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首次对野耗牛的精液品质,精子超微结构、精液精子酶活力等项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精子密度大,每毫升精液含精子21.3亿,精子存活时间长,0~4℃存活57小时,解冻后37℃条件下存活12小时;抗力系数144000解冻后精子畸形率和顶体完整率分为9.17%和87.53%,精液移动粘度为1 269厘泊,总氮量143.7 mg/100 ml;精子头短尾长,和家牦牛及黄牛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精子透明质酸酶活力极显著高于家牦牛,LDH活力比家牦牛高48%.由于以上特点的综合作用,公野牦牛具有高繁殖力,家牦牛,冻配受胎率达88.9%;与普通牛种(黄牛)反杂交冻配受胎率达71.8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震荡加酶清洗法对金属颅脑吸引器头的清洁效果。方法将1 400件供应室回收的同等程度污染的金属颅脑吸引器头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00件。对照组用传统手工加酶清洗法,实验组用超声震荡加酶清洗法。对比两组的洁净度合格率和器械表面、管腔内壁残留血污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洁净度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6%vs 76.1%,P〈0.01),器械管腔内壁残留血污的阳性率则低于对照组(4.3%vs 20.0%,P〈0.01),而两组器械表面残留血污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vs 5.1%,P〉0.05)。结论超声震荡加酶清洗法能有效去除金属颅脑吸引器头管腔内壁的血液污垢,提高洁净度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3.
4.
杨国玲 《花卉》2020,(8):251-252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对昆明法国梧桐小蠹虫的危害与防治工作进行分析,通过对小蠹虫生物特性分析与引起危害发生的原因探究,提出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遏制了小蠹虫对法国梧桐的危害,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的人性化护理体会,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240例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简单交代注意事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患者为中心、以人性化的理念和方法的护理。出院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胃肠道反应、使用镇静剂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7.6% vs 75.0%,P<0.01);观察组胃肠道功能恢复、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77±1.53)h、(9.53±1.97)h、(5.21±0.69)d,对照组则分别为(6.88±2.14)h、(13.22±2.16)h、(6.98±1.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不但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还可大大降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透明质酸酶(Hyalunenidase,简称HAale)也称玻璃酸酶,它主要催化透明质酸的水解,从而减少透明质酸阻滞入侵微生物及毒物在组织中的效能,因而也被称为扩散因子,自从Meyer等人,于1940年发现以来,已先后提纯出睾丸、蛇毒、蜂毒及蝎毒的透明质酸酶,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1、2、3).  相似文献   
7.
文章报导了野牦牛和家牦牛精子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对比,并对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谱进行了对比研宄,确定了LDH-X的图谱位置.  相似文献   
8.
城市园林绿化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还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是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措施。昆明是我国著名的春城,盘龙区是昆明主城区之一,园林植物种类繁多,病虫害类型也比较多,本文对盘龙区主要道路、绿地影响植物生长的常见病虫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采取措施开展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宫颈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体会。方法对80例首次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有6例术后发生尿潴留,尿潴留发生率为7.5%。结论通过有效的预防处置及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子宫颈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阐明不同磷(P)高效基因型大豆在不同生育期对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反应及其与P效率的关系,为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提高作物P效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3个基因型大豆‘威廉姆斯82’‘粤春04-5’和‘巴西10号’为试验材料,设置接种和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2个处理,在开花期和结荚期采样,分析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大豆植株干质量、菌根侵染率、P营养状况、根系性状以及菌根诱导的P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不同基因型大豆在不同生育期对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菌根反应存在显著差异。与不接菌相比,接菌在开花期显著提高了3个菌根诱导表达的P转运蛋白基因GmPT8GmPT9GmPT10在3个基因型大豆根系中的表达,从而显著提高了3个基因型大豆根部的P浓度;接菌在结荚期显著提高了3个基因型大豆的根部干质量,以及‘巴西10号’的地上部干质量、P浓度和总P吸收量;此外,在开花期,不接菌的‘威廉姆斯82’和‘粤春04-5’的地上部干质量、总P吸收量、总根长和根表面积均显著高于‘巴西10号’,而接菌的‘巴西10号’的菌根生长反应和菌根P反应显著高于‘威廉姆斯82’和‘粤春04-5’。结论 ‘威廉姆斯82’和‘粤春04-5’具有更高的P效率,而‘巴西10号’具有更高的菌根依赖性;大豆生育期的延长有利于菌根植物吸收的P转化为生物量,促进大豆与菌根真菌的有益共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