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静脉注射用硝硫氰胺混悬液治疗耕牛日本血吸虫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静脉注射用硝硫氰胺混悬液系我所与上海医工院等单位合作研制成功的硝硫氰胺治疗耕牛日本血吸虫病的一种新制剂,用来代替微粉口服,减少药费。该药物粒径在2μm以下,稳定性大,无积聚变性现象,注射后不会引起微血管栓塞,符合药典规定有关混悬液静脉注射要求,贮运也方便,是安全高效的新制剂新疗法,系国内外首创。 该制剂的用药量:每公斤体重黄牛为2mg,水牛为1.5mg,一次耳静脉慢速推注。实验治疗证明,治后15-20天粪孵开始转阴,到剖检日未复阳;减虫率水牛为99.79%、黄牛为97  相似文献   
2.
应用冷冻辐照(CI)童虫苗和冻融(F/T)苗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4项实验室试验和1项田间试验,分别在1979~1980年进行,结果如下:(1)1次免疫皮内接种水牛犊10,000条20 krad CI童虫加1 ml卡介苗,得到62%减虫率(P<0.05);应用相同方法注射黄牛,得到55%减虫率(P<0.01)。(2)对水牛犊免疫2次,间隔1.5月,分别用10,000和20,000条CI童虫,结果得到减虫率65%。(3)应用10,000条CI童虫加1ml卡介苗对水牛犊进行初步田间试验,结果得到减虫率53%。(4)对黄牛皮内注射30,000条F/T童虫和1ml卡介苗,揭示减虫率57%,但增加免疫接种次数并未改进保护效果。(5)水牛应用CI苗,黄牛应用F/T苗,探究其对雌虫及其产卵和孵出毛蚴的数目的影响,获得了若干证明。(6)水牛用CI童虫苗免疫后所激发出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曾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前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主要以病原诊断检出毛蚴为主要手段。长期以来设想从粪水中浮出的毛蚴,被离析到清水中来观察的诊断方法一直未曾解决。我们经过半年多来的实验,观察了毛蚴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发现可利用毛蚴从卵内孵出后,因它具有在生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岳阳麻塘血吸虫流行病学调查戴一洪,朱鸿基,石耀军,吴文涓,林矫矫,胡述光,张辉(中国农科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麻塘血吸虫病流行区属湖南省岳阳县,位于东洞庭湖之滨,北抵湖宾园艺场,南以新墙河为界与荣家湾隔河相望,东与麻布岱山脚下的郭镇、康王、...  相似文献   
5.
猪囊尾蚴病(下称猪囊虫病)由来已久,是人、猪相互感染的一种寄生虫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生猪生产。长期以来,我国北方各省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我省是本病的重灾区,污染率高,损失严重。如何消除危害,多年来,一直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实施以驱为主的“驱、检、管”综合治理,收到成效。近年来,由于新的广谱抗寄生虫药物吡喹酮(Praziquantelum,代号Embay-8440)的问世,为治疗猪囊虫病,打开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