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5篇
  18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闽北22个紫花苜蓿品系引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2至2004年引进22个紫花苜蓿品系在闽北低海拔区内进行筛选试验,通过对物候期、产量、越夏率、茎叶比、营养成分、根瘤和病虫害进行观测。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播后5~14d出苗,52-59d分枝,150~155d现蕾,175~182d初花,花期长,不结荚;全年鲜干草产量分别为3243-4793g/m^2和562-1205g/m^2;越夏率为57.9%~75.0%;茎叶比为0.74~1.09;初花期粗蛋白含量为28.0%~33.4%,根瘤少,但受斜纹夜蛾虫害较突出。各品系在物候期、产量、越夏率、病虫害危害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部分品系茎叶比差异显著,其中“苜蓿王”茎叶比为0.741,干物质粗蛋白含量为33.4%。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降解过程果园红壤供氮水平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模拟培养试验,研究15℃和25℃培养果园红壤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总氮、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的变化及脲酶、蛋白酶、天冬酰胺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圆叶决明降解过程果园红壤4种可溶性氮含量均显著提高,且在培养140 d达到最大值,25℃培养的效果更佳。其中,可溶性总氮、可溶性有机氮和硝态氮含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可用三次曲线方程来拟合。圆叶决明降解过程还能显著提高脲酶、蛋白酶和天冬酰胺酶的活性,其中蛋白酶活性和脲酶活性的变化可用指数方程和三次曲线方程来拟合。本研究认为圆叶决明降解过程可提高果园红壤可溶性氮含量,因此可通过翻压圆叶决明提高土壤的供氮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平托花生草粉替代不同比例精料饲喂新西兰大白兔生长效果,用平托花生草粉分别替代10%、15%、20%精料与对照(CK)共4个处理组。经45 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在日增重、屠体品质方面与全精料饲喂的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其中平托花生草粉替代10%精料的处理Ⅰ肉兔生长速度最快,日增重达22.56 g/d,料肉比为2.51∶1;在兔肉氨基酸含量方面,利用平托花生草粉分别替代10%、20%和30%的精料处理的兔肉氨基酸总量分别为68.91%、70.97%、68.51%,与全部精料饲喂的对照相比,替代20%精料的处理在氨基酸总量和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经济效益方面,替代10%的精料,提高经济效益7.49%。说明可以利用平托花生草粉替代部分精料,达到同样的饲养效果,并节约饲粮,其中以平托花生草粉替代10%的处理饲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5.
杜兰落花生,亦称蔓花生、遍地黄金,原产南美洲,自然分布于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等地,是一种匍匐型、蔓生性热带草本豆科植物[1-2]。杜兰落花生具有较强的耐瘠、耐旱、耐热、耐阴等特性。该品种建植速度快,草被紧贴地面,在热带以及大部分亚热带地区四季常绿,花期长,美观实用,已作为一种新的豆科观赏性草坪草种在我国南方较大面积种植利用。该品种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也是一种优良的饲草资源。此外,杜兰落花生还有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等优良特性,也是红壤山地和观光果园优良套种植物。1形态学特征杜兰落花生为豆科蝶形花亚科落花生属多年…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林下生态养殖模式对系统植被多样性的影响,在林下种草生态养殖河田鸡的不同时间段,调查林地内物种种类、数量,测量植被高度、多度等,通过公式计算得出系统内物种丰富度、均匀度等指数,以衡量林下生态养殖系统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放牧时间的延长,群落内首先消失的是豆科与禾本科牧草,囊颖草(Sacciolepis ...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NAA对生长期的细绿萍1001、卡州萍3001和小叶萍4018进行处理,探索生长素NAA对红萍结孢的影响。结果表明,NAA浓度为1、5、10、15和20 μg·mL-1均能诱导细绿萍1001结孢,NAA浓度为15 μg·mL-1时的结孢率为34.7%,浓度为10 μg·mL-1时结孢率为15.0%,浓度为20 μg·mL-1时结孢率为12.3%,浓度为5 μg·mL-1时结孢率为9.3%,浓度为1 μg·mL-1时结孢率为5.0%,对照的结孢率为0%。NAA浓度为15 μg·mL-1的结孢率最高,与其他处理及对照均有显著差异;NAA浓度为15 μg·mL-1的结孢数量为6.56,NAA浓度为10 μg·mL-1的结孢数量为4.52,NAA浓度为20 μg·mL-1的结孢数量为4.35,NAA浓度为5 μg·mL-1的结孢数量为4.31,NAA浓度为1 μg·mL-1的结孢数量为3.83,对照的结孢数量为0;NAA浓度为15 μg·mL-1的孢子果雌雄比为0.65∶1,NAA浓度为10 μg·mL-1的孢子果雌雄比为0.56∶1,NAA浓度为20 μg·mL-1的孢子果雌雄比为0.55∶1,NAA浓度为5 μg·mL-1的孢子果雌雄比为0.52∶1,NAA浓度为1 μg·mL-1的孢子果雌雄比为0.51∶1,NAA浓度为15 μg·mL-1的孢子果雌雄比例最高,与其他处理及对照都有显著差异;其他品种、处理都未能诱导出孢子果。1、5、10、15和20 μg·mL-1的NAA浓度处理后细绿萍1001的萍体大小和碳氮比(C/N)有明显提高,其余处理和对照无显著提高;卡州萍3001和小叶萍4018经处理后萍体大小和C/N比都无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对福建省野生豆科植物资源调查表明,福建省野生豆科植物有233种80属(包括变种、亚种),其中单种属、2~4种属居多并占绝对优势,分别占总属数的47.50%和30.50%。对福建省野生豆科植物资源生态地理区系分析表明,植物区系成分在属、种的水平上有13个类型,4个亚型,植物区系特征在属的水平上以热带成分为主,其中热带分布属有53属,占总属数的68.83%,可见本区系属的热带成分占明显优势,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在种的水平上以泛热带分布类型占较大比例,其他多种分布类型并存,表现为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闽引圆叶决明辐射变异后代新品系(86134-32-3)的若干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60Coγ射线辐射闽引圆叶决明86134牧草种子种植后代中筛选出性状稳定的优良变异后代新品系86134-32-3。M4代田间小区品比试验表明,与原品种86134相比,新品系植株叶子生长数、干物质含量、粗脂肪含量、氨基酸总量和单位产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植株茎叶比大幅度下降。新品系植株的其余营养成分、包括生殖生长期在内的农艺性状均保持原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10.
套种羽叶决明的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两种生态系统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套种园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包括13目74科116种,其中植食性害虫类群53种、捕食与寄生性天敌类群35种、蜘蛛类群13种、腐生性昆虫类群1 5种;单一园(CK)为12目61科85种,其中植食性害虫类群54种、捕食与寄生性天敌类群14种、蜘蛛类群6种、腐生性昆虫类群11种.在单一园中植食性害虫类群的相对多度为98.16%,捕食性与寄生性类群、蜘蛛类群、腐生性昆虫类群的相对多度分别为0.52%、0.16%、1.16%;套种园中各类群的相对多度分别为91.89%、3.07%、0.66%、4.38%;套种园捕食性与寄生性昆虫类群、腐生性昆虫类群数量及相对多度均高于单一园,植食性害虫类群数量及相对多度小于单一园.套种园与单一园相比,具有更高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稳定性,群落结构更合理,说明龙眼园套种羽叶决明(Chamaecrista nictitans cv.Minyin)能有效增加果园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提高均匀度和稳定性,对促进天敌繁衍栖息,减少害虫发生,优化群落结构,保护果园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是龙眼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和害虫综合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