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56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渔业标准命名实体识别任务中部分实体语料分布稀疏导致的效果不佳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元组合数据增广(data augmentation method based on multiple combination,MCA)的渔业标准命名实体识别方法,该方法融合了基于领域词典的联合替换算法(joint replacement algorithm based on domain dictionary,DDR)、基于槽点保护的随机删除算法(random deletion algorithm based on slot protection,SPD)和基于槽点保护的随机插入算法(random insertion algorithm based on slot protection,SPI)进行语料库的数据增广,首先构建"水产品名称"同类词词典和领域同义词词典,通过两个词典分别对"水产品名称"类实体和随机词进行同类词替换和同义词替换,生成新的句子,以增加目标实体数量和句子的多样性,然后在基于槽点保护的情况下对原句子分别进行随机删除和随机插入操作,在保留实体及上下文特征的情况下进一步丰富语料的多样性,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结果表明,采用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BERT+BiLSTM+CRF网络模型和多元组合数据增广方法进行渔业标准命名实体识别,准确率、召回率、F1值分别达到了91.73%、88.64%、90.16%,具有较好的效果.研究表明,基于多元组合数据增广的渔业标准命名实体识别方法有效解决了部分实体样本稀疏问题,提升了渔业标准命名实体识别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2.
数学建模知识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数学建模知识使奶制品加工企业如何制定生产计划,使得每天获得利润最大。  相似文献   
3.
4.
EM原露是由江西省天意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它由光合菌群、乳酸菌群等多种有益微生物组成,施用后能够改善土壤环境,抑制有害生物生存,促进农作物健身防病,并且能够改善作物品质和提高产量。黑龙江省红五月农场2004、2005年在大豆上应用EM原露,结果表明,EM原露能够降低化肥  相似文献   
5.
避风型渔港的合理规划对减少台风造成渔业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中国东南沿海避风型渔港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复杂度进行了分析,利用渔船就近避风的原则,提出了一种优先考虑最短回港时间的启发式算法,并用中国东南沿海实际的渔港及渔船数据进行了计算,用调研数据对算法的运行效果进行了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金叶女贞为木犀科女贞属,其是由加州金边女贞与欧洲女贞杂交育成的。高2~3米,冠幅1.5~2米。叶片较大叶女贞稍小,单叶对生,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厘米。总状花序,小花白色。核果阔椭圆形,紫黑色。金叶女贞叶色金黄,尤其在春秋两季色泽更加光彩亮丽。金叶女贞在生长季节叶色呈艳丽的金黄色,可与紫叶小檗、红花继木、绿叶的龙柏、黄杨等组成灌木状大手笔色块,以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也可修剪成球形,极具佳的观赏效果。正是由于金叶女贞具备诸多的  相似文献   
7.
于红  刘欣  李琪 《水产学报》2022,46(4):636-643
基因编辑是进行生物体遗传修饰的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动物模型制备、动植物遗传改良、基因治疗等多个研究领域.近年来CRISPR/Cas9技术的出现更是为生命科学领域带来一场技术革命,高效、精准、低成本的CRISPR技术已成为目前人们探究基因功能、解析生命现象的重要工具,在贝类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本文就基...  相似文献   
8.
小反刍兽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给发生该病的国家,尤其是非洲、中东、近东和南亚等有牛瘟存在的大多数国家的外贸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而且,自该病首次发生以来,不断向全世界蔓延,对没有该病发生的国家,尤其是对与呈地方性流行国家的临近国家造成的威胁正逐渐加大,2007年我国首次在西藏发生。近年来,该病作为一种重大跨国动物疫病,对其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和防制四个方面对该病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脉红螺交配后性选择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红  孙晓琪  于瑞海  李琪 《水产学报》2016,40(6):911-916
交配后性选择是雌性混交动物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其选择机制较为复杂,是性选择研究领域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脉红螺是我国重要的大型经济贝类之一,繁殖形式为多雌多雄混交模式.为了研究该模式繁殖机制,本研究利用6个微卫星标记及行为学观察对脉红螺3个家系进行父权分析.结果表明,3个家系均存在多父性现象,证实脉红螺繁殖属于真正遗传意义上的雌性混交模式.3个家系中父权比例与父本的6个形态学参数及交配持续时间不存在关联性,但均表现出最先与母本交配的父本其后代比例最高,而最后交配的父本其后代比例最低,表明脉红螺交配后性选择存在最先雄性精子优先受精现象,这一现象符合“topping off”假说,即最先交配的雄性排放了大量精子占据了受精囊的主要空间,导致其子代的比例最高;而最后交配的雄性由于受精囊空间的限制,其精子占据空间最少.本研究为海洋无脊椎动物的交配后性选择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实时荧光定量 PCR 已广泛用于基因表达的分析,合适的内参基因选择是获得准确分析结果的关键。本研究选用正常生理状态下岩牡蛎(Crassostrea nippona)的鳃、外套膜、闭壳肌和内脏团 4 种组织以及盐度 10、20 和 30暂养 1 周后的鳃组织为材料,对已报道的常见内参基因(EF1A、GAPDH、RO21、TUB 和 TUA)的稳定性通过 3 种方法(geNorm、NormFinder 和 BestKeeper)进行分析和筛选,发现针对鳃单一组织在不同盐度胁迫下, GAPDH 和RO21 可以作为合适内参基因,而在不同组织中,需要更多的内参基因联合分析才能获得准确的定量表达结果。本研究是首次利用 q-PCR 对岩牡蛎进行内参基因的筛选和验证,为今后该物种低盐胁迫相关的基因表达和功能基因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