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2.
3.
IBV青岛腺胃分离株S1纤突蛋白质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考Genebank发表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1纤突蛋白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对IBV青岛腺胃分离株(SD/97/02)RNA进行RT-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呈现1条1657bp的条带,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中,并进行序列测定,证实为S1基因。将此重组质粒命名为pMDQXS1。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套式病毒目(Nidovirilaes).此病毒可引起鸡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V的基因组具有先导--引物转录机制,使病毒具有很高的变异率.现已有呼吸型、肾型、肠型和减蛋型.1995年,中国出现一种以腺胃病变为主要特征的鸡传染病,初步鉴定为IBV的又一变异株.IBV的结构蛋白包括纤突蛋白(s1)、基质蛋白(M)和核衣壳蛋白(N).现在大多数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使机体诱导特异性的中和抗体.纤突蛋白基因s1亚单位上,S1基因的5′末端的高变区(highvariationregion,HVR)的微小变异即可导致毒株之间不能互相保护甚至产生新的组织嗜型.  相似文献   
5.
参考 Gen Bank上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序列 ,自行设计合成了 3条引物 ,对 IBV青岛腺胃分离株 (SD/97/ 0 2 ) RNA进行 RT- PCR扩增 ,扩增含基质蛋白 (M)及 5 a、5 b蛋白基因的约 1.6 5 kb的片段 ,对 PCR产物进行克隆后测序。序列分析显示 ,M蛋白基因与其他 IBV相应的基因同源性在 90 .33%~ 92 .75 %之间 ,氨基酸序列比较 ,同源性在 89.82 %~ 94.2 5 %之间 ;5 a基因与其他 IBV的基因同源性在 84.34 %~ 87.37%之间 ,氨基酸同源性在 81%~82 %;5 b基因与其他 IBV的基因同源性在 91%~ 92 %之间 ,氨基酸同源性在 93%左右。  相似文献   
6.
7.
8.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可引起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 ] 。核衣壳蛋白 (N蛋白 )是IBV的主要结构蛋白之一 ,为一种磷酸化蛋白 ,在胞浆基质合成。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 ,核衣壳蛋白与激发机体的细胞免疫有关[2 ] 。现普遍认为 ,核衣壳蛋白基因比较保守 ,因此其所诱发的Tc细胞免疫可能具有较广的适用性并在诱发不同血清型的病毒的保护性免疫中起作用。但是核衣壳蛋白基因在不同毒株之间仍有一些变异 ,而且这种变异对各株T细胞杂交瘤分泌上清的反应性不同[3] 。这说明核衣壳蛋白基因的变异对其细胞免疫性是有所不同的。腺胃型…  相似文献   
9.
传染性腺胃炎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4年以来,我国十多个省市先后流行了一种以腺胃肿胀,腺胃乳头溃疡为特征的传染病。关于本病的病原众说纷纭,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作者结合实验室工作,并综述国内外在有关类似症候的传染病后,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原应当是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但冠状病毒,呼肠孤病毒也在本病的发生中起到重要的协同作用。根据本病的共同性的症状,将该病定名为传染性腺胃炎。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况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以气管口罗音、咳嗽、打喷嚏为特征[1]。本病最早由Schalk等(1931)首次在美国报道,后来由Beach等(1936)确定该病为病毒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