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通过对4种阴生地被植物(庐山景天Sedum baileyi、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赤车Pellionia radicans、点腺过路黄Lysimachia hemsleyana)干旱胁迫处理后的生长势、游离脯氨酸含量、水分临界饱和亏、叶保水力和根冠比等指标进行观察测定,发现4种植物中庐山景天和翠云草的抗旱性较强,赤车和点腺过路黄的抗旱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从生长势、游离脯氨酸含量、水分临界饱和亏和根茎比等对5种阳生地被植物进行了干旱胁迫试验。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干旱胁迫下生长势的结果一致,表现为羽裂石竹的抗旱性最好,其次为心叶堇菜,狼尾草和棕叶狗尾草居中,蓝花耧斗菜的抗旱性最差。羽裂石竹的水分临界饱和亏值和根茎比较小,分别为72.6和0.06。结合叶片离体萎蔫时问和外部形态特征,羽裂石竹仍具有较好的抗旱性。分析认为,5种植物的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羽裂石竹、心叶堇菜、狼尾草、棕叶狗尾草、蓝花耧斗菜。  相似文献   
3.
不同家蚕品种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的抵抗性存在较大差异,家蚕抗性品系AN、野BN对Bm NPV侵染具有较强的抵抗性。用易感家蚕品系C108分别与AN和野BN杂交、回交,构建两个抗性品系的BC3M和BC4M分离群体,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2b-RAD(基于IIB型限制性内切酶的RAD)进行亲本和杂交分离群体的基因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位于染色体上与抗性相关的多态性SNP标记,进行抗性品种的基因型分析。对3个亲本及2个抗性分离群体样本基因组DNA构建的2b-RAD标签文库进行Illumina测序,获得抗性亲本AN、野BN的多态性SNP标记11 919个和12 293个。对抗性分离群体全基因组染色体的Bm NPV抗性关联SNP标记指数(SNP-index)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亲本品系AN、野BN的Bm NPV抗性相关SNP标记分布在多个染色体上,其中AN的全基因组中抗性贡献率前5位是第5、10、27、23和4号染色体,野BN的全基因组中抗性贡献率前5位的是第4、27、15、18和6号染色体,有多个SNP-index高值位点与已知Bm NPV抗性相关基因的位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推测AN、野BN两个品系的Bm NPV高抗性与抗性主基因和其他抗性基因的联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昆虫的性比关系到种群的繁殖与数量维持,而昆虫性信息素能被同种异性个体接受并产生与生殖相关的行为和生理反应。桑螟(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是桑树的重要害虫,对其种群性比的调查及性信息素组分鉴定,有利于虫情预测及开发桑螟性信息素应用于诱捕和干扰交配等综合防治。调查江苏省镇江地区5—9月份露地桑园与大棚桑园内自然发生桑螟种群蛹期的平均雌性占比分别为86.98%和83.05%,单蛾交配后代的雌性占比为82.91%,且未发现有孤雌生殖发生。对桑螟处女蛾性腺的二氯甲烷和正己烷萃取物采用色谱-质谱鉴定其组分,发现了5种与已知昆虫性信息素类物质结构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化合物,包括3,6,9-三环丙烷,十八酸甲酯、(3Z,16E)-5甲基十八碳二烯醇、(3Z,6Z,9Z)-十八碳三烯异丙酯、甲酸6Z,8-甲基,十四碳烯酯、(3Z,6Z,9Z)-十八碳三烯丁酯。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桑螟的雌性明显偏多,这有利于利用性信息素诱杀技术防控其为害;从雌成虫性腺萃取物中分离鉴定的5种化学成分可作为性信息素候选物质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速激肽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功能的神经多肽家族,该家族在进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昆虫速激肽相关肽与速激肽在序列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属于肽类神经递质,主要分布在昆虫的脑和肠组织中,并通过受体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调节细胞内的一系列信号通路,从而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本文重点介绍家蚕速激肽受体的发现以及通过对配体-受体互作的分析简述其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不同家蚕品种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的抵抗性存在较大差异。以对Bm NPV感染具有较强耐受性的家蚕品种华康2号杂交组合(F1)累代自交建立AN品系,以Bm NPV多角体悬液对该品系2龄起蚕经口添食的致死中浓度(LC_(50))为2.154×10~9m L~(-1),比对易感品系C108的LC_(50)提高了10~4倍以上。以易感品系C108作为回交亲本与AN品系组配F_1、BC_1、BC_2群体,2龄起蚕用浓度为1×10~8m L~(-1)的Bm NPV多角体悬液浸渍的桑叶饲喂12 h进行抗性遗传分析,表明AN品系对Bm NPV的高度抗性由位于常染色体的1个显性主基因控制。利用SSR分子标记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分析技术对BC2F群体进行连锁分析,发现AN品系的Bm NPV抗性主基因位于第27连锁群。依据对BC2M定位群体的600余个个体的HRM分析结果,绘制了遗传总距离为29.1 c M的AN品系抗性主基因遗传连锁图,抗性主基因与S2800-9和S2801-352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5.2 c M、2.9 c M。通过对添食中等浓度(1×10~7m L~(-1))Bm NPV多角体悬液后存活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SSR分子标记HRM分析,推测家蚕抗性品系AN还存在多个分布于其他染色体的微效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