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12篇
  免费   1398篇
  国内免费   2559篇
林业   5605篇
农学   3493篇
基础科学   3487篇
  3389篇
综合类   24550篇
农作物   3215篇
水产渔业   2382篇
畜牧兽医   14093篇
园艺   5044篇
植物保护   1811篇
  2024年   373篇
  2023年   1304篇
  2022年   1368篇
  2021年   1203篇
  2020年   1322篇
  2019年   1973篇
  2018年   1962篇
  2017年   1076篇
  2016年   1455篇
  2015年   1473篇
  2014年   3357篇
  2013年   2357篇
  2012年   2907篇
  2011年   2881篇
  2010年   2924篇
  2009年   2945篇
  2008年   2800篇
  2007年   2721篇
  2006年   2511篇
  2005年   2396篇
  2004年   2144篇
  2003年   2008篇
  2002年   1776篇
  2001年   1618篇
  2000年   1587篇
  1999年   1551篇
  1998年   1527篇
  1997年   1545篇
  1996年   1467篇
  1995年   1414篇
  1994年   1381篇
  1993年   1257篇
  1992年   1132篇
  1991年   1068篇
  1990年   953篇
  1989年   759篇
  1988年   381篇
  1987年   367篇
  1986年   298篇
  1985年   279篇
  1984年   256篇
  1983年   236篇
  1982年   202篇
  1981年   150篇
  1980年   101篇
  1979年   64篇
  1965年   26篇
  1964年   34篇
  1959年   30篇
  1957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海南岛为研究区域,选用5个大气环流模式(GCMs)1970−1999年的逐日输出数据和同期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使用空间插值降尺度到0.5°×0.5°格网。以格网单元为基础,应用系统误差修订(修正值法或比值法)和多模式集合平均方法(贝叶斯模型平均法BMA或等权重平均法EW),训练与验证GCMs输出值并进行综合修订。在此基础上,分析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未来海南岛近期(2020−2059年)和远期(2060−2099年)农业水热资源,包括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10℃积温、≥20℃积温、年降水量、1月降水量和≥20℃界限温度生长期间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GCMs输出值的系统误差和BMA权重系数在格网间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且GCMs输出值低估逐日最高气温约3.55℃,高估逐日最低气温约1.19℃,逐日降水量仅为观测值的54.35%。基于格网的综合修订,可有效降低GCMs输出值在空间上的不确定性,BMA与EW的修订结果相似,均优于单一GCM模式。通过格网BMA综合修订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在验证期的相关系数r分别约提升0.10、0.07和0.06;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约降低2.38℃、1.01℃和1.01mm;较单一GCM相对观测值的偏差平均约减少3.25℃、1.13℃和25.67mm。未来海南岛农业热量资源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从中部向外围逐渐升高,高温主要分布在南部至西部沿海地区,年平均气温的增幅全岛较为接近,1月平均气温、≥10℃积温和≥20℃积温的增幅分别表现为由东向西、由北向南和由中部向外围递减。在时间上,RCP8.5情景下所有农业热量资源均为极显著增加且增温最快,RCP4.5情景为先增加后平缓,RCP2.6情景较为平缓,远期无显著增温。未来海南岛降水资源在空间上转为由东向西逐步递减的格局,南部和北部沿海地区降水变率增加,西部和中部降水变率减少,在时间上无显著变化趋势。随着未来海南岛气候变暖和降水格局的改变,农作物适宜种植面积扩大,会对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挑战,应提前布局,做好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是当前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实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而且,相对于传统的农耕方式而言,该方式能够更加有效提高耕种工作的实际效率,并且保护性耕作是按照作物的实际生长需求,利用植物残渣来进行土壤封盖,进而降低农田耕作的实际应用问题。同时,有效通过农药使用,也能够降低杂草和病虫害问题的发生,所以它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技术。此外,在降低土地翻耕工作时,它也能够提高土壤的水土保持能力,因此对于生态环境而言,它也是一种保护性的耕作方式。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措施的使用来真正实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抓手,是确保粮食产能的重要支撑。在梳理大量参考文献、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空间潜力不足、投资标准偏低、建设质量不高等问题,总结归纳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总体构架,通过对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评价结果排名靠前和提升较快的省份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调查研究,围绕管理体制、规划布局、建设标准、资金保障以及实施管理方面,提出系统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的对策建议,为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作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期,发改委等12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做好2021年春耕化肥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的通知》,要求提高生产能力、保障物流配送畅通、做好储备和进出口工作、加强市场监管,提升农技服务水平,全力做好春耕化肥保供稳价工作。与此同时,农资企业也积极响应相应,采取措施推进春耕备耕稳价保供。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马鞭草在亳州地区栽培的适应性表现,从育苗、栽培、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初加工等方面介绍了马鞭草在亳州地区的栽培技术,以期为亳州地区中药材马鞭草的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茶毫氨基酸组成及矿质元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茶白毫的多少及隐显是评定茶叶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明确茶毫中的化学组成,以富含茶毫的碧螺春、滇红、白毫银针及白牡丹4个茶样为研究对象,将茶毫与茶身进行分离,利用碳氮元素分析仪对其总碳、总氮及碳氮比进行分析,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其氨基酸组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用来测定其主要矿质元素含量。茶毫中的C、N含量分别为2.96%~4.74%和42.87%~45.58%,其中N含量显著低于茶身(P0.01),C含量差异不显著,C/N茶毫显著高于茶身;茶毫中水解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0.78%~12.46%和20.78~34.65 mg·g~(-1),其中水解氨基酸主要组分及总量均显著低于茶身(P0.01),游离氨基酸总量低于茶身(P0.05),而茶氨酸、天冬酰胺、甘氨酸、γ-氨基丁酸等游离氨基酸组分差异不显著,茶毫中茶氨酸所占游离氨基酸的比例显著高于茶身(P0.05);茶毫中的矿质元素普遍低于茶身,其中P、S含量极显著低于茶身(P0.01),其他元素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茶毫中的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并不比茶身高,但品质成分组成比例的差异赋予了富含茶毫茶叶特有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8.
辽宁省北票市在进行林下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基于本市内部的劳动力、资本、创新、自然资源等方面入手,结合市场发展规律,才能提高林下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效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针对锤片式粉碎机工作过程中的空气-物料环流层影响粉碎性能的特点,对锤片式粉碎机粉碎室进行优化设计,用于打破粉碎室内物料环流层,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产环境。在锤片式粉碎机粉碎室内添加喷管,引入高压气体的喷射,打破粉碎室内的物料环流层,提高生产效率和使用寿命。此操作完成锤片室粉碎机粉碎室内的转子系统优化设计和强度校核,为后续设计研究打下基础。经分析可得,锤片式粉碎机粉碎室的优化设计模型已完成,并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秋芳×金玉"是新育成的金黄色茧中丝量家蚕新品种。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分析了初步育成期实验室鉴定成绩和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成绩以及农村试养情况,测试分析了该品种的茧丝色牢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