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设置玉米与魔芋1∶4、2∶4行比种植和净作魔芋3种不同的栽培模式,魔芋采用8.78、12.07、15.36和18.66万/hm24种种植密度,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和种植密度对魔芋主要生长性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遮荫有利魔芋生长,表现为植株交高,生长繁茂,发病轻,叶绿素和葡苷聚糖含量套作都较净作高.综合考虑,魔芋与玉米间作,以玉米∶魔芋=2∶4的间作模式、种植密度为15.36万株/hm2最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适应性评价,筛选出适合大理早春作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为该区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以‘合作88’为对照,对比了5个新品种(系)的植株形态特征,抗性表现,鲜薯产量及块茎品质。结果表明:‘同薯20-2’出苗早,出苗率高,茎叶浓绿,植株茂盛,感病相对较轻且产量、商品薯率、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均高于其他参试品种。经进一步试验后可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马铃薯种植有明显的多样性,种植季节和模式几乎涵盖了中国从海南省到黑龙江省的所有类型,2 400 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马铃薯以春播一季净作为主,是低海拔地区的种薯供给地,效益明显好于青稞、荞麦等作物;1 400~2 400 m的中海拔地区,有春作、秋作和早春作,不同季节又有净作和间套作;净作中产值比烤烟略低,但明显高于水稻、玉米等作物;马铃薯与其它作物间作套种是该区域主要的栽培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土地、温光水肥的利用效率,增强抗灾能力。1 400 m以下地区,马铃薯以一季冬作为主,主要是水稻-冬马铃薯的水旱轮作模式和甘蔗/马铃薯套作模式,夏季种植水稻解决粮食,冬季种植马铃薯增加收入,使冬马铃薯成为该类地区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东南亚国家有大量的冬闲田,水稻-冬马铃薯的水旱轮作模式在东盟这些国家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进的马铃薯品系与国内资源的遗传差异,为马铃薯遗传资源的保存及育种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14对SSR引物对从CIP引进的32份马铃薯品系与35份国内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结果]选取的14对引物目标条带清楚,多态性高,多态信息量(PIC)变幅为83.70%~96.03%,平均为92.62%.所有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3167~0.8333,平均为0.5763;国内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4833~0.7667,平均为0.5867.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6000处可将试验材料分为六大类,第一类和第二类均包括18份材料,主要为从CIP引进的马铃薯品系;第三类包括5份材料,包括CIP引进马铃薯品系1份(D172)和国内马铃薯品种(系)4份(昆-3、云201、克疫85和紫云2号);第四、五、六类分别包括7、10和8份材料,均为国内马铃薯品种(系).主坐标分析可将所有材料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包括25份国内马铃薯品种(系),第二类包括10份国内马铃薯品种(系)和31份从CIP引进的马铃薯品系,其结果与相似性系数在0.5360处的聚类分析结果相符,可直观反映马铃薯资源类群.[结论]从CIP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系)与国内现有品种(系)遗传距离较远,可丰富国内马铃薯种质资源,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离并鉴定短枝木麻黄根际土壤中的放线菌,测定短枝木麻黄根际放线菌的抗细菌活性,并从中筛选出活性放线菌菌株。[方法]采用热击稀释法分离短枝木麻黄根际土壤中的放线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分离得到的放线菌菌株进行鉴定,采用薄层层析(TLC)-生物自显影法测定短枝木麻黄根际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对不同供试细菌的抑制活性,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根际放线菌乙酸乙酯层提取物中次生代谢产物的情况。[结果]从短枝木麻黄根际土壤中共分离鉴定得到12株放线菌,均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放线菌,最大相似度均在97%以上。活性测定的结果表明:菌株S.spinosus Ceaf-4和S. chattanoogensis Ceaf-12对木麻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抑菌斑的直径均在10 mm以上;菌株S. spinosus Ceaf-4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溶血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的抑菌斑直径也大于10 mm。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