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油的提取与精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水产加工下脚料提取鱼油并进行精制.探讨了湿法工艺提取鱼油和精炼的工艺,比较了不同脱酸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介绍了白土脱色和活性碳脱色工艺条件,并对冬化和脱臭工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苍梧县马尾松林进行“森得保”喷粉防治松尺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松尺蛾的平均虫口死亡率达76.03%,对虫害的蔓延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一枝黄花对紫花苜蓿和红苋菜的化感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茎和叶)、地下部分(根茎和细根)和根际土壤的水浸提液对紫花苜蓿和红苋菜两种经济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和根际土壤的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均起抑制作用,而对红苋菜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地上部分的浸提液对紫花苜蓿和红苋菜的苗高、根长以及紫花苜蓿的根重均表现出抑制作用,而对红苋菜的根重更多的是表现出促进作用。(3)地下部分的浸提液对紫花苜蓿和红苋菜的苗高、根长以及根重(粗)均表现出抑制作用。(4)根际土壤的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的根长以及根重均表现出抑制作用,而对苗高起促进作用;对红苋菜的根长起抑制作用,而对苗高和根重既起促进作用又起抑制作用。(5)相同浓度的水浸液对作物幼根的影响大于对作物苗高的影响。(6)当浸提液的浓度变化时,不同作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响应对策呈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每逢夏收秋收之后,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农民付之一炬,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严重污染环境。秸秆中含有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成份,是一种可以综合利用的资源。秸秆机械粉碎直接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施肥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其优点,一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二是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自身调节水、肥、温和气的能力,为土壤的微生物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省工省力,可节约大量劳动力。秸秆机械粉碎直接还田作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一种途径,通过几年来的实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苍梧县现有油茶种植现状调查研究,分析目前苍梧县油茶生产中主要存在品种混杂退化、经营管理粗放等问题,提出了今后苍梧县油茶生产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合作经济在我国有着广 泛的群众基础,随着农村改革 的不断深入,发展农机专业性 合作符合我国现实生产力水 平和目前的农机实际,有利于 解决当前农村经济的诸多矛 盾和问题,有着广阔的发展前 景。 一、农机合作组织产生的 基础及特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 我国农村一项长期的基本政 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 迅速发展。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要求相应的生产关系形式与 之相适应。农机专业户就是适 应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一种农机经济组织形式,这 种应运而生的专业户是历史 发展的必然。农机专业户的迅…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该类氮化扇形板的结构特点,制定了适合该类扇形板的加工工艺及与其配套的氮化工装,使该类扇形板氮化后变形在可控范围,符合图纸要求,保证装配使用。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营林造林工作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开展营林造林工作有益于当地的林业经济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力发展种植本地适生丰产优质杉木良种,可提高林分单产出材,为沙头镇的实木板材加工园区提供充足的原料。依据杉木种植背景,分析了沙头镇杉木种植的难点问题,针对性提出了有效对策,以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河南省安阳市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走区域特色的农机化道路。一是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要求;二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三是适应科技兴农发展战略的需要。为此,安阳市应采取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经听诊三角微创切口前路病灶清除并内固定术式在临床治疗胸椎结核的可行性。方法以经听诊三角微创切口前路病灶清除并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16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8~12个月,平均10.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切口的疼痛均消失,而且无肩关节功能障碍。植骨均完全骨性融合。脊柱的后凸畸形由术前的平均30.2°改善至术后的10.5°,随访无明显脊柱后凸加重。所有患者椎体结核均治愈,无局部复发;Frankel分级均为E级。结论经听诊三角微创切口前路病灶清除并内固定是一种治疗胸椎结核安全、微创、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