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10篇
  免费   1396篇
  国内免费   3036篇
林业   6017篇
农学   4115篇
基础科学   3149篇
  4397篇
综合类   21342篇
农作物   4620篇
水产渔业   2147篇
畜牧兽医   17173篇
园艺   4550篇
植物保护   2132篇
  2024年   303篇
  2023年   1011篇
  2022年   974篇
  2021年   921篇
  2020年   1116篇
  2019年   1601篇
  2018年   1597篇
  2017年   919篇
  2016年   1202篇
  2015年   1225篇
  2014年   3074篇
  2013年   2033篇
  2012年   2550篇
  2011年   2546篇
  2010年   2479篇
  2009年   2491篇
  2008年   2387篇
  2007年   2433篇
  2006年   2682篇
  2005年   2111篇
  2004年   1925篇
  2003年   2004篇
  2002年   2043篇
  2001年   1698篇
  2000年   1581篇
  1999年   1485篇
  1998年   1399篇
  1997年   1400篇
  1996年   1364篇
  1995年   1262篇
  1994年   1308篇
  1993年   1417篇
  1992年   1420篇
  1991年   1448篇
  1990年   1403篇
  1989年   1005篇
  1988年   1242篇
  1987年   1335篇
  1986年   981篇
  1985年   1125篇
  1984年   1227篇
  1983年   876篇
  1982年   863篇
  1981年   604篇
  1980年   379篇
  1979年   234篇
  1978年   95篇
  1960年   78篇
  1959年   95篇
  1957年   8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是当前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实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而且,相对于传统的农耕方式而言,该方式能够更加有效提高耕种工作的实际效率,并且保护性耕作是按照作物的实际生长需求,利用植物残渣来进行土壤封盖,进而降低农田耕作的实际应用问题。同时,有效通过农药使用,也能够降低杂草和病虫害问题的发生,所以它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技术。此外,在降低土地翻耕工作时,它也能够提高土壤的水土保持能力,因此对于生态环境而言,它也是一种保护性的耕作方式。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措施的使用来真正实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抓手,是确保粮食产能的重要支撑。在梳理大量参考文献、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空间潜力不足、投资标准偏低、建设质量不高等问题,总结归纳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总体构架,通过对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评价结果排名靠前和提升较快的省份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调查研究,围绕管理体制、规划布局、建设标准、资金保障以及实施管理方面,提出系统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的对策建议,为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作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山东省草食畜牧业的产能基础、规模养殖、效率水平、产业化发展等层面入手,结合宏观环境和产业内部环境,就市场需求与产品供给、发展条件与动能转换、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以及政策环境等维度分析了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形势,在综合考虑各地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基础上,就草食畜牧业各主导饲养品种的具体发展布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滴灌水肥一体化玉米冠层图像颜色特征参数随有效积温的动态变化规律,明确有效积温对玉米冠层图像三基色RGB的动态变化影响机理,比较图像特征参数的拟合精度。以宁夏主栽品种天赐19为试验材料,于2018年在宁夏平吉堡农场开展6个不同氮素处理的小区试验,利用防抖手持云台搭载手机相机遥控获取玉米冠层垂直地面图像,提取图像色彩特征参数,以有效积温为自变量,对玉米冠层数字图像特征参数进行拟合分析并比较,并分析图像参数与叶片氮浓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效积温与红光值(R)符合有理函数关系,与绿光值(G)和蓝光值(B)符合对数函数关系,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各图像特征参数中R拟合效果最好,B和G次之,均达到显著水平,图像参数与叶片氮浓度十叶期的相关系数高于六叶期。因此,数字图像参数R的拟合效果最好,可作为宁夏滴灌玉米图像监测指标和群体结构分析的参考依据,十叶期可作为该地区滴灌玉米氮素营养诊断的关键生育时期。  相似文献   
5.
6.
近期,发改委等12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做好2021年春耕化肥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的通知》,要求提高生产能力、保障物流配送畅通、做好储备和进出口工作、加强市场监管,提升农技服务水平,全力做好春耕化肥保供稳价工作。与此同时,农资企业也积极响应相应,采取措施推进春耕备耕稳价保供。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马鞭草在亳州地区栽培的适应性表现,从育苗、栽培、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初加工等方面介绍了马鞭草在亳州地区的栽培技术,以期为亳州地区中药材马鞭草的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茶毫氨基酸组成及矿质元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茶白毫的多少及隐显是评定茶叶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明确茶毫中的化学组成,以富含茶毫的碧螺春、滇红、白毫银针及白牡丹4个茶样为研究对象,将茶毫与茶身进行分离,利用碳氮元素分析仪对其总碳、总氮及碳氮比进行分析,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其氨基酸组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用来测定其主要矿质元素含量。茶毫中的C、N含量分别为2.96%~4.74%和42.87%~45.58%,其中N含量显著低于茶身(P0.01),C含量差异不显著,C/N茶毫显著高于茶身;茶毫中水解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0.78%~12.46%和20.78~34.65 mg·g~(-1),其中水解氨基酸主要组分及总量均显著低于茶身(P0.01),游离氨基酸总量低于茶身(P0.05),而茶氨酸、天冬酰胺、甘氨酸、γ-氨基丁酸等游离氨基酸组分差异不显著,茶毫中茶氨酸所占游离氨基酸的比例显著高于茶身(P0.05);茶毫中的矿质元素普遍低于茶身,其中P、S含量极显著低于茶身(P0.01),其他元素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茶毫中的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并不比茶身高,但品质成分组成比例的差异赋予了富含茶毫茶叶特有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上期回顾:本篇文章上期主要阐述了最近动物饲料行业使用抗生素的进展情况和抗生素替代品的概况,其中包括:使用CRISPR/Cas基因编辑系统逆转抗生素耐药性并用作抗菌剂、增强抗菌效力的抗生素缀合物、以噬菌体作为抗菌剂、设计用于控制体内微生物疾病的抗菌肽以及使用化学合成的病毒样纳米粒子(纳米抗生素)杀死致病菌。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