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谈不同造材原则下的经济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不同造材原则造材方案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得出必须坚持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合理造材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择伐对生长季针阔混交林土壤分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LI-8100土壤CO2排放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和与之配套的土壤温度、湿度传感器,对小兴安岭带岭林业局东方红林场观测样地不同强度择伐后,测定林地生长季土壤分室呼吸速率以及10 cm土深处的温度和湿度,探讨生长季土壤各分室呼吸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枯枝落叶层土壤呼吸速率生长季平均值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观测期内枯枝落叶层土壤呼吸速率均值与采伐强度呈二次相关的关系(R2=0.806);根系呼吸速率生长季平均值逐年变化较复杂,差异较大,观测期内根系呼吸速率均值与采伐强度亦呈二次相关的关系(R2=0.415);矿质土壤呼吸速率生长季平均值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与采伐强度相关性不显著.土壤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土壤分室呼吸速率变化的2个重要因素.枯枝落叶层和矿质土壤层是控制择伐后林地土壤呼吸变化的关键组分.为降低择伐后林地CO2排放增加速率,应选用中小强度(52%以下)的择伐作业.  相似文献   
3.
利用LI8100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测定小兴安岭地区针阔混交林不同强度择伐后4年的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温度。运用Q10模型分析择伐后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择伐后林地Q10值高于未采伐林地,较高强度(60%,71%)的择伐使土壤呼吸速率对土壤温度具有高的敏感性。这一现象是3个土壤各组分呼吸对土壤温度响应综合作用的结果。枯枝落叶层呼吸速率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较差,根呼吸速率和矿质土壤层呼吸速率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针阔混交林择伐作业后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LI8100土壤CO2排放通量的全自动测量系统,对择伐后林地10cm处的CO2通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土壤及各分室CO2排放通量与温度和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择伐作业后,林地表面CO2通量与土壤温度和湿度有着较好的相关性,土壤温度和湿度共同解释了林地表面CO2通量季节变化的68.10%~98.9%;枯枝落叶层CO2通量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相关性较差,土壤温度和湿度共同解释了枯枝落叶层CO2通量的12.60%~89.80%,难以确切说明枯枝落叶层CO2通量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相应关系;根系CO2通量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相关性较好,土壤温度和湿度共同解释了根系CO2通量的55.80%~96.70%;矿质土壤CO2通量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相关性较高,土壤温度和湿度共同解释了矿质土壤CO通量的40.30%~99.50%。  相似文献   
5.
关于皆伐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玉娟  孟春 《森林工程》2003,19(4):18-19
本文从景观层次上对皆伐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得出皆伐是森林主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森林主伐中 ,应根据立地条件和景观格局 ,恰当考虑皆伐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现有贮木场楞头排列资料,探讨量化排列楞头的方法。并根据此种方法对铁力贮木场楞头排列进行设计,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雏鸡的运输     
1.运输工具的选择。①根据运输里程长短、数量多少,可选用飞机、火车、船舶、汽车,最好是带篷的,以带空调为宜。离孵化厂较近且雏鸡数量少时,可选用摩托车、三轮车、自行车。②运雏箱可选用专用塑料箱、一次性专用纸箱。专业户临时取鸡可选用简便纸箱或竹筐等,但每个雏箱侧面要打上直径约1.5厘米的通气孔若干。若箱子大,中间应分格。隔板要牢固。  相似文献   
8.
陆生植物菜用于有机废水的生态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陆生植物蕹菜对有机废水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蕹菜在水体中可有效降解COD、有机氨氮;在曝气、进料COD浓度为1300mg/L条件下,COD降解率达90%以上,而进料COD浓度为2600mg/L时,COD最大处理能力达10.56g/L.d;蕹菜对无机氨氮降解率达94%,有机氨氮降解率达73%以上。与水葫芦废水处理过程相比,蕹菜具有较广泛的水体环境适应性,对猪场废水具有一定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准确定量水体纳污力是科学合理制定水污染控制规划的基础。本文针对胶南市季节性河流拦河闸众多的特点,探讨了季节性河流纳污能力的分析方法,给出了具有拦河闸、常规河道以及感潮河段组合情况下的河流纳污能力综合计算方法,并对不同计算方法下河流纳污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常规方法计算的胶南市河道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仅占综合方法的31.08%~97.53%,明显偏少;从总量上看,常规方法比综合方法计算值偏少119.1t/a,仅占综合方法的 47.2%。从成因上分析,由于拦河闸坝的建设,改变了河道水力特性,水域面积和水量的增加使得纳污能力相应增加。由此可见,建有梯级拦河闸坝的季节性河流计算河道纳污能力时,拦河闸坝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用新城疫病毒(NDV)疫苗株La Sota和NDV基因Ⅶ型致弱株AND/Ⅶ为免疫原,分别以活苗和灭活苗的形式免疫2周龄试验鹅,免疫后第7、14天和21天采血分离血清用于抗体效价测定.免疫后3周以基因Ⅶ型强毒分离株JS2-06进行攻毒,攻毒后每天观察各组鹅的发病情况,并于第2、4天和7天分别采集喉气管和泄殖腔棉拭样品,用于病毒的分离.试验结果表明,活疫苗免疫后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而灭活苗免疫鹅对强毒的感染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但基因Ⅶ型致弱株AND/Ⅶ能更有效抑制鹅体的排毒,其免疫效力明显高于疫苗株La So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