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帝斯曼公司和新西兰梅西大学的最新研究证实了先前关于在日粮中添加蛋白酶可降低饲料中粗蛋白和可消化氨基酸水平的报告是正确的。研究同时还发现,蛋白酶和抗坏血酸(维生素C)可能可以通过增强肠道抗拉强度、促进上皮细胞形态发育和增加内源性蛋白流来影响肉鸡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2.
一、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二、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当事人还可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断奶日龄与长大母猪繁殖性状相关性,试验以1 275胎正常分娩母猪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断奶日龄分为21、28、35 d断奶3个处理。结果表明:1)随着断奶日龄的增加,母猪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减少,21 d断奶组极显著大于35 d断奶组(P0.01),显著大于28 d断奶组(P0.05);产活仔数、初生窝重,28 d断奶组显著大于35 d断奶组(P0.05);初生个体重,随着断奶日龄的增加而增加(P0.05),随着产活仔数的减少而增加(P0.05);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断奶成活率,随着断奶日龄的增加而增加,35 d断奶组极显著大于21 d断奶组(P0.01),35 d断奶组断奶个体重、断奶成活率极显著大于28 d断奶组(P0.01),28 d断奶组极显著大于21 d断奶组(P0.01)。2)断奶净增重,随着断奶日龄的增加而增加,35 d断奶组极显著大于21 d断奶组(P0.01),与28 d断奶组差异不显著(P0.05),28 d断奶组极显著大于21 d断奶组(P0.01);断奶日增重,随着断奶日龄的增加而减少,21 d断奶组、28 d断奶组、35 d断奶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3)断奶日龄与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断奶净增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09、0.267、0.145;与断奶日增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21;与断奶成活率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038。试验结果表明,适度规模猪场母猪断奶日龄以28 d(25~30 d)为宜。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为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济源市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原发地,也是河南省重点林业市之一。全市山场面积广阔,森林资源丰富,在1931平方千米的版图中,山区、丘陵面积占到88%,森林覆盖率达到45.06%,居全省第二,贫困人口分布与林业发展重点区域高度重叠,所以林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有可为。近年来,济源市认真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林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打开“两山论”转化通道,加快生态扶贫步伐,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尽显担当和作为。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分析大豆异黄酮和雌马酚的最新研究进展能够为大豆异黄酮的深入研究和产品升级提供帮助和参考。本研究从CNKI数据库和PubMed在线网站下载以"大豆异黄酮"或"雌马酚"为主题的期刊文献分析数据。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和雌马酚相关文献主要发表在《大豆科学》、《卫生研究》和《The Journal of Nutrition》等期刊,主要分布在预防医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生物学、药学和肿瘤学等学科。中文文献主要以提取、纯化和检测方法等研究为主,而外文文献报道与肿瘤、乳腺癌和营养代谢疾病等相关的文献较多。美国、中国和日本是发表大豆异黄酮和雌马酚文献的主要国家,但从研究机构来看,各研究单位研究侧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值得深思的是2007年后,大豆异黄酮和雌马酚相关文献数量均急剧下降。虽然大豆异黄酮已有多年的研究历史,但关于雌马酚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以便更好地提高传统大豆食品的营养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耐铝性较强的安国栝楼和耐铝性较弱的浦江栝楼为对比试验材料,在土培条件下探究300μmol/L和800μmol/L铝胁迫下不同浓度(30,20,10ml/株)根系分泌物对2种栝楼的生长特性、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2个浓度的铝处理后,安国栝楼和浦江栝楼生长均受到一定抑制,生物量、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荧光、CAT、POD、SOD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而MDA、初始荧光(F_0)呈相反的变化趋势,2种栝楼的各指标变化程度和敏感性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表明2种栝楼的耐铝性存在差异。加入适宜浓度的根系分泌物能够促进2种栝楼的生长,提高叶绿素a、b含量以及各个荧光参数值和CAT、POD、SOD等抗氧化酶活性,从而缓解了铝胁迫。较低浓度的根系分泌物可以缓解铝胁迫对栝楼的伤害;浓度过高时,2种栝楼的生长均会受到抑制,20ml/株的根系分泌物对栝楼铝胁迫的缓解作用最佳。因此,今后在红壤地区栝楼的生产种植中,可以进一步开展根系分泌物对栝楼影响机制的研究工作,为栝楼品种的推广与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冷等离子体处理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水稻种子的萌发性能,利用冷等离子体处理机分别以空气、氦气为真空室环境介质,以60、70、80、90和100W的处理功率对浙优023、秀水134和浙优6326 3种水稻种子进行处理,并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在60 ~100W的处理功率范围内,冷等离子体处理对水稻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未经任何处理的对照组相比,以空气、氦气为处理介质3种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分别可提高1.75% ~13.5%、1.0%~8.75%;以空气为处理介质,浙优023、秀水134、浙优6326水稻种子的较佳冷等离子体处理功率分别为90、100和80 W;以氦气为处理介质,秀水134、浙优6326水稻种子的较佳处理功率为60 W,但浙优023水稻种子不宜以氦气为介质进行冷等离子体处理.  相似文献   
8.
曹林 《中国种业》2021,(9):28-30
2020年以来,日照市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关于打好种业翻身仗部署,全面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切实强化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加快摸清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和发展变化趋势,为提升全市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种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肥方式下稻田氮磷流失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3种不同施肥方式下稻田系统氮(N)、磷(P)流失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施用尿素和缓释肥的混施处理(MT)田面水中总氮(TN)和总磷(TP)平均浓度均为最高,分别为24.01和3.78mg/L,降雨产生径流时的N、P流失风险最大。整个水稻季,MT处理的N、P径流流失负荷分别为23.91和2.67kg/hm2,均为3种施肥处理中最高;MT处理的N、P渗漏流失负荷也为最高,分别为9.19和1.79kg/hm2。相对于MT处理,施用尿素和BB肥的无机处理(CT)及施用有机肥的有机处理(OT)能分别减少14.69%和29.18%的N总流失负荷及61.85%和68.97%的P总流失负荷。N、P的径流流失是稻田N、P流失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水稻生产不仅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同时稻田作为一类特殊的人工湿地,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上海稻田耕作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的三熟制转变为两熟制,到2010年代又从两熟制逐渐调整为一熟制。近年来,逐步形成了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部分地区成功探索了稻田种养结合的绿色生产模式,并逐步实现了品牌化生产。然而,上海水稻绿色生产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粮食稳产压力、资源与环境约束以及高度依赖财政补贴、自身盈利能力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今后稻田耕作制度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在确保耕地面积、稻田比例不下降与稳定单产潜力的基础上,稳定全市粮食产量;创新和集成绿色栽培技术,提升稻田湿地生态功能;深化稻米品牌建设,以品牌化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提升水稻绿色种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