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小麦蚰包,是亩产稳定800斤,高者可达1100斤以上的优良品种。本文系统总结了蚰包小麦十年创千斤的经验,论证了小麦生产过程中的阶段性、蚰包小麦创千斤的基本条件、群体动态结构及科学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猪瘟病毒感染致外周免疫器官损伤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0头28日龄健康仔猪随机分成2组,其中感染组8头,对照组2头。感染组按1 mL/头颈部肌注猪瘟病毒(CSFV)石门株血毒(104TCID50/mL)进行人工感染,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2 d后感染组仔猪体温升至40~41.5℃,稽留不退,而对照组体温正常。采集体温升高的仔猪扁桃体,运用RT-PCR方法检测,结果CSFV均为阳性,表明人工感染CSFV成功。分别于感染后4,7 d剖杀感染组和对照组仔猪各1头,剖解后观察各器官大体病变并采集脾脏和淋巴结等外周免疫器官制作石蜡切片,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其余感染组仔猪分别于感染后13,16(2头),19,23,31 d自然死亡,死亡后按剖杀猪方法同样处理。组织学观察显示:随着病情的发展,感染组仔猪的脾脏和淋巴结的淋巴滤泡逐渐发生萎缩、甚至消失,脾脏的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结的副皮质区细胞亦逐渐减少坏死,即造成了T、B淋巴细胞的渐进性减少,而对照组无异常变化。结果表明:CSFV感染仔猪后,可引起脾脏淋巴结的淋巴细胞渐进性变性与坏死,造成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3.
不同感染剂量MDRV对番鸭免疫反应和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不同剂量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 MW9710株)感染8日龄番鸭后,通过检测血液中淋巴细胞对ConA、LPS的反应和NK细胞、细胞毒T细胞(CTL)的细胞毒性作用,探讨MDRV感染对番鸭免疫细胞功能和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感染剂量MDRV均会抑制番鸭血液淋巴细胞对ConA、LPS的增殖反应,降低NK细胞和CTL细胞的杀伤活性,且影响程度与剂量相关;同时感染番鸭生长缓慢,脾脏肿大,胸腺和法氏囊缩小。上述结果表明,MDRV感染能导致番鸭免疫抑制,且细胞免疫抑制程度与感染病毒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糖氧化酶(GOD)和乳酸菌制剂联合应用对肉鸡肠道形态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1日龄AA肉鸡1200只,随机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正常饮水;Ⅱ组为GOD组,在饮水中添加0.1% GOD;Ⅲ组为乳酸菌制剂组,在每只鸡饮水中添加1.5×105 CFU/(g·d)乳酸菌制剂;Ⅳ组为GOD与乳酸菌制剂联合应用组...  相似文献   
5.
以双季早稻超级稻淦鑫203为材料,设置34,36,38℃3个高温胁迫强度,1~5 d胁迫持续时间,于乳熟初期放入人工气候箱中进行高温处理,以同期田间自然温度为对照,研究了稻株倒二叶叶绿素含量、剑叶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淦鑫203在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后,倒二叶叶绿素含量呈现先迅速升高后缓慢降低的特点,处理温度越高,天数越多,处理与对照间差异幅度越大;高温处理4 d后叶绿素含量恢复到对照水平。36℃和38℃高温1~2 d处理9 d后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大幅降低,3~4 d处理6 d后叶绿素含量大幅降低。与对照相比,淦鑫203高温处理后剑叶中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胁迫指数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分子标记在种群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差异分析是种群遗传学的必要手段。要解决特定的遗传差异问题,首先要挑选合理的种群,尽量减少数据的偏倚;然后选择恰当的分子标记;最后还要对结果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的解释。叙述了分子标记在种群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指出今后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利用计算机程序和网络信息处理复杂的遗传数据方面,从而为种群遗传学研究提供确凿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脂饲料连续饲喂的方法建立鹌鹑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选择姜黄素进行干预,观察其对鹌鹑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变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姜黄素可有效对抗内膜增厚和斑块形成,保护动脉血管的正常结构,同时血清TC、TG、LDL-C含量降低,HDL-C水平升高;提示姜黄素可有效改善鹌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动脉硬化程度,并可有效抑制血脂含量,起到调节血脂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39℃环境下,利用微管吸吮的方法,在倒置显微镜下,通过显微操作装置用显微玻璃管吸吮猪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来测定其透明带的杨氏模量。结果显示,从猪卵巢抽取的未经体外成熟培养的卵母细胞(GV期)一直到早期囊胚(未扩张囊胚)阶段,其透明带杨氏模量一直都无显著变化,均集中在20 kPa左右,但当发育到扩张囊胚期其透明带杨氏模量明显变大(P0.05),且扩张囊胚中化学激活的明显大于体外受精的(P0.05)。结果提示,在猪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进程中,其透明带的刚性在扩张囊胚期最大,这为通过某些理化方法来帮助扩张囊胚期的胚胎孵化,从而提高囊胚的孵化率并最终提高妊娠率提供了力学方面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伪狂犬病病毒吉林分离株感染BHK-21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吉林分离株PRV-JL感染体外培养的BHK-21细胞为模型,通过透射电镜对PRV的形态发生学和宿主细胞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PRV能导致BHK-21细胞圆缩,并发生细胞融合,形成合胞体;电镜观察到的病毒粒子呈球形或椭圆形,成熟的病毒粒子直径大小为140~210 nm,未成熟病毒粒子直径为90~150 nm,多呈中空状,部分呈致密核芯。病毒吸附于细胞后以膜融合的方式进入细胞,在胞核内复制,装配好的病毒粒子以出芽的方式离开细胞核,获得最初的囊膜,进入胞浆;在胞浆内的病毒粒子又利用高尔基体的膜结构合成第2层囊膜,形成完整的病毒粒子;最后包裹有完整病毒粒子的高尔基囊泡与细胞膜发生融合,将病毒粒子释放到细胞外。感染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细胞胞浆空泡增多,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增生、嵴肿胀、脱落,最后空泡化,整个细胞裂解、破碎。  相似文献   
10.
水稻品种间杂种一代的优势是普遍存在的。不同性状间的优势差异较大,单株粒重的平均优势最强,次为单株秆重、谷秆比。单株粒重的增加主要依赖于每穗实粒数的提高,与双亲平均值关系极微。杂种一代的株高、全生育期、单株最高茎数、单株有效茎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均与双亲平均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