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电化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就林业院校电化教学的运用与实施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1 运用电化教学的原则电化教学采用幻灯、电影、电视等教学手段,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现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作为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不是所有事物都要直观、形象。因为学生是有一定的理论深度的。那么什么课程利用电化教学,什么课程不利用电化教学呢?我认为电化教学应本着以简化和纯化自然现象、强化学习对象为原则,实现模拟某些因受客观条件限制而不能直接观测到的自然现象或通过图解研究物体的本质及运动规律。本着这个原则,电化教学应存反映巨大的宏观事物、微观的组织细胞及某一生物漫长的演变过程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经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的三七叶片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研究了60Co-γ辐照对三七叶片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旨在为三七辐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未受辐照情况下,三七叶片细胞形态规则,细胞内叶绿体数量多,基粒片层、基质片层多且有序,光合作用能力强;线粒体形态饱满,双层膜完整,管状内嵴清晰可见,基质浓厚。(2)当辐照剂量为10 Gy时,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发生变化,但受影响程度较轻。叶绿体被膜轻微破坏,内部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结构基本不受影响,淀粉粒增大增多;多数线粒体结构完整,数量略微增加,可以看出,线粒体对60Co-γ射线辐照的耐受性比叶绿体强。(3)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受损伤程度随之增强。当辐照剂量达到40 Gy时,叶绿体大量解体,空泡大量出现,并连成大的空洞,结果必然影响叶绿素含量和光反应的正常进行,从而显著减弱光合作用强度;部分线粒体内部降解严重甚至已完全空泡化,线粒体数目明显减少,线粒体结构和功能遭到不可逆的严重损伤,细胞衰老严重。上述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照对三七叶片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但适当的辐照可增加线粒体数量。以上结论可以为不同目的的三七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选择最适辐照诱变育种剂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种质资源并筛选出适宜文山及相似生态区域的抗病优质高产广适玉米新品种,同时提高新品种培育的效率,本研究以自主选育的18份玉米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通过随机区组试验,对1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鉴定,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进行比较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产量性状差异较大,18个玉米杂交组合产量在10 082.5~12 759.5 kg·hm~(-2)之间,其中有11个杂交组合的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WD004)(P0.01),WD012和WD006产量最高。参试材料的17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变异系数在3.79%~127.52%之间;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单穗粒质量(r=0.659**)、出籽率(r=0.525*)和穗长(r=0.473*)均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出籽率和单穗粒质量对产量的直接正向作用分别是0.484和0.477,表明出籽率和单穗粒质量对产量的提高作用最大。主成分分析表明,玉米的17个主要农艺性状简化为6个综合指标,其累积贡献率为85.461%,代表了17个农艺性状改良方向,根据主成分的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在欧氏距离10处将18个玉米品种(系)分成4类,有效区分了不同的品种。因此,在选育高产优质玉米品种时,按育种目标的要求选取主要性状,同时也要注意与其他性状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2020年9月,选取云南省文山州5个县的100株树龄为18年左右的八角Illicium verum单株的果实(秋果)为供试材料,对13个果实形态指标进行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单株八角果实性状具有较大的表型差异,果实性状的变异系数在6.34% ~23.67%,多样性指数在0.98~2.0...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产地草果挥发油成分的差异。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产地的草果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不同产地草果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通过NIST14.L数据库和质谱计算机数据系统进行化合物检索、匹配,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草果挥发油中共鉴定出18个共有组分,1个非共有组分,不同产地的挥发油主要成分基本一致,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可为草果鉴定以及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低纬高原生境下不同类型紫甘薯品种(系)对UV-B辐射增强的耐受性,以地上部全绿型品种滇紫甘薯54(DZS54)和全紫型品系1625为试材,以自然光为对照,设2个UV-B辐射增强处理[T1=3.6 kJ/(m2·d),T2=7.2 kJ/(m2·d)],测定其农艺性状和生物产量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云南八角主产区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为八角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潜在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南省文山州7个县的八角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重金属As、Cd、Cu、Cr、Pb、Hg、Zn和Ni的含量,应用单项和综合污染指数对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检测区土壤重金属变异系数在7.11%~18.75%之间,Hg、As、Pb、Cr的平均含量超过云南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As、Pb、Cu超过风险筛选值。污染评价表明,As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最高为1.99,为警戒级别,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为轻污染;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处于低风险等级,其中Cd生态风险因子最高;地质累积指数Hg和As在1~2之间,为中度污染等级。聚类分析表明,林地土壤重金属As、Pb、Cd、Cu、Zn、Hg主要受土壤母质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Cr和Ni来源相似,主要为自然来源。【结论】云南八角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受人类活动和成土母质的共同影响,部分区域重金属存在一定程度的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OC)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提高热带雨林“固碳” 能力和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海南省西部尖峰岭、霸王岭、鹦哥岭外围次生林的土 壤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土壤总有机碳(SOC)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区域内土壤 ROC 的分布规律及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尖峰岭、霸王岭、鹦哥岭次生林土壤 ROC 含量排序为尖峰岭 < 霸王岭 < 鹦哥岭,与 SOC 含量分布特征变化规律一致。在土壤垂直剖面上,土壤 ROC 含量随着土层的增加而 逐渐减小;0~10 cm 土层 ROC 含量与 10~30、30~50 cm 土层差异显著;土壤 0~50 cm 剖面 ROC 分配比例表现为: 霸王岭 > 鹦哥岭 > 尖峰岭。尖峰岭和霸王岭 ROC 含量与粉粒 + 黏粒呈极显著负相关,而鹦哥岭 ROC 含量与粉 粒 + 黏粒呈极显著正相关。尖峰岭、霸王岭、鹦哥岭 3 座山地 pH 值与 ROC 均为显著相关,ROC 含量与 pH 值 的相关性强弱大小依次为霸王岭 > 鹦哥岭 > 尖峰岭。【结论】次生林 ROC 含量不仅受 SOC 含量的影响,土壤理 化性质(pH、土壤质地分布)、土壤总有机碳等多个环境要素也对区内土壤次生林 ROC 的分布起到一定的决定 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蒜头果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以干燥蒜头果果壳、果皮粉末为原料,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蒜头果果壳、果皮粗脂肪,分析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提取温度3个因素对蒜头果果壳、果皮粗脂肪提取率的影响,应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蒜头果果壳、果皮粗脂肪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蒜头果果壳为浸泡时间6 h、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2 h;果皮为浸种时间30 h、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2 h。对粗脂肪提取率进行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浸泡时间对果壳、果皮粗脂肪提取率的影响最大,提取时间对果壳、果皮粗脂肪提取率的影响最小。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粗脂肪提取率分别为6.47%和6.60%。正交试验法优选蒜头果果壳、果皮粗脂肪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蒜头果资源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