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平茬高度对柽柳萌条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柽柳作为防风固沙和封沙育林的优良树种,采用平茬技术促进更新,是其复壮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柽柳集中分布区进行了平茬复壮更新技术研究。在柽柳树液开始活动前实施平茬作业,留茬高度分别为10 cm、20 cm、30 cm、40 cm,平茬当年秋季柽柳停止生长后,调查其萌条数、萌条高生长、萌条基径生长。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留茬高度对柽柳基径生长影响最大,对高生长的影响次之,对萌条数的影响最小;留茬高度30 cm时萌条数均值最大,枝条基径粗度均值最大,萌发效果最好;留茬高度10 cm时枝条高生长均值最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解决沙区飞播造林过程中由于降雨量达不到一定水平而造成的“闪芽”现象。[方法]以花棒的种子为试材,完善花棒种子的丸粒化工艺,调整丸粒化配方。[结果]丸粒化后的花棒种子在一次降雨量达到10mm及以上才裂解,成苗率可达到88.56%;延长滚实时间到45min,低于10mm降雨量的裂解率降低到35.34%;当保水剂加在丸粒化种子的外层时,低于10mm降雨量的裂解率降至13.21%;丸粒化过程中添加生根粉6号和营养物质,可显著提高花棒种子的成苗率。[结论]丸粒化技术对花棒种子的成苗率和苗木长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优树选择是梭梭良种选育的基础性工作。以阿拉善盟吉兰泰、塔木素、拐子湖地区的天然梭梭林为目标,以树高、冠幅、当年生长量、生物量为指标,采用种子产量关联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树高为0.1,当年生长量为0.5,冠幅0.3,生物量0.1;以15万株梭梭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优良林分选择、目测初选、综合选优的方法进行优树选择;确定了各指标的单项评分函数为对数函数,利用权重法确定综合评分,并将综合评分在88.0分以上的单株确定为优树,共在阿拉善盟选择出梭梭优良单株16株。为今后的良种选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测定了杂优和亲本沙棘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研究了杂优和亲本叶片气孔导度差异和水分利用效率对沙棘果实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沙漠区飞播造林过程中由于降雨量不足造成的"闪芽"现象,首先通过试验确定飞播树种沙拐枣成苗所需要的降雨量为15mm;然后通过完善丸粒化工艺、调整丸粒化配方的方法,控制丸粒化后的沙拐枣种子在一次降雨量达到15mm以上时裂解,达不到15mm不裂解,从而最大程度保证沙拐枣的成苗率。结果表明:延长滚实时间到45min,低于15mm降雨量的裂解率降低到34.56%;当保水剂加在丸粒化的外层时,低于15mm降雨的裂解率降低到了14.17%;通过在丸粒化过程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营养物质,进一步提高了成苗率。通过改变丸粒化方法及配方,可以实现丸粒化沙拐枣种子只有在降雨量大于15mm才裂解并启动萌发,成苗率达到81.64%。  相似文献   
6.
在阿拉善左旗境内选取5个试验区,观测不同时期春季造林和秋季造林新梢生长长度、地径大小、冠幅大小及苗木成活率。结果表明:各试验区内春季造林和秋季造林苗木生长量和成活率的表现规律较一致;春季造林,苗木在进入生长季后,生长缓慢,到6月后,生长速度开始加快,但与秋季造林的苗木生长量差异显著(P0.05),秋季造林苗木生长量显著高于春季造林生长量,而且,秋季造林成活率也显著高于春季造林成活率。因此,本地区适宜秋季造林。  相似文献   
7.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采用斑块面积类指数、破碎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景观指数分析了1986-2003年盐池县河东沙地景观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景观要素类型尺度上,研究区未利用景观面积明显缩小,林地景观向外扩展,反映出整个沙地荒漠化逆转的发展趋势;景观格局上,1995年以后破碎度变小,反映出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预作用不断增强;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增加,表明景观的组成由简单趋向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9.
本文结合阿拉善盟梭梭林的不同起源,按天然梭梭林和人工梭梭林两种起源对阿拉善盟荒漠肉苁蓉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阿拉善盟天然梭梭林中干肉苁蓉总产量应在958~1434 t;人工梭梭林中肉苁蓉总产量应在715~940 t.  相似文献   
10.
以阿拉善盟国家级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2009年阿拉善公益林区植物调查资料为基础,从植物群落特征和生物多样性2个方面入手,运用群落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和手段,对荒漠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到如下结论:阿拉善公益林区植物种相对比较单一,共有85种,属26科75属,其中菊科17种,藜科13种,豆科11种,禾本科10种,其他各科均不足5种,前面的4科合计占总种数的60%;荒漠植物群落的组成因地而异,不同的生态区存在不同的优势植物种,整体而言主要以胡杨、柽柳、梭梭、白刺、霸王、沙冬青、蒙古扁桃等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