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35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35篇
  8篇
综合类   141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树秋季地膜覆盖效果好地膜覆盖已成为果园土壤管理的一项重要技术,各个环节也日臻完善,但有关覆盖实施最佳期的研究却少见报道。通常果树覆盖地膜在早春进行,似乎理所当然地认为早春就是实施覆膜的最佳时期。但生产上已发现早春覆膜的一些弊端,如造成夏季地温过高不...  相似文献   
2.
龙眼原产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福建省是我国龙眼生产的北缘地区,在龙眼生产上处于晚熟地域,发展晚熟品种可充分发挥品种与地域优势。近年来,福建发展晚熟与特晚熟龙眼得到果农与各级部门的重视;同时,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栽培技术又趋于相对密植。为此,笔者2003年进行了特晚熟龙眼“立冬本”不同密植试验,以期得出“立冬本”不同种植密度对其生长、结果及产量的影响,为生产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研究在不同温度、不同蒸汽添加量以及不同的压力环直径条件下,挤压膨化对大豆中脲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膨化温度在120℃时,大豆中的脲酶活性被严重破坏,为0.35,较原料中的5.36有了大幅度的降低,使大豆中的脲酶活性含量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0.4以下,膨化大豆中脲酶的活性与原料中水分存在着二次线性关系,其方程为y=0.0507 X^2-0.3513X 0.712。要得到品质优良的膨化料,也不能忽视压力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中籼稻高温热害情况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在日平均气温30℃以上,日最高气温35℃以上天气条件下抽穗扬花,就会产生高温热害,主要造成水稻花丝萎缩或不伸长,花药不开裂,花粉粒不发芽,以致不能正常受精结实.安徽省今年出现了阶段性高温热害天气,对水稻生产产生了特殊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发动机磨损 发动机寿命取决于汽缸磨损程度,而启动预热阶段汽缸磨损尤其严重。试验证明,汽缸的磨损50%发生在启动时和启动后未达到正常作业温度之前的阶段。造成启动磨损严重的原因主要是汽缸内温度过低,润滑油粘稠,流动性差,相互磨擦的表面得不  相似文献   
6.
1.不得用煤油代替柴油。柴油机加用煤油后,启动性能变差,发动机冒黑烟,积炭严重;喷油泵柱塞副泄漏损失增加,润滑效果变差。  相似文献   
7.
‘吉夫纳’是从台湾引进的番荔枝优良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果大、质优、早结、丰产、稳产、经济效益高、无大小年等优点。芽为复芽,新梢有连续伸长生长的习性;单叶互生,花为两性花,具雌雄蕊异熟之性状;在福建仙游地区,果实生长发育期需120~160d;果实圆锥形,果面瘤状突起明显,黄绿色,平均单果重616.67g,果肉乳白色,味浓甜,种子小,约30粒,可食率80.76%,品质优。栽培上,注意做好土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种子繁殖和嫁接繁殖是主要采用的繁殖方法;冬春季节,提早做好树体的抗寒防冻措施;生产上做好防裂果措施。  相似文献   
8.
根瘤菌的分类、鉴定及应用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豆科植物(legumines)作为重要的粮食及经济作物,一直以来被广受重视。根瘤菌(Rhizbium)是一类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可与豆科植物形成共生固氮体系,不仅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而且对周边生态环境无影响。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体系是生物固氮效率最高的,占生物固氮总量的65%以上。深入研究这种共生固氮体系对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根瘤菌的分类、鉴定以及应用技术的研究。本文主要从根瘤菌的分类、形态水平、生理生化水平、细胞组分、核酸分子水平的鉴定和根瘤菌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根瘤菌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南抗9号为材料,探讨了不同移栽密度对棉花无土苗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万~3.6万株·hm-2范围无土苗群体总蕾数、现蕾强度、成铃数及成铃强度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2.4万株· hm-2时,子棉产量最高,达到4284 kg· hm-2。  相似文献   
10.
棉花塑料穴盘轻型育苗和移栽新技术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棉花应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广大南方棉区的一项主要增产技术 ,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一直在棉花生产上推广应用 ,但该项技术制钵、移栽用工多 ,劳动强度大 ,苗床管理复杂 ,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量转移的情况下 ,已不适应植棉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棉花生产急需轻型、简化的种植方式。为此扬州大学农学院和江苏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过四年的努力 ,成功地研究并形成了棉花塑料穴盘育苗和移栽新技术。该项技术是一项既可让棉农分散育苗 ,又可进行工厂化培育棉苗的轻型、简化种植方式。与常规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相比 ,塑料穴盘育苗每公顷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