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阐述了统计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意义,分析了目前统计工作存在的不足,最后就如何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统计制度提出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浅谈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消费趋向的引导问题.  相似文献   
3.
非洲菊的组培快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非洲菊红花黄芯品系F1幼苗的带芽短缩茎、无芽短缩茎、叶片和盆花的花托作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及芽的增殖培养基均以MS+3.0 mg.L-1BA+0.1 mg.L-1NAA为佳,生根培养基以1/2 MS+0.2 mg.L-12,4-D为好;带芽短缩茎作外植体与无芽短缩茎、嫩叶和花托相比,明显缩短了愈伤组织诱导期和芽苗的诱导分化期.  相似文献   
4.
旨在阐明鸭疫里默氏杆菌RA-LZ01株GE296_RS05175基因编码的RaeR对外排泵RaeC-RaeA-RaeB的调控作用。构建RA-LZ01株的GE296_RS05160基因(编码内膜蛋白RaeB)缺失株ΔRaeB和回复株cΔRaeB,以及GE296_RS05175基因缺失株ΔRaeR和回复株cΔRaeR。测定菌株的生长曲线、菌株对抗菌素的敏感性以及GE296_RS05160和GE296_RS05175基因在特异性底物刺激下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亲本株相比,缺失株的生长能力无明显变化;与亲本株和回复株相比,缺失株ΔRaeB对卡那霉素、链霉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 SDS)的敏感性上升,而缺失株ΔRaeR对卡那霉素、链霉素和SDS的敏感性降低;加入SDS刺激后,RA-LZ01和ΔRaeR株的GE296_RS05160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分别上升了2.26倍和4.64倍,ΔRaeR株中该基因的上调倍数明显超过了RA-LZ01株;在SDS刺激下,RA-LZ01和ΔRaeB株的GE296_RS05175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均明显下调。上述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5.
林馨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29-29,160
本文浅谈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消费趋向的引导问题。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的来临和科技进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在追求物质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人们开始寻求精神慰藉,特别是一些高压和孤单人群,他们对精神伴侣的需求进而转向了宠物伴侣。由此,宠物市场应运而生,并激发了相关产业链需求。例如,宠物零食、宠物玩具、宠物美容等产业纷纷兴起,进一步推动了宠物经济的增长。这些产业与宠物市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形成了宠物经济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7.
不同冠层阻力模型在夏玉米蒸散发计算中的优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更精确地估算怀来地区夏玉米蒸散量(ET).[方法]利用怀来站点2013年的气象数据与涡度相关数据,分别采用最小二乘法与蚁群算法优化冠层阻力Jarvis模型(JA模型)和耦合表层阻力模型(CO模型)中的经验参数,使用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冠层阻力(rc)对各气象因子的敏感程度.再利用2014年的气象数据计算ET,并...  相似文献   
8.
<正>广西南宁市隆安县那桐镇几处火龙果基地采用了源自台湾的仿太阳夜间催花补光新技术,让火龙果植株在秋冬季节继续开花挂果,调节挂果期,使之达到增产的目的。"通过智能农业监管系统,如今只要点一下鼠标,即便是在广西上班的农业专家也能为远在柬埔寨金边的农业基地的农作物实施浇灌。"中国—柬埔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在祖国大地上,幢幢高楼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房顶平台,各色高墙,多式栅栏阳台,假山碑坊,新颖的立交桥等等,都是发展立体绿化的理想之地。平面绿化已为人们所熟悉,而立体绿化却尚未引人注意。立体绿化是平面绿化的一大补充,它具有平面绿化所不及的效益,实为急待开发的绿化领域。立体绿化,即垂直绿化或攀缘绿化,它是利用藤本攀缘植物向建筑物垂直或棚架攀附生长,使整个或部分建筑物为绿色植物所覆盖,使楼房披上绿装。垂直绿化发展得较好的  相似文献   
10.
在强调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居民群体身份逐渐复杂化、农民对住房权益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从农民的视角重新审视当前的制度规定,是确定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需要研究的迫切问题。本文基于农民住房权益视角,结合相对剥夺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以2015年以来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为例,分析当前宅基地和住房制度产生的问题,解析农民住房权益残缺的理论影响,探讨上一轮改革在农民住房权益保护层面的经验和瓶颈,提出深化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建议。研究表明,现有的宅基地和住房制度存在资源分配不均、制度结构封闭、忽视农民财产权益等问题,无法满足日益多元的农民住房权益诉求,成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桎梏。上一轮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尚未充分实现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住房权益,农村住房和住宅用地市场关系还有待理顺,城乡居民住房权益差距仍然较大。因此,未来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制度改革应因地制宜保障农村集体成员的基本居住权益,适当兼顾部分非集体成员的居住权益,有次序地实现农民住房财产权益,从而实现提高宅基地资源配置效率的近期目标和助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