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丁质是渔业生产过程中废弃虾蟹壳的主要组成成分。传统生产几丁质、壳聚糖和壳寡糖的方法是化学消化法,此方法的主要问题是环境污染严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该方法已难以持续。此外由于化学法生产的壳聚糖和壳寡糖难以控制其聚合度、脱乙酰度和脱乙酰模式,因此很难研究壳寡糖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几丁质脱乙酰酶(Chitin deacetylase EC 3.5.1.41)是一种可在温和条件下将几丁寡糖转化为壳寡糖的酶,利用此酶规模化生产具有特定乙酰化模式的壳寡糖已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鉴于该酶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本文对目前已经研究的几丁质脱乙酰酶的来源、结构特征、催化机制、脱乙酰化模式及几丁质脱乙酰化酶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海藻多酚(Algae Polyphenols)是海藻次级代谢产物,可保护海藻自身免受植食性动物干扰,因其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已成为人们对海洋活性物质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中对海藻多酚提取工艺和分离纯化技术进行综述,阐明了海藻多酚的抗氧化、抑菌、抗病毒、抗肿瘤、抗过敏、抗炎症、抗血凝、葡萄糖稳态调节等生物学活性作用机制,以及海藻多酚化学结构与其生物学活性的构效关系,总结了海藻多酚的应用现状,表明海藻多酚具有可持续性高值化利用发展的价值。同时指出今后需加强海藻多酚功能性结构、活性作用机制、产品应用开发的研究,海藻多酚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升温方式对二段加热鲢鱼糜水分分布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验证改善升温方式可抑制蛋白质凝胶劣化的理论,优化鱼糜制品的加工方式,将微波升温(microwave heating,MH)、微波辅助水浴升温(microwave assistant water bath heating,MWH)和水浴升温(water bath heating,WH)方式,分别应用于传统二段加热法中的低、高温段,研究了不同升温方式对解冻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鱼糜的质构特性、蒸煮损失和水分分布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微波处理组的鱼糜硬度和咀嚼性均低于传统水浴二段加热法,尤其是低、高温段均为MH升温处理的AA组,但各组的内聚性、弹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温段MWH、高温段MH升温的BA组蒸煮损失显著低于传统水浴二段加热的CC组(P<0.05),其他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温段WH、高温段MH或MWH升温的CA或CB组的弛豫时间t23较短,不易流动水分含量P23较高,水分稳定性最好,水的结合能力较强.研究表明,低温段采用微波辅助水浴升温、高温段采用微波升温方式既能提高加热效率又能较少减少蒸煮损失,而低温段采用水浴升温、高温段采用微波辅助水浴升温的鱼糜质构特性相对较好,保留更多的水分在三维网络结构中.本研究结果为快速升温方式避免低盐淡水鱼糜凝胶劣化理论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褐藻多糖硫酸酯和山楂配伍混合剂的降血脂作用,以日本厚叶海带褐藻多糖硫酸酯和中国裙带菜孢子叶褐藻多糖硫酸酯及山楂为原料,将褐藻多糖硫酸酯和山楂提取物按1∶1比例配伍成厚叶混合剂和裙带菜混合剂,对体质量为150~170 g的高脂大鼠每日灌胃不同剂量的混合剂,灌胃周期为28 d。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厚叶混合剂与裙带菜混合剂各剂量组大鼠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也显著降低(P0.05);对体外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发现,厚叶混合剂与裙带菜混合剂各剂量组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两种混合剂均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将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加工成肉糜制品能增加消费者的接受度从而提高其经济价值,酶解褐藻寡糖(Enzymolysis alginate oligosaccharide, EAO)能与鲢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 MP)快速反应,提高食品的功能特性。食物经口腔加工后会发生明显的物理、化学变化。为了解肌原纤维蛋白在鲢消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明确口腔消化对褐藻寡糖修饰后的肌原纤维蛋白的影响,从新鲜鲢中提取了肌原纤维蛋白,并向其中添加0.45 mg·mL-1的酶解褐藻寡糖获得寡糖-蛋白复合物(EAO-MP),考察了鲢肌原纤维蛋白(M组)与寡糖-蛋白复合物(A组)在模拟口腔消化中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内源性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巯基含量、氢键含量、表面疏水性的变化差异。结果显示:经过模拟口腔消化后,M组无规卷曲结构、总巯基含量增加,表面疏水性显著降低(P<0.05),说明肌原纤维蛋白由于模拟口腔消化液的作用,二级、三级结构发生了改变;添加酶解褐藻寡糖后的A组无规卷曲结构下降了2.97%,A组在3个不同消化时间点(0、5、15 s...  相似文献   
6.
以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闭壳肌为研究对象,对其热风干燥特性进行了研究。将扇贝样品经处理后于45、55、65、75℃温度下进行热风干燥,监测样品的质量变化,所采取的监测频率为干燥开始的第1小时监测4次,第2小时监测2次,第3小时后每小时监测1次,所有的干燥过程都处于降速阶段,并用薄层干燥模型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选用Henderson-Pabis、Wang and Singh、Diamante et al.、Page、Newton 5种数学模型进行拟合,通过计算相关系数(R)、决定系数(R2)、平均偏差(eave)、卡方检验("2)、均方根误差(RMSE)、相对平均偏差(P)的大小,来检验拟合程度。结果表明:在45、55、65、75℃干燥温度下,Henderson-Pabis、Diamante et al.、Page、Newton 4个模型有效;进一步分析4个模型中模型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发现其中Henderson-Pabis、Page、Newton 3个模型参数中含有干燥温度为变量的通式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干燥温度在45~75℃时的干燥进程,3个通式模型依次为MRH=0.9673exp[-(7×10-5T-0.0009)]t、MRP=exp(-0.00323t0.0039T+0.7727)和MRN=exp[-(7×10-5T-0.0008)]t。  相似文献   
7.
热泵-热风组合干燥方式对干制海参品质的改善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提高干制海参的品质,该文在热风干燥的基础上,利用热泵-热风组合干燥的方式干燥腌渍海参,对不同干燥方式下海参的干燥特性(干燥特性曲线,收缩系数和产品品质)进行测定,对干燥结束后海参的复水品质(复水倍数,流变学参数,感官评价)与传统的热风干燥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组合干燥海参的平均收缩系数最小,为16.64,而平均复水倍数为10.18,远高于热风干燥产品;产品流变学特性及硬度,弹性,柔韧度,黏性均较热风处理后海参理想。结果表明:组合干燥可以明显提高干燥后海参的复水倍数和复水品质,产品的感官品质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添加不同质量分数1.0%、0.5%的酶解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s,CO)和酶解褐藻寡糖(alginate oligosaccharides,AO)对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鲢鱼糜品质的影响,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酶标仪对鲢鱼糜冷冻稳定性、冰点、热稳...  相似文献   
9.
10.
褐藻酸钠可食性膜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褐藻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原材料,通过混合水平正交试验,使用溶胶、混胶、脱气、倒胶、钙化、干燥工艺制备可食性膜,研究了不同褐藻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配比、溶胶温度、氯化钙质量浓度、钙化时间、褐藻酸钠质量浓度以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质量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优化工艺参数为:10mg/mL褐藻酸钠和50mg/mL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按质量配比1∶1混胶,10mg/mL的氯化钙钙化10min;所得膜的厚度为0.14mm,抗拉强度为2.97 MPa,透光率为64.09%,干燥质量损失率为9.97%,人工胃液崩解时间超过24h,人工肠液崩解为2.07h。本工艺较为简单,成膜性较好,为进一步制备植源性空心硬胶囊壳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