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为研究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不同毒株N、H蛋白调控宿主β-干扰素(IFN-β)表达的作用,将CDV野毒株LN(10)1、SD(14)7和疫苗株CDV3感染提前转染了pGL3-IFN-β报告基因质粒和pRL-TK内参质粒的MDCK细胞,分别在感染0h、8h、12h和24 h后通...  相似文献   
2.
为了丰富广西巴马小型猪细胞因子生物学数据,本试验采取广西巴马小型猪的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提取总RNA,利用设计的引物进行RT-PCR扩增,将克隆出的与目的基因大小相符的片段回收,再与T载体连接,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中,筛选阳性克隆,将重组菌测序后提交NCBI,比较克隆序列与已知序列的同源性,并利用软件对克隆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已克隆出的巴马小型猪细胞因子IL-2、IL-12、IFN-γ、TNF-α基因序列长度分别为338、377、380、402 bp,测序结果均与目的基因预期估计值吻合。序列分析结果发现与已知的家猪或野猪的相应基因同源性较高,IL-2、IL-12、IFN-γ、TNF-α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9%、99.5%、99.2%、100%。研究巴马小型猪细胞因子基因序列不仅丰富了生物学数据,而且为细胞因子的功能研究提供了依据,也为细胞因子的定量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具有天然构象及良好抗原性的犬瘟热病毒(CDV)血凝蛋白(H),本研究以HLJ2-07毒株为模板,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H基因,将其克隆到pFastBacTMHTA载体中,利用大肠杆菌DH10BacTM同源重组构建穿梭质粒reBACmid-rH,将重组穿梭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进行杆状病毒表达。利用Western blotting对获得的重组蛋白进行鉴定及抗原性分析。同时,利用在线网站与软件对CDV H蛋白进行B细胞表位分析预测。结果显示,在杆状病毒系统中表达的H蛋白能与His-tag单克隆抗体及C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该蛋白成功表达,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用Swiss-model同源建模软件及B细胞表位预测软件,预测H蛋白可能具有的B细胞表位有5处,分别是175-195、240-250、365-380、480-508及526-555。本研究获得了具有天然构象及良好抗原性的CDV重组H蛋白,可为诊断试剂开发、单克隆抗体制备及表位筛选等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刘欣媛  孙元  李素  李连峰  仇华吉 《中国兽医学报》2022,(11):2133-2138+2144
研究云芝葡聚糖抑制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效果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利用CCK-8试剂检测云芝葡聚糖对原代猪肺泡巨噬细胞(PAM)的毒性并计算半数细胞毒性浓度(CC50);ASFV感染细胞,检测不同质量浓度云芝葡聚糖抗ASFV感染的剂量依赖效应,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将25 mg/L的云芝葡聚糖与病毒悬液孵育处理,稀释后加入PAM,评价云芝葡聚糖体外直接杀灭ASFV的效果;同时在ASFV复制周期的不同时间点利用云芝葡聚糖处理细胞,确定其抗ASFV效果最显著的效应阶段;通过qPCR检测抗病毒相关细胞因子转录水平来初探其抗病毒机制。云芝葡聚糖的毒性较弱(CC50为270.100 0 mg/L),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IC50为0.957 5 mg/L),其不能直接杀灭病毒;在ASFV感染前6~12 h使用云芝葡聚糖处理细胞,其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最为显著,且PAM的IL-1β、IL-6、IL-8及TNF-α等细胞因子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抗伪狂犬病病毒(PRV)特异性的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本研究采用与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病毒相结合的高内涵筛选系统对具有抗病毒功能的10种ISGs进行筛选,之后利用过表达细胞系、间接免疫荧光(IFA)和qRT-PCR试验对显著抑制PRV复制的IFIT3(<0.01)进行抗病毒活性验证,通过qRT-PCR检测了PRV感染的猪肺泡巨噬细胞(PAM)和PRV感染猪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IFIT3mRNA的转录水平。高内涵筛选结果显示,5种潜在的抗PRVISGs分子(IFIT3、ISG15、GBP2、Mx1和ISG20)对PRV的复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IFIT3效果最显著;IFA和qRT-PCR试验结果显示,在PK-15细胞和PAM中,过表达IFIT3均可以显著降低PRV-TJ株的病毒滴度和基因组拷贝数;qRT-PCR试验结果显示,在PRV感染的PAM和PBMC中,IFIT3mRNA的转录水平均显著上调。流式细胞术试验表明过表达IFIT3不影响PK-15细胞凋亡,推测IFIT3可能存在其它的抗病毒机制。本研究筛选到5种潜在的抗PRVISGs并证实IFIT3是一种抗PRV的ISG,为抗PRVISGs的相关研究,特别是猪源IFIT3抗病毒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