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9篇
  1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新疆南疆海岛棉区试的1991、1992年,4个地点、8个品种(系)纤维含糖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岛棉纤维含糖量受控于品种特性,以品种为单位的纤维含糖量的遗传力为82.3%;不同试点,纤维含糖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在不同年份纤维含糖量差异极显著,年际间气候变化也是影响纤维含糖量的主要因素;不同品种纤维含糖量的稳定性表现不同。因此,通过品种选育可望较大幅度地降低海岛棉纤维含糖量。  相似文献   
2.
彩色棉与海岛棉种间F1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早在 2 0世纪 5 0年代 ,美国、印度、前苏联、埃及等国就开始了陆海杂种优势的研究。大量研究表明 :陆海杂种抗逆性好 ,纤维品质优良 ,到目前已有少量杂种开始在生产上试种。而以往的研究通常以常规材料为主 ,尚无彩色棉为材料的海陆杂种的报道。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在塔里木农垦大学农学试验站进行。于2 0 0 0年用 2个棕色棉稳定品系与海岛棉品种 430和自选海岛棉品系 45进行正交、反交。 2 0 0 1年种植亲本、F1代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采用单行区 ,重复两次 ,行长 4m ,每行 35株。1 .2 性状测定记录了各个小区的生育期 ,在棉花成…  相似文献   
3.
梅拥军  张改生  叶子弘  曹新川 《作物学报》2004,30(11):1164-1168
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利用AD模型对9个海岛棉品种(系)及其20个F1组合产量性状的两年资料进行了相关分析和目标产量性状的决策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状间遗传组分相关系数的大小顺序并不能代替其他性状对霜前皮棉产量和皮棉总产决策系数的大小顺序。还确定了提高海岛棉零式果枝与长果枝品种间杂交杂种后代霜前皮棉产量  相似文献   
4.
零式果枝海岛棉铃部性状和纤维品质的遗传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加性-显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8个零式株型海岛棉亲本及其28个组合F1代的5个铃部性状和5个纤维品质性状的2年资料,进行了方差分析和成对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铃部性状中,铃柄长的加性效应对表现型总变异的贡献最大(VA/VP=33%),其次是铃粗;在纤维品质性状中,比强度、伸长率和麦克隆值的加性  相似文献   
5.
应用增广NCⅡ设计对10个海岛棉品种(系)F1代纤维比强度进行了分析。配合力分析表明:父本间一般配合力差异显著,特殊配合力间存在着明显差异;海岛棉纤维比强度的遗传主要受加性作用控制1,显性作用和上位性作用显著;在非加性方差中,上位性作用比显性作用相对重要些;比强度的狭义遗传力较低。现有品种中,A杂交铃是比强度最好的亲本。  相似文献   
6.
新疆海岛棉品种的亲缘关系和利用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INQUE(1)统计方法,利用P=μ+G+ε模型对23个已定名的新疆海岛棉品种的产量及品质等性状的2年资料进行了遗传及聚类分析;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6个定名品种间的30个F1品质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3个品种的纤维长度、比强度、整齐度、反射率、黄度及单株皮棉产量、铃数、衣分存在极显著的基因型差异;比新...  相似文献   
7.
海岛棉纤维含糖量的遗传和亲子相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按5*4不完全双列杂交得到的20个海岛棉组合的F1、F2、F3家系、回交一代及亲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海岛棉纤维糖量是一数量性状,F1纤维含糖量具有明显的负向优势,所有组合表现超低亲遗传;F2表现为连续变异的特点,并普遍存在着超低亲遗传,其狭义遗传力均值为38.42%。  相似文献   
8.
南疆棉花空果枝形成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花的蕾、铃脱落是它的生育特性之一,是对不良条件反应的一种表现和对环境条件适应的一种自动生理调节过程,通过脱落来适应环境的变化,所以完全避免脱落是不可能的。棉花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机能,条件适宜时,可以很少脱落,比如在田边地头,一棵单株棉花可以结几十个...  相似文献   
9.
陆地棉机采性状对皮棉产量的遗传贡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加性-显性-加加上位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ADAA模型),对8个陆地棉亲本(其中有6个机采棉品种)及其F1和F2的28个组合5个机采性状和单株皮棉产量的新疆阿拉尔和石河子2试点资料,进行了贡献分析。结果表明,5个机采性状对皮棉产量表型值的贡献变化范围为-20%~-14%;在显性贡献中,第一果枝高度对皮棉产量的贡献率最大(CRD=10%),其次是节间长度的贡献(CRD=8%),而霜前花率对皮棉产量有较大的抑制作用(CRD=-25%);霜前花率对皮棉产量的加加上位贡献率最大(CRAA=86%),其次是第一果枝节位(CRAA=24%)。霜前花率在特殊的环境中对皮棉产量表现为很大的显性正向贡献(CRDE=78%)和加加上位效应抑制作用。不同亲本5个机采性状对其皮棉产量的显性和加加上位效应贡献不同。5个机采性状对不同组合皮棉产量显性效应的贡献较小,霜前花率对皮棉产量的显性效应的贡献在2个地点的表现往往和单株皮棉产量在不同地点表现显性效应的性质(正或负)相一致,并且在5个机采性状中对皮棉产量的显性贡献是最大的。加加上位效应在皮棉产量的遗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在8个亲本及其后代各组合的5个机采性状中,霜前花率可作为选择皮棉产量加加上位效应的主选性状。在不同的环境中,皮棉产量加加上位效应的主选机采性状随组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F_1结实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INQUE统计方法、加性-显性(AD)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F1小穗两边结实数、中间结实数等结实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主要以加性效应为主,其次是显性效应,加性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例变幅为38%~48%;不育系(V)-90-110、(Ven)-90-110、(K)-224、(V)-224所配制的组合,在2个结实性状上,包括国内法、国际法,平均结实率均具有正向显著或极显著的加性效应,亲本5253、02-7-215、00-6-247、M8003具有使不育系恢复度提高的加性效应;双亲加性效应高的组合多数表现出其显性效应比较差;国际法恢复度高的组合(K-224×5253),究其原因是双亲国际法恢复度的加性效应高,尤其亲本5253国际法恢复度的加性效应在供试材料中是最高的,其显性效应也较高(36.14%);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杂交结实率的高低与环境的互作相对较小,育性恢复性在年份间的表现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