测值(0.4931%)一致性好.TACKI可强烈抑制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均在12.5 mg/mL以下;在供试质量浓度100 mg/L时,TACKI对玉米弯孢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水稻稻瘟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在85%以上.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简单、TACKI得率高,且TACKI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赣棉13号是江西省棉花研究所育成的棉花新品种。2002年湖口县武山镇引进该品种原种28公斤,在西桥一组示范试种了4.2公顷。现将该品种在赣北丘陵棉区试种的表现、结果及应采取的栽培措施总结出来,供棉花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9.
江董玉  周雍景  黄晨  张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286-11289,11291
研究从打破二元对立、寻找正确定位、建立公民意识等方面来寻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角色的顺利转换、与城市居民的和谐共生以及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湖口县植棉历史悠久。作为产业 ,真正的发展还是在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解放前 ,植棉面积15 0 0— 30 0 0公顷 ,皮棉产量每公顷 15 0— 2 2 5公斤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植棉面积 35 0 0— 4 0 0 0公顷 ,皮棉产量每公顷 30 0— 4 5 0公斤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八十年代 ,植棉面积 4 0 0 0— 4 5 0 0公顷 ,皮棉产量每公顷6 0 0— 75 0公斤 ;九十年代 ,植棉面积发展到 70 0 0— 80 0 0公顷 ,皮棉产量大幅度提高 ,十年平均 (九八年发生特大洪涝灾害 ,未统计在内 )则达到 10 2 7公斤。九十年代十年间各年度也很不均衡 ,高的年份达到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