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1.
于存  徐红云  池玉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4,(6):1784-1787,1882
[目的]明确白灵菇(Pleurotus ferulae)分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和漆酶(Laccase)的规律,以及白灵菇染料脱色的能力。[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4种培养方式下白灵菇木质素降解酶活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白灵菇对5种染料的脱色研究。[结果]4种培养方式下,可以检测到MnP和Laccase的活性,但并未检测到LiP。添加Mn2+和2,6-二甲氧基苯酚(2,6-DMP)对MnP和Laccase的产生有抑制作用,而添加青杨木屑可以将MnP的活性提高1.28倍,将Laccase的活性提高3.75倍;白灵菇对中性红和活性黑2种染料的最大脱色率分别为87.12%和86.13%,对活性红和刚果红的最大脱色率分别为45.91%和32.28%,而对结晶紫几乎无脱色能力。[结论]白灵菇产Laccace活性要高于MnP;与脱色活性红、刚果红、结晶紫相比,白灵菇对中性红和活性黑2种染料的脱色更为彻底。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锰过氧化物酶转化子菌株TN02A7-Lg-mnp2对不同染料的脱色效果。用分光光度法对酶活性检测的丙二酸钠缓冲溶液的pH进行了优化筛选,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检测了优化后的酶液对达旦黄、孔雀石绿、中性红、刚果红、曲利本蓝和结晶紫的脱色效果。菌株酶液对偶氮类的达旦黄、三苯基甲烷类的孔雀绿和杂环类的中性红都有显著的脱色效果,在1 h时脱色率分别为达94.41%、91.43%和90.00%,在16 h时脱色率分别为98.36%、100%和96.47%。酶液对双偶氮的刚果红和曲利本蓝也有不错的脱色效果,在16 h的脱色率分别为96.76%和89.39%。对三苯基甲烷类的结晶紫的脱色效果相对较弱,在16 h的脱色率为67.31%。最终结果表明,菌株TN02A7-Lg-mnp2的酶液对多种染料都有很强的脱色能力,在染料废水处理方面具有极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4.
为进一步鉴定试验菌株及明确一色齿毛菌CB1(Cerena unicolor CB1)对活性染料的脱色效果,在对该菌株ITS 序列克隆的基础上,进行了其对活性黑和活性红2 种活性染料脱色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C. unicolor CB1 与17 个同种其他菌株的ITS 序列相似性为93% ~99%,说明试验菌株为一色齿毛菌。染料脱色结果表明,250 mg/ L 的 活性黑对C. unicolor CB1 的脱色产生明显的抑制,而500 mg/ L 的活性红对该菌株的脱色抑制不明显。C. unicolor CB1 对活性黑和活性红的脱色最适碳源分别是果糖和葡萄糖;最适氮源分别是尿素和硝酸铵;最适Cu2+ 和Mn2+ 添 加浓度都为0.1 mmol/ L;最适pH 为5;最适接种量为直径d =8 mm 的新鲜菌丝7 片。   相似文献   
5.
雷娇娇  田力  袁伟  杨瑞  于存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1):100-105
为明确贵阳花溪久安茶树炭疽病的病原菌,利用组织分离法和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验证,利用形态学与rDNA-ITS对致病菌进行鉴定,同时对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引起久安茶树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n gloeosporioides);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C.gloeosporioides适宜生长条件:在温度为28℃的条件下,以OA培养基和SNA培养基作为培养基,半光照,pH值为5~7,以乳糖作碳源,以牛肉膏作氮源。通过本研究明确了花溪久安茶炭疽病病原,可以为该地区茶树炭疽病病害流行及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对筛选到具有抑菌效果且产蛋白酶的菌株H进行分类地位的确定,同时对其产蛋白酶的条件进行优化,以期为其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生理生化、电子显微镜扫描及16sR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明确菌株H的分类地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菌株H产蛋白酶条件进行优化,并检测其优化前后对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菌株H鉴定为高知芽孢杆菌(Cytobacillus kochii);菌株H产蛋白酶的优化条件为:pH8.0、葡萄糖20.0 g·L-1、蛋白胨8.0 g·L-1、MgSO4 1.0 g·L-1、CaSO4·2H2O 0.1 g·L-1,在装有50 mL发酵培养基的250 mL三角瓶中接种2.5 mL108 CFU·mL-1的种子液,培养24 h后蛋白酶活力达到402.2 U·mL-1,较初始培养条件下的蛋白酶活力提高13.92倍;优化后菌株H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