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7篇
  6篇
综合类   3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西瓜味甜多汁,清爽解暑,为深受大众喜爱的夏季水果之王[1].采用设施栽培西瓜能精准保温和控温,提高西瓜的商品率、品质和产量,弥补冬春季节性短缺,提早移栽,提早上市,延长收获期,获得高价格和高效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对食品的关注已转向"好不好"[2],绿色食品以其安全优质的精品特性越来越受大众青睐.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是绿色食品技术标准体系的重要部分,但是目前缺乏针对设施西瓜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为使绿色食品设施西瓜生产向着绿色、高质量方向发展,在对华北、华东、东北、西北等地六省进行调研后,集成涵盖绿色食品设施西瓜从产地到采收、废弃物处理等全链条各环节的栽培与操作方法并经专家论证,确保让广大生产经营者看得懂、学得会、用得好,促进绿色食品设施栽培西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不同改良剂对草莓种植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土壤改良剂的使用对草莓种植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细菌总数、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为土壤改良剂的高效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选择北京市两处草莓种植生态农场,通过施加土壤改良剂(EM菌,靠山多霸)于草莓种植土壤中,经一季草莓种植后,收集不同处理的土壤样品,利用高通量测序比较土壤改良剂对草莓种植土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从土壤微生物的角度探究EM菌、靠山多霸对草莓种植土壤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土壤调理剂的施用增加了土壤细菌总数,改变了土壤细菌多样性,同时也明显改变了不同分类水平下各类细菌所占比重。[结论]该研究证明土壤调理剂的合理使用对于提升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调整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促进植物生长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植根于农业、发展于农村、贴近于农民,与“三农”存在着天然的血缘、地缘、利益关系,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骨干力量,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快发展龙头企业,是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宝鸡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近期我们对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  相似文献   
5.
采前钙处理对采后草莓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颜"品种草莓进行采前钙处理,研究其对草莓果实贮藏性能和品质的影响。在果实同时有幼果期、膨大期和转色期的阶段,用0.2%、0.5%和0.8%的CaCl2溶液喷施1次。采摘成熟果实进行贮藏测试。结果表明,0.5%和0.8%CaCl2溶液能够显著提高果实硬度,提高草莓贮藏性能和好果率,对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没有显著影响,但0.8%CaCl2溶液对叶片有一定的灼伤。  相似文献   
6.
对北京市郊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种类、含量进行研究,并对其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探讨,以期了解京郊农田土壤中PAHs的污染现状和潜在风险,为农业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结果表明:16种PAHs全部检出的检出率为74.4%,PAHs总含量(∑PAHs)范围为7.19~1 811.99 ng·g-1,平均值为460.75 ng·g-1;土壤中PAHs的组成结构主要以2~4环为主,占总含量的78.2%,主要来源为石油和煤的高温燃烧。风险评价结果显示,京郊农田土壤已受到PAHs污染,并具有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7.
采用铗日法对贺兰山西坡鼠类的内脏重量与海拔梯度关系情况进行了细致研究。选取8条典型沟道为样线,共布设有效铗日18 748个,捕获鼠类235只。阿拉善黄鼠和大林姬鼠在所有海拔梯度均有分布,其次是社鼠、灰仓鼠和短尾仓鼠,海拔分布范围最小的是高山鼠兔和东方田鼠。阿拉善黄鼠的肺脏和肾脏重量高海拔重量远高于低海拔重量,显示出了其对外界环境的超强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青贮料装袋机对青贮料的搅拌、输送以及取袋、撑袋、套袋等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以及机器在高温、粉尘、振动的恶劣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基于PLC设计了青贮料装袋机的控制系统。青贮料装袋机控制系统硬件包括输入元件(行程开关、接近开关等)、控制器(PLC模块、扩展模块)及输出元件(电机、电磁阀、变频器等)。基于STEP7-Micro/Win编程环境,采用梯形图语言进行程序编程、调试,并完成了样机的试制与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操作简便,抗干扰能力强,能够稳定、自动完成所有动作,有效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青贮料装袋效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克隆马铃薯环腐病菌和晚疫病菌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并对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比较,选取差异位点分别设计了两对引物P.IN1/P.IN2和C.IN1/C.IN2,并检测了引物的特异性及方法的灵敏度。引物P.IN1/P.IN2可扩增出1条363bp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特异性条带,在DNA水平上其灵敏度达18fg/μL;引物C.IN1/C.IN2可扩增出1条218bp马铃薯环腐病菌的特异性条带,在细菌数上检测灵敏度为104 cfu/mL。混合这两对引物构建双重PCR反应体系,能从马铃薯环腐病菌和晚疫病菌的混合DNA及感染这两种菌的马铃薯植株中同时扩增到363bp和218bp的特异片段。实现了同时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和环腐病菌的快速可靠检测。  相似文献   
10.
基于隔离布防护的水稻冠层上方风速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确定隔离布防护转基因水稻基因漂流效果,设计了隔离布防护措施的田间试验,研究防护区内、外水稻冠层上方的风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背风面不同风向角的1 m高度风速变化规律基本相同,1~2.5 H(H为隔离布高度,2 m)区域内风速降低幅度最大;其次是2.5~5 H区域内,而在5~10 H区域内风速降低幅度相对较小;随着风向角的增大,风速降低幅度有所减小。迎风面不同风向角的1 m高度风速在2.5 H处风速降低幅度最大,为60%~70%。隔离区内1 m高度风速整体减小,越靠近隔离布,风速减小越明显。因此,隔离布防护风障降低隔离区内外风速明显,可有效缩短转基因水稻花粉扩散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