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职院校如何进一步深化和升华教学改革,提高动物外科手术教学质量,是畜牧兽医专业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方法和手段、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加强精品网络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口蹄疫病毒(FMDV)对酸很敏感,当pH值低于7时,二十面体对称的衣壳结构就会裂解成12S的五聚体。而昆虫细胞培养基的正常pH值在6.3左右,很难应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昆虫细胞中组装天然的FMDV空衣壳结构。本研究旨在通过耐酸性改造,应用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在昆虫细胞中组装产生AsiaⅠ型FMDV空衣壳结构。【方法】应用定点突变技术改变VP3上的H140和H143为亮氨酸,以提高空衣壳对酸的耐受性。将改造和未改造的P12A基因和3C基因插入带双启动子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TM Dual 中,通过在大肠杆菌内转座重组,获得重组杆粒,转染Sf 9细胞,获得两株表达FMDV全衣壳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Bac mP12A3C和Bac P12A3C。重组杆状病毒经增殖后感染High FiveTM细胞,进行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均获得表达,且衣壳蛋白被3C蛋白酶成功地加工裂解。双抗体夹心ELISA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表达蛋白主要集中在细胞膜上,且具有很好的抗原性。通过电镜观察到P12A基因改造的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内产生了直径为25~30 nm的空衣壳结构,而P12A基因未改造的重组杆状病毒观察到很多直径小得多的结构。【结论】本研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在昆虫细胞中观察到FMDV完整的空衣壳结构,为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和新型诊断试剂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牛至提取物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效果。该试验选用210只商品代雏鸡,随机分成3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30 mg/kg)为中剂量组,C组(60 mg/kg)为高剂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用作生产性能测定;另2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用于不同日龄试验雏鸡免疫器官绝对重量及其指数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B组、C组促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雏鸡促生长率较高,相反C组促生长率低于B组。B组、C组在3段日龄中分别提高增重11%和6.7%,说明促生长率随日粮添加水平的提高而降低。进一步说明在肉雏鸡日粮中添加牛至提取物可以促进肉雏鸡的生长率,当牛至提取物添加水平为30 mg/kg时,对肉雏鸡的促生长率效果最为显著。为牛至提取物在肉鸡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H7N9禽流感最早在2013年3月末,在我国上海和安徽发现了3例病例,疫情的发生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影响,本文分析了H7N9禽流感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小动物肠道异物引起犬肠道梗阻是犬常见肠道疾病之一。在临床上容易和出血性胃肠炎发生混淆。本试验通过一例患犬的病史,结合血常规检查、CRP检查、内窥镜检查,并与出血性胃肠炎鉴别诊断,确定为犬肠道异物性梗阻,并对患犬尝试使用剖腹探查术治疗,术后以消炎、补充营养和体液、修复胃肠道粘膜为主,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宠物犬肠道异物性梗阻和出血性胃肠炎的鉴别诊治提供可参考的诊治方案。  相似文献   
6.
1只7岁雄性未绝育柯利犬,突然出现左侧后肢走路跛行的情况,表现疼痛。从发现到就诊3个月以来病发迅速,现因患宠后肢肿胀严重,行走困难,精神食欲减退,遂来就诊。通过临床检查、后肢FNA检查,血液学、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方法对该病例进行初步筛查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结果表明,确定该病例为原发性骨肉瘤,原发部位为左侧后肢患处的干骺端,并在肺部出现转移病灶。采取外科截肢手术治疗,切除左侧股骨头及以下部位,并辅助全身化疗,治疗后患犬恢复良好,1年内未见复发。该研究结果既可为犬原发性骨肉瘤的确诊提供可靠的诊断方法,又可为临床病例提供可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食毛症是绵羊多发的一种代谢紊乱疾病,发病率较高,给养羊业带来严重的危害。本文结合舍饲滩羊食毛症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采用病原检查、鉴别诊断等综合诊断方法对该病做出初步诊断,对病羊采取补饲硫酸钠、手术切开等治疗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有效地防治了舍饲滩羊食毛症。  相似文献   
8.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以高热和皮肤上出现特异性疹块为特征的人畜共患病。本文针对规模化猪场急性死亡的育肥猪采用了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动物试验和药敏试验诊断法,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分离菌对头孢类药物、青霉素、阿莫西林高度敏感的特性,判定该猪场育肥猪死亡是由猪丹毒杆菌感染所致。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取得了明显得治疗效果,疫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口蹄疫病毒(FMDV)VP3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利用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中成功表达了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FMDV)结构蛋白VP31基因,目的基因经亚克隆插入到含有一段蜂毒溶血肽序列的转移载体pMelBac B中,构建出穿梭质粒pMel-VP31.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穿梭载体与线性化的杆状病毒骨架共转染昆虫Sf9细胞,通过噬斑筛选和PCR鉴定,获得了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重组病毒经扩增后感染Sf9细胞,用Western-blot和间接夹心ELISA检测,证实VP31蛋白获得了表达.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定西市通渭县部分地区家庭养殖肉羊为样本,分析当前家庭农场养殖现状;探索研究适合当地发展的"粮-中药-蚯蚓-肉羊"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循环模式,分析种养结合养殖模式效益,从理论上深化生态养殖模式的认知范畴,丰富关于生态循环养殖模式的研究,为欠发达地区的肉羊养殖提供一个新思路和新方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降低种植与养殖的生产成本,达到种养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