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8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175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鲟鱼养殖密度逐渐增大,鲟鱼养殖病害暴发严重。益生菌作为营养物质重要来源及其在养殖动物体病害防控上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文章对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及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在鲟鱼养殖上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鲟鱼养殖过程中饲料添加剂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对昆明裂腹鱼源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及复方,本研究通过煎煮法制备31种常见中草药水提取物,以牛津杯法测定各味中草药对该菌的抑菌圈直径,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选取体外抗菌活性较好的6种中草药,应用棋盘法进行15组二联药方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试验;按正交设计表配伍25组复方,同样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1种中草药中,五倍子、地榆、诃子、苏木、黄芩、黄连等6种中草药抑菌效果最好;15组联用药方均未发生拮抗作用,其中以五倍子+地榆、诃子+黄芩联用效果最好,FIC分别为0.31、0.50,表现为协同作用;综合复方中草药的抑菌作用,复方F16(五倍子∶地榆∶诃子∶苏木∶黄芩∶黄连=4∶4∶2∶5∶3∶1)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达23.2 mm, MIC与MBC分别为0.98 mg/mL、1.95 mg/mL,可作为昆明裂腹鱼源维氏气单胞菌抑菌药物的首选配伍组合。  相似文献   
3.
对纯化的对虾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HHNBV)进行了超微结构、紫外吸收、核酸类型及多肽SDS-PAGE的研究。同时用单克隆抗体对HHNBV的两分离株和MBV进行了血清学比较研究。用TMV作为内标定物测得病毒粒子大小为150nm×450nm,其衣壳为两个帽状物端夹13圈螺旋对称的园柱体结构。病毒在260nm处吸光系数为0.117mg/mL/OD260。病毒核酸为双链DNA,分子量大于35×106d。病毒囊膜有12种主要多肽。病毒衣壳有两种主要多肽。从寿光(HHNBV—937)和青岛(HHNBV—938)分离到的病毒种在SDS—PAGE和抗HHNBV—937单抗ELISA反应上没有显著差异。HHNBV与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在抗原决定簇上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4.
对虾病原菌2—5B菌株16SrRNA基因片段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引物PL1-PL2PCR扩增对虾病原菌-坎普氏弧菌2-5B菌株16SrRNA基因-1223bp的片段,采用pUC19质粒构建dT载体法完成该片段的克隆。部分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GenBank中坎普氏弧菌标准株序列之间同源性为96.94%。  相似文献   
5.
中国明对虾抗白斑综合症病毒分子标记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经过连续4代选育的抗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174)及未经选育的与174来源相同的中国明对虾野生群体(HB)进行分析,以期筛选出与抗病性状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为进一步的基因定位以及中国对虾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共进行220个RAPI)单引物和114对双引物的检测,产生标记数目共计2439个。依据标记在群体中出现的频率和变化规律,共筛选出5个可能与抗病相关的特异性标记,对这些特异性标记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分析,发现测得片段的序列与数据库中序列的相似性较低,未能找到与所测序列同源性较高的功能基因。这与利用AFIP技术分析的结果一致。由于选育过程施加人工选择,推论这些特异性标记虽不是抗WSSV分子标记,但可能与抗病性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采用显微微量注射方法,交羊生长激素基因导入中轻地虾受精卵,受精卵发育到蚤状幼体第三期后采样检测。PCR检测结果表明:7个样品共93尾幼体,有3个样品呈出阳性信号,基因转移比率至少在3%以上。同时斑点杂交结果也证明有两个明显阳性斑点。  相似文献   
7.
应用RAPD标记对东方(鱼屯)属进行种类鉴别及其聚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RAPD技术对红鳍东方、假睛东方、暗纹东方和从日本引进的红鳍东方4个种进行了遗传标记鉴别研究.在事先优化的条件下,20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34条谱带清晰、重复性高的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77条.结果证实每一种均有其特异性扩增图谱,可作为种鉴定的依据;用UPGMA和NJ等方法进行聚类,构建的系统树与借助形态学和生化特征进行的传统分类结果一致.研究表明,RAPD作为一种新的分子标记,在海洋动物遗传鉴定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新6015于2021年8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较对照增产明显,按新疆棉花品种审定标准纤维品质达Ⅰ型品种标准,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介绍了新6015的选育过程、主要形态与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性、适宜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9.
3种对虾种间RAPD遗传标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RAPD技术对虾属中凡纳对虾、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基因组DNA的特异性遗传标记进行分析,筛选了OPK和OPE两个系列40个引物,有37个引物获得了片段长度在250-2200bp之间且重复性良好的谱带,其中34个引物均可以将1种、2种甚至3种对虾分别区别开来,共获得了264个扩增片段,其中3种对虾特异性片段95个,每个引物分别获得了1-7个大小不等的片段,凡纳对虾获得了28个特异性片段,日本对虾获得了32个特异性片段,中国对虾获得了35个特异性片段。通过Popgnen1.32种群遗传分析软件包计算结果表明:日本与对虾与中国对虾的遗传距离最大,高达0.9096;日本对虾与凡纳对虾的遗传距离次之,为0.8608;凡纳对虾与中国对虾的遗传距离最小,其值为0.6219。根据遗传距离指数,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构建系统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虾抗病群体选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8年自山东威海外海 1 2 3°E,3 7°N附近海域采捕中国对虾 2 3 0尾 ,经过生产规模的苗种培育繁殖下代。连续 3年从染病存活的对虾养殖池中选留亲虾。结果表明 ,经过选种的后代存活率一年比一年高 ,同一地区 1 3口养殖池的养殖效果也一年比一年好。室内白斑综合症病毒 (White SpotSyndrom Virus,WSSV)感染的实验结果表明 ,选育的第 3代表现出明显的抗病力 ,由此证实中国对虾抗病力具有遗传基础 ,进一步的选育有望培育出抗病毒的对虾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