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2012年7月5日下午,江苏省如东县某管道公司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误碰与10kV电力线路同杆架设的弱电线路钢绞线,引发触电事故。经现场勘察,查明该弱电线路在10kV线路下方同杆架设,在距触电点250m处穿越附近一用户配电变压器时,其钢绞线与配电变压器槽钢支架直接接触,且未作绝缘隔离处理,而该槽钢与接地引下线直接相连构成等电位。该用户配电变压器采用TN-C系统,低压侧有一配电室  相似文献   
2.
以日系家蚕品种"湘晖"和"872"为亲本进行杂交,从 F2代分别向茧丝量高(A)、中(B)、低(C)3个方向进行定向选择.经过F2~F6共5代的同蛾区交配和选择,获得了茧丝量性状有显著差异的A,B,C共3个家系.以中系蚕品种芙蓉、菁松及其杂交后代为参照群体,对3个杂交分离系进行AFLP分析,获得了617个AFLP分子标记.结果显示:选择到F4代时,A,B,C各杂交分离系的AFLP分子标记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到F6代时,A,B,C各杂交分离系间的分子标记差异十分显著且稳定.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也显示有很强的规律性,所有个体均按家系有规律地聚在一起.从分子水平证明家蚕同蛾区杂交后代系统选择到F6代即可获得遗传性稳定的不同杂交分离系.  相似文献   
3.
发挥技术优势 开展一条龙服务临海市蚕丝业技术开发公司叶正梅,方礼德,孙德斌,朱敏华本公司创办于1993年4月,有干部职工15人,下设1个茧站、6个收购点,12个蚕用物资和技术服务部、新技术开发服务部,是一个以蚕桑科技干部为骨干,蚕桑农科员为主体的自主...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在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綫的光辉照耀下,1958年认真贯彻了中央桑、柞蚕生产会议精神和“大力发展,飞速跃进”的方针,以及朱德委员长对蚕丝生产的指示以后,各地加强了对蚕业生产的领导,坚持了政治挂帅,贯彻了群众路线,广大群众发扬了敢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烤烟复烤片烟在最佳醇化状态下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全国9个烟叶产区达到最佳醇化状态的60份复烤片烟作为试验材料,对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及烟气成分进行简单相关性分析。[结果]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施木克值、糖碱比等与感官质量相关性显著,K、Cl等与各感官质量指标相关性不显著,浓度与各化学成分相关性不显著,烟气中CO与K、Cl相关性显著,烟气烟碱与各化学成分相关性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卷烟加工企业更加合理的储存和使用烟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家蚕特殊种质资源的创新开发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家蚕性别控制系统种质资源的创新开发、不同茧线和高效低成本原料茧蚕品种的开发利用、各种抗性蚕品种的创新开发进行,展望了未来家蚕种质资源创新的家蚕育种方向。  相似文献   
7.
前言企业取得的各项资产,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准确地进行计价,合理地确定其入账价值。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合理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计提秘密准备。本文就是对资  相似文献   
8.
1故障经过 ①2012年6月11日15时52分,某县110 kV宾山变电站10 kV宾东线107+21号杆因外力破坏,导致低压电杆倾倒,对配电变压器跌落式熔断器距离不够而放电,引起线路L3相单相接地故障.②16时25分,110 kV宾山变电站10 kV宾浅线浅水湾4号箱变高压室电缆头、肘形避雷器及环网柜相应间隔起火,导致线路故障,L2相单相接地.③16时25分,110 kV宾山变电站10 kV宾万线限时速断保护动作跳闸,重合失败,经故障查找10 kV宾万线万华紫金花苑4号箱变高压室电缆头短路烧坏.  相似文献   
9.
家蚕杂交分离系的AFLP分析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日系家蚕品种“湘晖”和“872”为亲本进行杂交,从F2代分别向茧丝量高(A)、中(B)、低(C)3个方向进行定向选择。经过F2~F6共5代的同蛾区交配和选择,获得了茧丝量性状有显著差异的A,B,C共3个家系。以中系蚕品种芙蓉、菁松及其杂交后代为参照群体,对3个杂交分离系进行AFIP分析,获得了617个AFIP分子标记。结果显示:选择到F4代时,A,B,C各杂交分离系的AFIP分子标记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到F6代时,A,B,C各杂交分离系间的分子标记差异十分显著且稳定。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也显示有很强的规律性,所有个体均按家系有规律地聚在一起。从分子水平证明家蚕同蛾区杂交后代系统选择到F6代即可获得遗传性稳定的不同杂交分离系。  相似文献   
10.
家蚕杂交分离系间的分子标记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两个日系家蚕品种“湘晖”(P1)和“872”(P2)为亲本进行杂交,从F1自交的F2代开始,分别向茧丝量高和低两个方向进行选择。经过F2-F7共6代的同蛾区交配选择,获得了茧丝量性状有显著差异的A、C两个家系。用5组引物扩增所获得的617个AFLP分子标记,分析了A、C两个杂交分离系的分子标记特征及其DNA多态性。结果显示P1能将更多的标记传给C系,亲本P2能将更多的标记传给A系,A系保留了更多的两亲共有的标记;A系含较稳定的特异性标记23个,C系含特异性标记7个,推测A系的这些特异性标记与家蚕某些经济性状有关;通过杂交分离系各世代的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F6代同一家系内差异更小,A系与C系家系间的差异更加明显,即同蛾区交配到F6代系统就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