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6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4篇
  13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该文对已运行变电站的防误闭锁改造为微机防误闭锁装置,对新建的变电站能不能只采用微机防误闭锁,而把以前常用的二次回路闭锁在设计、施工中省掉,对新建变电站防误闭锁问题等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
汝百乐 《花木盆景》2009,(7):F0004-F0004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胍基乙酸(GAA)对育成期公貂生长性能、脏器指数、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用65日龄体重相近的育成期短毛黑公貂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貂。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00、400、600、800和1000 mg/kg GAA。预试期1周;正试期10周,分为试验Ⅰ期(第1~5周)和试验Ⅱ期(第6~10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试验Ⅰ期、试验Ⅱ期和试验全期平均日增重(ADG)(P<0.05),极显著降低试验Ⅰ期、试验Ⅱ期和试验全期料重比(F/G)(P<0.01),极显著提高试验全期体长(P<0.01);2)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心脏指数(P<0.05),饲粮中添加8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肾脏指数(P<0.05),饲粮中添加400 mg/kg GAA可极显著提高脾脏指数(P<0.01),饲粮中添加200 mg/kg GAA可显著降低肠体比(P<0.05);3)饲粮中添加2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试验Ⅰ期粗脂肪(EE)和试验Ⅱ期磷(P)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中添加200、400和6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试验Ⅱ期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中添加400和6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试验Ⅱ期钙(Ca)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中添加800 mg/kg GAA可极显著提高试验Ⅰ期Ca表观消化率(P<0.01);4)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试验Ⅰ期半胱氨酸(Cys)和缬氨酸(Val)表观消化率及试验Ⅱ期Val、酪氨酸(Tyr)和赖氨酸(Lys)表观消化率(P<0.05),极显著提高试验Ⅰ期精氨酸(Arg)和总氨基酸(TAA)表观消化率及试验Ⅱ期蛋氨酸(Met)、组氨酸(His)、Arg和TAA表观消化率(P<0.01)。综合分析生长性能、脏器指数、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建议育成期公貂饲粮中GAA的适宜添加水平为600 mg/kg。  相似文献   
4.
红火蚁通过花卉苗木传播扩散,温州市瓯海区主要以苗木产销为主,苗木产销区及周边苗圃、田园的疫情发生严重。通过普查,采取疫情监测、检疫阻断、化防消杀等手段,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不同产地香菇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比较不同产地香菇的氨基酸组成差异,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快速检测了5种不同产地香菇的氨基酸组成,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其氨基酸进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香菇的氨基酸含量不同,总氨基酸含量在(14.39~18.71) g/100 g;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差较大,其范围为(4.68~6.33) g/100 g,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EAA/TAA)的平均值为34%,必需氨基酸占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的平均值为51%。在5种香菇样品中,亮氨酸的比值系数(RC)最小,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平均值为87.846。四川通江(Q5)香菇的SRC值最高,且各必需氨基酸的RC值与1接近,与模式氨基酸最接近,因此从氨基酸含量及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来讲,四川通江(Q5)香菇的品质最佳,可作为香菇蛋白产品开发与利用的理想资源。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际观察、杂交试验、考察育种记录、遗传分析和适合性检验,对贵州黑马羊间性、无角、颌下髯以及颈部肉垂特征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和探讨了黑马羊相关遗传特征表现的基因表达方式和遗传关系.结果表明:①“无角×无角”繁殖的F1代无角羊占72.41%,有角羊占24.14%,无角间性羊占3.45%;②“有角×有角”繁殖的F1代有角羊为100%.③“有角×无角”、“无角×有角”的正反交试验,F1代无角羊占52.20%、有角羊占47.80%.④对166只19个群体的黑马羊统计,颌下有髯率为80.72%,颈部有肉垂率为19.28%;无角(P)对有角(p)呈显性,无间性(I)对间性(f)呈显性,颌下有髯对无髯呈显性,颈部有肉垂对无肉垂呈完全显性;有角山羊基因型为ppH,正常无角羊基因型为PPII、PPIi和PpII、PpIi,间性羊基因型为PPii、Ppii,且山羊间性与无角存在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7.
合理施肥对于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3年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6种施肥模式(常规化肥、控释复合肥、常规化肥 + 有机肥、控释复合肥 + 有机肥、70%常规化肥 + 有机肥、70%控释复合肥 + 有机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施用茶树专用控释复合肥能够达到常规化肥1年4次施用的增产效果,并显著提高了夏茶茶叶品质。与单施常规化肥相比,增施有机肥处理的茶叶产量提高10.6% ~ 14.0%,达显著水平(P < 0 .05),净收益增加8.0% ~ 18.3%,并显著提高了茶叶水浸出物和游离氨基酸总量,降低茶多酚含量和酚氨比。与常规化肥增施有机肥相比,控释复合肥增施有机肥茶叶产量提高了3.0%(P < 0.05),净收益增加7.6% ~ 8.5%,夏茶水浸出物含量提高1.34% ~ 1.39%,茶多酚含量降低了2.7% ~ 4.7%,达显著水平(P < 0.05)。70%常规化肥 + 有机肥或70%控释复合肥 + 有机肥处理的茶叶产量及品质与全量施肥增施有机肥处理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在培肥土壤方面,增施有机肥处理显著提高了茶园0 ~ 20?cm土层土壤pH、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因此,从施肥方便性、茶叶产量、经济效益、茶叶品质和培肥土壤方面综合考虑,与施用常规化肥相比,控释复合肥减少用量30%并增施有机肥是最优推荐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14种大白菜为材料,研究根的相对伸长率与蔬菜地上部Cd耐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根的相对伸长率与大白菜苗期的Cd耐性没有相关性,因而用种子根相对伸长率不能衡量大白菜对Cd的耐性.大白菜地上部Cd含量与Cd耐性指数呈负相关,表明Cd耐性强的大白菜地上部Cd的累积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
酶解工艺参数不仅会影响畜禽骨蛋白的酶解效率,而且会改变骨胶原肽产物的肽分子量分布、氨基酸组成和微结构性能,从而影响其高值高效化利用。以制备均一性低分子量骨胶原肽为目的,以牛骨粉为研究对象,以水解度为主要评价指标,考察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对牛骨粉的酶解效果,探究双酶分步酶解工艺、脂肪酶预处理的单独与组合应用对酶解效果的提升作用,选定最优的低分子量骨胶原肽制备工艺;结合酶解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产物表征分析和Pe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不同复合酶解工艺对产物特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经脂肪酶预处理-碱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酶解工艺制备的骨胶原肽产物具有最佳的理化性质,优化的工艺参数为:底物质量浓度为0.09 g/mL、初始pH值7.5的牛骨粉溶液加入碱性脂肪酶(加酶量0.08%)在40℃下反应4 h,再加入碱性蛋白酶(加酶量0.36 U/g)在60℃下反应5 h后,最后加入复合蛋白酶(加酶量0.36 U/g)在55℃下反应5 h,此时,水解度可达16.12%,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可达171.571 mg/g,其Mw、Mw/...  相似文献   
10.
凯氏定氮法(Kjeldahl)与杜马斯燃烧法(Dumas)是测定农业生物质总氮含量的主要检测手段,但二者的测定结果数值存在差异。该研究获取农作物秸秆样本(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和棉花)共计1 179个,分别采用Kjeldahl和Dumas方法测定总氮(TKN和TCN,total Kjeldahl nitrogen and total combustion nitroyen)含量,通过多种统计与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比较了不同农作物秸秆总氮含量及其分布的异同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农作物秸秆氮含量分布均呈非正态分布,建议采用中位数统计;5种秸秆总体的TKN质量分数为(7.12±1.87) g/kg,TCN质量分数为(8.00±2.13) g/kg,TKN含量显著小于TCN含量;小麦和棉花秸秆的TKN含量和TCN含量与其他秸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不同生物质TKN含量与TCN含量关系不同,建议采用最小中位数二乘法进行拟合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农作物秸秆科学利用提供数据及方法互通性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