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5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研究了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EGF、IGF-1以及EGF联合IGF-1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添加各种浓度的EGF都可以提高水牛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其中50 ng/ml EGF有显著影响(P<0.05)。②10、20 ng/ml的IGF 1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无显著影响(P>0.05); 30 ng/ml的IGF-1能显著提高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P<0.05)。③添加20 ng/ml EGF+30 ng/ml IGF-1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高于添加30 ng/ml的IGF-1组,显著高于添加20 ng/ml EGF组和对照组(P<0.05)。可见,EGF和IGF-1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卵母细胞生长发育和成熟调控机理的研究,是生殖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研究发现,卵丘细胞的存在与否严重影响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质量,且小鼠无卵丘的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并常规体外受精后未能得到“试管后代”,表明常规体外培养方法明显降低无卵丘的卵母细胞发育潜能。可能的原因是:(1)卵母细胞与颗粒细胞间的间隙连接丢失,这种连接对卵母细胞的胞质成熟是至关重要的。(2)皮层颗粒的减少或继续生成路径的障碍。(3)卵母细胞易于贴底,造成变形,从而可能引起卵母细胞内细胞器机械性移位,造成损伤,且贴底后可能影响卵母细胞与培养基的物质交换。因此,探明卵丘细胞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作用及机制,探索培养无卵丘的水牛卵母细胞的新方法,对于今后进一步提高卵母细胞成熟质量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针对去卵丘细胞的卵母细胞体外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卵巢组织、卵丘细胞为介质来模拟卵母细胞在体内的状态,试验分为5组:M1,直接培养法(对照组);M2,与单层卵丘细胞共培养法;M3,未扩展卵丘细胞包围法;M4,扩展卵丘细胞团支撑法;M5,卵巢组织薄片包围法。培养24 h后计算第一极体(PB1)排出率,随后对这些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结果发现:成熟24 h时,M4组的第一极体排出率明显高于M1组和M5组,其他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孤雌激活结果显示M5组的卵裂率显著低于M1组(P<0.05),而M2组与M1组间没有差异(P>0.05);但M3和M4两组的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M1组和M5组(P<0.05)。结论:(1)扩展卵丘细胞团支撑法支持无卵丘的水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核质成熟,而未扩展卵丘细胞包围法促进卵母细胞胞质的成熟,这可能是通过重新构建卵丘-卵母细胞间的间隙连接实现的;(2)与单层卵丘细胞共培养法并不能促进无卵丘的水牛卵母细胞的核成熟及其发育潜力;(3)用卵巢组织包围不能模拟体内卵巢的环境,且卵巢组织可能分泌抑制卵母细胞胞质成熟的因子。目前对无卵丘卵母细胞的培养方法的研究甚少,而我们建立的卵丘细胞团包围/支撑法及卵巢组织包围培养法未见类似的报道。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水牛无卵丘卵母细胞的有效培养方法,将为研究卵母细胞生长发育和成熟调控机理提供新的模型,为利用无卵丘的水牛卵母细胞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玻璃化冷冻水牛MⅡ期卵母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玻璃化冷冻保存水牛MⅡ期卵母细胞的有效程序.试验比较了3种冷冻保护剂组合(Ⅰ:20%乙二醇 20%二甲基亚砜:Ⅱ:25%乙二醇 25%二甲基亚砜:Ⅲ:25%乙二醇 25%甘油)和3种玻璃化冷冻方法(毛细玻璃管法、铜环法及半麦管法)对水牛MⅡ期卵母细胞的毒性和冷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Ⅲ组的卵母细胞形态正常率显著低于I和Ⅱ组(P<0.05),且Ⅲ组的存活率也显著低于Ⅰ组(P<0.05).而Ⅰ和Ⅱ组的卵母细胞形态正常率和存活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孤雌激活发现,Ⅰ组的卵裂率显著高于Ⅲ组(29.17±4.81%,5.56±11.11%,P<0.05),Ⅰ组的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Ⅱ和Ⅲ组(8.33士2.23%,2.43±2.87%,1.86±3.71%,P<0.05).然而Ⅱ和Ⅲ组间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没有差别(P>0.05).采用铜环法的回收率显著高于半麦管法(P<0.05),但和毛细玻璃管法之间差异不显著(P>05),冻后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差异不显著(P>0.05).3种冷冻保护剂中Ⅰ组的细胞毒性作用最小.Ⅲ组的细胞毒性作用最大;铜环法和毛细玻璃管法能有效冷冻保存水牛的MⅡ期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找出一种水牛腔前卵泡的有效分离方法。采用酶消化结合机械法来分离水牛的腔前卵泡 ,并分别进行培养。来自屠宰场的水牛卵巢 ,先用剪刀去掉髓质部 ,用眼科手术剪刀将其剪碎 ,然后分别用浓度为 0 (CK )、0 0 2 %、0 0 4%、0 0 8%的胶原酶消化 2 0分钟 ,采集腔前卵泡 ,每个卵巢分别获得 3 3 5 6± 6 1 5、40 3 8±6 1 2、47 75± 6 84和 5 2 69± 6 1 5个腔前卵泡 ,试验组的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 p <0 0 5 )。体外培养 72h后的腔前卵泡存活率分别为 5 0 86%、43 5 5 %、43 0 6%和 2 7 3 1 % ,用 0 0 8%胶原酶消化的存活数显著低于其它组 ( p <0 0 1 )。用胶原酶分离水牛的腔前卵泡 ,适宜的浓度为 0 0 4%。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梳刮的机械法分离水牛胎牛、青年牛和成年牛腔前卵泡,并分别进行培养。每个胎牛、青年牛和成年牛的卵巢分别获得943.43±143.13、249.50±40.11和128.50±19.99个腔前卵泡,从胎牛卵巢获得的腔前卵泡,其数量明显多于青年牛和成年牛(P<0.01)。培养72h后青年牛和成年牛的腔前卵泡存活率分别为52.67%、52.03%,而胎牛仅有34.69%的腔前卵泡能够存活,其数量明显低于青年牛和成年牛(P<0.05)。结果表明,青年牛卵巢分离得到的腔前卵泡数量较多,且培养成活率高,是进行水牛腔前卵泡分离培养等研究的理想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6.
水牛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牛MII期的卵母细胞为材料,利用玻璃化冷冻液EDS33(16.5%EG+16.5%DMSO+sucrose)对水牛MII期的卵母细胞进行两步法(玻璃毛细管(GMP)和拉细的开口塑料细管(OPS))玻璃化冷冻保存,即卵母细胞首先放入预平衡液(7.5%EG+7.5%DMSO+sucrose)中平衡3 min,再移入玻璃化冷冻液中30 s后装管直接投入液氮.解冻是在蔗糖浓度逐渐降低的解冻液中进行的.解冻后存活的卵母细胞孤雌激活,通过囊胚发育率作为评定卵母细胞冷冻效果的指标.结果发现,GMP和OPS法冷冻保存的水牛卵母细胞解冻后的存活率(分别为96.80%和97.41%)与对照组卵母细胞的存活率(100%)3者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GMP法和OPS法冷冻的水牛卵母细胞激活后的胚胎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2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0.58%和28.32% vs50.94%,10.81%和9.38% vs 29.63%,P<0.05),而这2种方法冷冻的水牛卵母细胞激活后的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这表明GMP和OPS玻璃化冷冻方法可以用于水牛卵母细胞的冷冻,并且玻璃化冷冻的卵母细胞能继续分裂并发育到囊胚.  相似文献   
7.
 【目的】主要探讨水牛腔前卵泡体外培养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梳刮法从沼泽型水牛的卵巢中回收得到腔前卵泡,而后用McCoy's5a培养液在96孔培养板中体外培养5~10 d,在显微镜下观测腔前卵泡的形态与增长情况,并用台盼蓝染色鉴定腔前卵泡的存活情况。【结果】在培养液中添加100 µg•L-1的FSH能显著提高腔前卵泡培养5和10 d后的增长幅度,当同时添加50 mg•L-1的维生素C时增长幅度进一步加强;添加50 mg•L-1的维生素C能提高腔前卵泡培养10 d后的形态正常率,但对卵泡增长及存活没有影响;添加50 µg•L-1的EGF能提高腔前卵泡培养5 d的增长幅度,但对培养10 d后腔前卵泡的作用不显著。随着卵泡的直径增加,体外存活率升高,增长的幅度上升,异常率下降。60~100 µm的腔前卵泡用三维培养法(琼脂糖包埋)体外培养10 d的直径增长幅度显著高于二维培养法(琼脂糖铺底)和普通培养法,且形态异常显著低于二维培养法和普通培养法;100~140 µm卵泡用二维培养法培养的增长幅度最大,培养成活率最高。【结论】FSH能促进水牛卵泡的体外增长,维生素C能维持卵泡的正常形态结构,且两者的协同作用显著;水牛卵泡体外发育能力随其体积的增大而增强;三维培养法适宜于培养60~100 µm的卵泡,而二维培养法有利于100~140 µm卵泡的体外发育。  相似文献   
8.
哺乳动物腔前卵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动物的卵巢中,含有数万个卵泡.其中绝大部分为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等腔前卵泡。然而能发育到成熟并排卵的卵泡为数甚少,约99.9%的卵泡在腔前卵泡阶段闭锁、退化,这无疑是动物遗传和育种资源的极大损失。目前,卵母细咆是休外受精胚胎移植、性别控制、胚胎分割、动物克隆和转基凶等胚胎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必不可少的材料,卵母细胞来源匮乏成为制约这些技术研究进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卵巢腔前卵泡的开发无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腔前卵泡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最新的研究情况.目的是为有关的研究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主要探索了3种玻璃化冷冻液对水牛MⅡ期卵母细胞冷冻-解冻后体外发育的影响。水牛MⅡ期卵母细胞经3组玻璃化冷冻液(Ⅰ:20%乙二醇(EG)+20%二甲基亚砜(DMSO);Ⅱ:20%EG+20%丙二醇(PROH);Ⅲ:20%EG+20%PROH+10%DMSO)毒性试验后,Ⅰ、Ⅱ和Ⅲ组体外受精的分裂率、8-细胞率和囊胚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分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Ⅱ组8-细胞以后的发育潜力跟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比较了3组玻璃化冷冻液对卵母细胞的玻璃化冷冻效果。卵子解冻后进行体外受精后,Ⅰ、Ⅱ和Ⅲ组的发育潜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P〈0.05),各组的8一细胞率和囊胚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Ⅱ组卵裂率明显高于Ⅰ组(24.8±4.6%VS12.7±1.5%,P〈0.05)。结果表明,3种冷冻玻璃化保护液均可用于冷冻水牛MⅡ期卵母细胞,其中Ⅱ组处理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主要探讨无卵丘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可行性,以便为研究卵母细胞成熟机理提供模型。无卵丘的水牛卵母细胞随机分为5组,然后分别进行直接成熟培养(M1),与卵丘细胞单层共培养(M2),用未扩展的卵丘细胞块包围培养(M3),与扩展的卵丘细胞团共培养(M4)和用卵巢组织包围培养(M5)。无卵丘的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24 h后检查第一极体(PB1)排出率,随后对这些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评定其成熟质量。结果发现,M4组的第一极体排出率明显高于M1组和M5组,其它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M5组的孤雌激活卵裂率显著低于M1组和M4组(P〈0.05),而与M2组和M3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M3和M4两组的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M1组和M5组(P〈0.05)。这些研究结果表明:(1)未扩展卵丘细胞包围法和扩展卵丘细胞团支撑法可促进无卵丘水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但与卵丘细胞单层共培养没有作用;(2)卵巢组织包围培养不利于水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