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编织布育秧机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稻田,规格编织布条代替工厂化,塑料盘培育水稻秧苗供机插,其与盘秧机插比较具有,秧苗素质,机插质量,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相近,育秧载体一次性投资降低95%等特点。并创立提布切割起秧等作业法,简化了育秧程序。  相似文献   
2.
晋江县,全县有110万人,耕地47.8万亩,人均耕地只有0.44亩,每年缺粮2.8—3亿斤,国家需补贴5000-7000多万元;农业总产值2.4亿元,工业总产值11.7亿元,乡镇企业发达,时装、胸罩、运动鞋等产品畅销国际市场,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础。为了适应扩大商品生产的需要,粮食生产已有一部分采取适度规模的经营。1987年全县仅8个乡镇就有177家粮食专业户,共承包5732.5亩,平均每户承包稻田面积为30.7  相似文献   
3.
经3年试验,研制出利用编织布作隔离层培育机插秧代替秧盘的配套枝术。编织布价廉,所育秩的秧苗素质、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均与盘秧相近,可在农村推广。  相似文献   
4.
用塑料编织布作载体,培育适合机插的水稻秧苗进行机插的技术,与引进的日本盘秧机插技术相比,降低成本30%,减少育秧用工60%,一次性投资减少60%,并且能够更容易地培育出大龄秧苗,提高机插技术适用范围。在福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该技术育、插秧成本只有传统手插的31%~34%,产量一般提高5%左右。  相似文献   
5.
水稻规模机械栽培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93-1994年在福州宁江承包140亩稻田,应用编织布秧机插迷中心的稻作规模机械栽培配套技术,降低工本率为47.4%,总成本降低28.3%,提高效益55%.  相似文献   
6.
亭江稻作规模机械化配套技术研究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林济生,张琳,林海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劳力结构及对温、光、地、水资源的利用发生巨大的变化。务农劳力经营农、果、牧、副、渔、工、商及劳务出国等,使农村种稻劳力减少。例如,福州市郊区亭江镇西边...  相似文献   
7.
8.
9.
该研究工作于1984~1997年在福建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在秧田中用塑料编织布代替工厂化塑料盘育秧,秧苗素质两者相近;编织布投资比后者降低95%;同常规铲秧相比,编织布育秧表现出根系发达,抗寒力强等优点。它可培育手插秧,机插秧与抛栽秧。编织布秧机插,与盘秧机插比较,在机插质量,生育期,农艺性状与产量方面都相近。编织布育秧与机插技术经济简便。  相似文献   
10.
福建沿海麦类规模机播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沿海稻田大,小麦规模机播栽培比手工播种栽培省65.6% ̄71.8%,降低成本21.6% ̄33.5%,可提高效益20.2% ̄54.0%,促进麦类增穗,增产。它将在福建粮食的增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