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颡鱼胚胎发育早期脂肪酸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黄颡鱼成熟卵及早期胚胎的脂肪酸组成.试验结果表明,在成熟卵和早期胚胎中占主要比例的脂肪酸为:软脂酸(C_(16∶0))、硬脂酸(C_(18∶0))、棕榈油酸(C_(16∶1n-7))、油酸(C_(18∶1n-9))、亚油酸(C_(18∶2n-6)),此外,成熟卵中还含有较高比例的亚麻酸(C_(18∶3n-3)).胚胎对不同脂肪酸的利用因胚胎发育时期的不同而有差异,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在囊胚期、原肠期和器官形成期占有较高的比例;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在卵裂期和囊胚期所占比例升高较快;饱和脂肪酸(SFA)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能量的主要提供者,在原肠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存在着活跃的代谢,为这些时期的发育提供能量.与成熟卵相比,黄颡鱼的受精卵在脂肪酸组成上显示了不同.PUFA比例明显减少,而SFA的比例迅速增加,表明在卵粒受精后,胚胎内开始了活跃的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2.
青田田鱼引种繁育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青田田鱼,学名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俗称田鱼,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主要分布于浙江省西南部的瓯江等水系。青田田鱼生长快、食性杂、性情温和,非常适合稻田养殖。  相似文献   
3.
为了认识大鳍鳠的染色体组特征,为大鳍鳗的遗传多样性积累数据,同时为其驯化繁殖提供技术资料,采用PHA、秋水仙素腹腔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分析了大鳍鳗染色体的核型.结果表明:大鳍鳗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56,核型公式为2n=16m+14 sm+12 st+14t,其染色体总臂数NF=86.  相似文献   
4.
瓯江彩鲤鱼鳞的生化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瓯江彩鲤鳞片的生化组成特征,采用常规营养分析方法及生化方法测定了瓯江彩鲤鱼鳞中营养及生化成分。结果表明:瓯江彩鲤鱼鳞中水分含量为(51.12±0.54)%,干物质中,总蛋白含量为(75.72±2.73)%,总脂含量为(2.00±0.08)%,矿质元素含量为(20.23±0.89)%;所测鱼鳞中的17种氨基酸总量占干重的(60.80±6.33)%,其中,必需氨基酸占(13.02±0.76)%,非必需氨基酸占(47.78±5.57)%;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Lys)含量最高,为(2.77±0.23)%,非必需氨基酸中甘氨酸(Gly)含量最高,为(16.63±1.99%);鱼鳞中检测到19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占(23.69±0.18)%,单不饱和脂肪酸占(43.76±1.20)%,多不饱和脂肪酸占(32.55±1.02)%,脂肪酸中含量最高的为C18:1n-9c(油酸),其次为C18:2n-6c(亚油酸),另外还检测到C20:5n-3(EPA)与C22:6n-3(DHA);矿质元素中钙、磷、镁、锌含量较高,分别为(62.80±11.30)g/kg、(32.90±7.90)g/kg、(3.54±0.38)g/kg和(95.60±18.20)mg/kg。瓯江彩鲤鱼鳞中总蛋白、矿质元素含量较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食用及加工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由于饵料中脂类的利用对仔鱼成功养殖的重要性,近年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仔鱼脂类的消化、吸收、运输及代谢等方面的一些最新研究综述,以期加深对仔鱼中脂类营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瓯江彩鲤胚胎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人工催产、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对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的胚胎发育过程和各发育时期外部形态特征进行系统观察,并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其胚胎发育的特点。结果表明,瓯江彩鲤受精卵圆球形、淡黄色、沉性卵、强黏性;卵径为1.72 mm,吸水后卵径达2.67 mm;受精后开始形成卵间隙,且植物极的大于动物极的;卵间隙形成的过程中出现卵黄的收缩,略变小。瓯江彩鲤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8个大的时期,水温18℃时需98 h48 min出膜,水温23℃和26℃时分别需要62 h20 min、48 h45 min出膜。不同温度条件下,瓯江彩鲤胚胎发育早期(胚盘-原肠胚)在18℃恒定水温条件下存活率最高,发育后期阶段(神经胚-出膜)在23℃恒定水温条件下存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普安银鲫隶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二十年来被长期封闭在贵州高原特定环境里自然形成的一个鲫鱼类型或种群,是贵州宝贵的鱼类种质资源。1985年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对该鱼进行较为综合的研究,1988年经原全国水产总局组织专家论证,将该品种定名为"天然雌核生殖普安银鲫"。催产是人工繁殖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普安银鲫种质保护和苗种产业化生产所需的技术基础。目前,普安银鲫主要采用自然繁殖,而自然繁殖存在受精率较  相似文献   
8.
低温保活运输对鲟鱼肌肉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低温保活运输过程中对鲟鱼肌肉主要品质的影响,研究了鲟鱼在0℃运输12h和24 h苏醒后肌肉的总蛋白质含量、总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游离氨基酸态氮含量、水分和pH值变化.结果表明:鲟鱼在0℃条件下保活运输12h和24 h恢复常态后,其肌肉中总蛋白质、总脂肪、水分等指标变化很小,而碳水化合物含量呈现下降趋势.0℃条件下的低温保活运输对鲟鱼肌肉主要营养成分影响极小.  相似文献   
9.
野生黄颡鱼雌鱼产卵前后肌肉脂肪酸的组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贵州锦江河繁殖期产卵前后黄颡鱼肌肉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黄颡鱼产卵前后肌肉中脂肪酸种类都比较丰富,含有有22种脂肪酸。油酸(C18:1n-9)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软脂酸(C16:0)、硬脂酸(C18:0)和棕榈酸(C16:In-7),分别占总脂肪酸的40.31%-43.90%、22.94%-25.05%、6.05%-7.75%、6.26%-7.00%。廿碳五烯酸(C20:5n-3,EPA)和廿二碳六烯酸(C22:6n-3,DHA)之和占4.69%~5.38%,其中EPA约占总脂肪酸的1.4%,DHA占3.6%。同产卵前相比,软脂酸(C16:0)、硬脂酸(C18:0)、亚油酸(C18:2n-6)和花生四烯酸(C20:4n-6,ARA)所占比例下降较大,而C15:0、C22:0、亚麻酸(C18:3n-3)的比例显著升高。研究表明在黄颡鱼产卵后的饲料配制中,需要适当添加脂类物质,以恢复其在产卵后的体质。  相似文献   
10.
大鲵水霉病中草药治疗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几种常见中草药对大鲵水霉病的治疗效果,对患水霉病大鲵进行了中草药治疗。结果显示:大黄和五倍子药液对水霉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大黄浓度为0.4 g/L,即用量为大黄干品400 g/m3水体时,对水霉菌有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