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5篇
  18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4月15日早,某奶牛场饲养的10头刚断奶牛犊中,有2头犊牛排血尿,而且病牛精神沉闷,不爱吃草,饮水增加。第2天早上又有2头牛犊排血尿。观察全场成年奶牛,没有发现尿血症状。1临床症状发病的5头奶牛犊,临床表现精神不佳,皮毛不展,食欲不振,饮水增加。经测体温偏高,脉搏数较高,有的牛流水样鼻液,口色发青,粪便有的干燥、有的呈稀粥样,均不同于正常牛之粪便形状。发病牛所排尿液从始到终均呈浅红色,触压腰部肾区,病牛呈疼痛不安状。2病因分析根据病牛临床表现和发病日前气温变化急剧,又逢犊牛在敞开的运动场饲养,晚上未进厩舍,据此诊断为犊…  相似文献   
2.
鹅细小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主要引起1月龄雏鹅和雏番鸭的细小病毒病,称小鹅瘟或Derzsy’s病。该病是一种传播快、死亡率高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10日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在易感群中的致死率高达70%。该病以渗出性肠炎、小肠粘膜表层大片坏死脱落、肠道栓塞为特征性病变,是目前危害养鹅业的主要疾病之一。鹅细小病毒病最早是由我国学者方定一于1956年在扬州发现,并于1961年用鹅胚分离到该病毒。近年来,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广泛发生于中国、欧洲各国、以色列、越南和日本的家鹅和番鸭。  相似文献   
3.
由2例猪丹毒病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传染病,以3-6月龄的架子猪多发,人和其它动物也易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该病在本地区呈现散发性和地方流行性,后来经猪丹毒疫苗大力推广使用,得到了有效的控制。2000年后该病极少发生或不发,近3-4年,在临床上已看不到。2012年夏末秋初.笔者偶见2例,现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蛋鸡肠毒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飞  丁永龙  王金兰 《中国家禽》2012,34(23):56+58
肠毒综合征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的肠黏膜发炎、增厚、脱落、出血、坏死等变化的综合性病症,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以夏、秋以及阴雨潮湿的季节多见,任何日龄都能发生,特别是30~80日龄的鸡多发。由于肠毒综合征引起生长速度下降、饲料报酬降低,死亡率不高,养殖户和临床工作者往往对此病不够重视而没有及时治疗,造成鸡群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缓慢,而且极易引起其它病原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六叶茄和中长1号种子吸水率的测定,不同水分梯度种子萌发试验,不同发芽床种子萌发试验,垂直板种子萌发试验以及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的表皮粘膜提取液处理,结果表明,粘膜不阻碍水分进入种子内部;随着种子表皮多余水分的增加,粘膜增厚,种子发芽率降低;以砂床作发芽床,种子不易产生粘膜,发芽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规模化猪场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猪病的发生及流行越发严重,死淘率较高,给规模化的养猪场和专业户造成了严重损失,其中很多疾病不乏是由于免疫失败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经多次调查,该保护区现已查明的鳞翅目蝶类207种,隶属于11科107属,其大多数为东洋区种类,少数为点古北区种类。本文从时间上分析了蝶类季节性变化,也从海拔高度略述了垂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淳安县新安江开发公司下属16个国营林场,土地总面积34 650.4公顷,均分布在新安江水库(又称千岛湖)周围群山和湖山岛屿之中,气候与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年均气温17℃,年均降雨量1430mm。地貌大多为海拔小于600米的低山丘陵,坡度多在20度以上;沟谷纵横,水系密度较大。基岩主要为志留纪的砂岩,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氮肥追施量对不同粒色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选用4 个黑粒小麦(‘运黑161’、‘紫优5号’、‘冬黑1号’、‘临黑131’)和7个白粒小麦(‘品育8012’、‘济麦44’、‘济麦23’、‘晋麦95’、‘石农086’、‘邯农1412’、‘中农175’)品种,设置0(N0)、34.5(N1)、51.8(N2)和69.0(N3)kg/hm2 4个追氮水平(在拔节期追施),测定小麦籽粒产量、品质、氮含量和氮吸收量、硒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与N0相比,追氮均增加小麦籽粒产量,不同品种达到最高产量的适宜追氮量不同。4个黑粒小麦籽粒产量在N1处理最高,产量增幅为19.4%~30.8%;白粒小麦‘品育8012’、‘济麦23’、‘晋麦95’、‘济麦44’和‘石农086’籽粒产量在N2处理最高,产量增幅为20.8%~85.1%,‘邯农1412’和‘中农175’产量随追氮量增加而增加。2)追氮可增加2种粒色小麦籽粒氮含量,黑粒小麦在N3处理氮含量最高,增幅为4.2%~18.3%,白粒小麦N2处理最高,增幅为3.9%~18.1%。追氮可使黑粒小麦籽粒硒含量增加11.3%~121.8%,白粒小麦籽粒硒含量降低6.7%~83.0%;追氮使黑粒小麦籽粒蛋白含量增幅为0.7%~16.1%,白粒小麦增幅为0.8%~31.7%。3)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指标,在基施氮肥165.0 kg/hm2基础上,黑粒小麦拔节期追氮34.5 kg/hm2,白粒小麦拔节期追氮51.8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董飞 《中国猪业》2013,(1):60-60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猪只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农村养猪户应合理进行预防接种,及时驱除寄生虫,加强投入品管理,强化饲养管理,并适时上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