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篇
畜牧兽医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研究了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buffalo fetal fibroblasts,BFF)转染外源基因后的细胞生物学特性。纯化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和新霉素抗性基因的线性化载体,用脂质体法转染体外培养3代的BFF细胞,应用抗生素G418筛选2周后挑取转基因抗性细胞集落扩大培养。结果发现:经过G418筛选后细胞增殖活力下降,胰蛋白酶消化法共分离获得162个转基因水牛阳性细胞集落,转移到24孔板扩大培养后,132个(85.2%)细胞集落可以存活,转移到4孔板中后仅有52个(32.1%)细胞集落能继续生长,最终能在35mm培养皿中大量培养的只有15个(〈9.3%)。抗性细胞由梭形、成簇生长变为多角形、不规则形弥漫生长,立体感减弱,细胞生长速度减慢,活力下降。染色体核型异常率增加,10个抗性细胞集落核型正常率平均为61%,显著低于对照组86.7%(P〈0.01)。研究结果为建立和优化BFF细胞转染外源基因平台奠定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2.
猪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IVM)和体外受精(IVF)是进行体外生产胚胎(IVP)的重要方法。多精受精常会导致早期胚胎死亡。严重影响着猪胚的IVP技术。受精时皮质颗粒(CGs)中酶的释放使透明带(ZP)上的蛋白分子进行修饰,从而可阻止猪卵的多精受精。  相似文献   
3.
电融合技术是目前动物核移植的最佳融合方法。核移植的融合率直接影响着核移植的效率,是核移植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将对哺乳动物细胞核移植中影响电融合效果的相关因素的研究作一综述,以便人们进一步了解电融合的影响因素,从而提高动物克隆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端粒位于真核染色体末端,是稳定染色体末端的重要元件。端粒酶(TER)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核蛋白(RNP)反转录酶(RT),其核心酶包括蛋白亚基和RNA元件。在DNA复制过程中的端粒丢失可以被有活性的端粒酶补偿回来。哺乳动物端粒酶在发育中受调控,端粒的重编程可能是由于早期胚胎不同时期的端粒酶活性而造成的,因此,研究胚胎发育早期端粒和端粒酶重编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端粒和端粒酶在克隆动物胚胎发育上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水牛卵母细胞和体外受精(IVF)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端粒酶的活性变化,本研究利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进行了水牛未成熟卵母细胞,成熟卵母细胞和2~4细胞,8~16细胞,桑椹胚以及囊胚各阶段的早期胚胎端粒酶活性的测定。依据电泳条带在成像系统下的光密度值,计算端粒酶的相对活性(RTA)。结果发现,未成熟卵母细胞端粒酶活性比成熟卵母细胞高(P〈0.05),受精后2~4和8~16细胞胚胎端粒酶活性相对较低,桑椹胚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P〈0.05),囊胚阶段达到最高水平。通过对水牛不同发育阶段胚胎细胞数计数及单细胞相对端粒酶活性的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卵母细胞的单细胞端粒酶活性最高,囊胚阶段的最低。单细胞端粒酶活性从未成熟卵母细胞到IVF囊胚阶段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些结果表明,水牛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的端粒酶活性变化与其成熟、发育阻断及全能性的逐步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6.
以皮层颗粒(CG)单层分布于质膜下做为卵母细胞胞质成熟的标志,利用CG荧光染色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其组合对水牛卵母细胞胞质成熟的影响。结果发现:(1)添加不同浓度的EGF(10、20、30、50ng/mL)都可以提高胞质的成熟率,但是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皮质颗粒的分布随着EGF浓度的升高逐步由中间分布向皮层分布转变;(2)在成熟液中添加IGF-130ng/mL时效果较好,能显著提高卵母细胞胞质的成熟率;皮质颗粒的分布随着IGF-1浓度的升高逐步由中间分布向皮层分布转变,在添加IGF一130ng/mL时,在皮层分布最好,随着IGF-1量的进一步增加,皮质颗粒又向中间分布转变;(3)添加20ng/mL EGF+30ng/mL IGF-1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高于添加30ng/mL的IGF-1组,显著高于添加20ng/m LEGF组和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EGF和IGF-1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