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目的]检测反刍动物饲料和动物源性饲料中牛羊源成分。[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反刍动物饲料产品(预混料、精料补充料、全价配合料等)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鱼粉、禽肉粉、猪肉粉、羽毛粉等)共计131批样品进行了牛羊源成分检测。[结果]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牛羊源性成分。[结论]该次抽检的反刍动物饲料产品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中暂无牛羊源成分污染,但仍应加强对反刍动物饲料和动物源性饲料中牛羊源成分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区分样品中沙门氏菌的死细菌与活细菌的检测方法,将叠氮溴化乙锭(EMA)与PCR技术相结合。以沙门氏茵的invA为靶基因,以沙门氏菌的纯培养细胞做模板进行扩增,并进行灵敏度、特异性、曝光时间及EMA浓度试验。结果显示,灵敏度为14CFU/mL,最佳曝光时间为2min,当EMA的浓度小于18μg/mL时.EMA对活菌靶基因的扩增没有明显的抑制,而终浓度为1μg/mL的EMA,能有效抑制lxlosCFU/mL沙门氏菌死菌的扩增。EMA—PCR能有效降低沙门氏菌检测过程中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饲料及饲料原料中致泻性大肠杆菌的污染情况。[方法]2015—2016年,应用多重PCR技术对463批饲料及饲料原料中致泻性大肠杆菌进行检测。[结果]463批样品共检出12批阳性样品,检出率为2.6%,其中以EPEC、ETEC、EHEC为主。EPEC阳性样品7批,阳性率1.50%;ETEC阳性样品3批,阳性率0.65%;EHEC阳性样品2批,阳性率0.43%。[结论]饲料和饲料原料中致泻性大肠杆菌污染比较严重,应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河南省鸡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情况,从规模化鸡场抽取样品120批,通过细菌的分离、纯化,采用BD Phoenix^TM-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鉴定,并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共分离菌株100株,分离率为83.3%。分离菌株对四环素、氨苄西林、磺胺异噁唑、恩诺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严重,耐药率均在80%以上,表明河南省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为了掌握河南省猪、鸡源粪肠球菌的耐药情况,从4个不同地区的规模化养殖场猪、鸡抽取样品480份,通过对细菌的分离培养和纯化,采用PCR和BD Phoenix~(TM)-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分离的粪肠球菌进行鉴定,并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共分离菌株254株,分离率为52.9%。分离菌株对头孢西丁、泰妙菌素、克林霉素、磺胺异恶唑、红霉素、替米考星等耐药严重,耐药率均在90%以上,90%以上的菌株对7类及7类以上的抗菌药物耐药。表明河南省猪、鸡源粪肠球菌耐药情况严重,食用动物的环境卫生有待进一步改善,防止耐药菌的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6.
饲料中志贺氏菌的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饲料中快速检测志贺氏菌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根据志贺氏菌(Shigella)侵袭性质粒抗原H基因(invasion plasmid antigen H,ipaH)设计了一对引物,PCR扩增片段长度为386bp。通过对引物的特异性检测发现,4株志贺氏菌的PCR结果均为阳性,12株非志贺氏菌的检测结果均未扩增出特异性片段。PCR对志贺氏菌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达120cfu/ml,检测快速、便捷。该方法操作简单、检验周期短、特异性和灵敏度高,能够快速地实现对饲料中志贺氏菌的检测和监控。  相似文献   
7.
动物饲料是"从农场到餐桌"食品安全链的第一个环节,饲料被病原菌污染可导致人类食源性疾病。病原菌污染饲料的方式途径不一,可能来自于植物性原料如大豆和谷类作物的污染、动物源性饲料如鱼粉、骨粉、羽毛粉等污染、微生态制剂及酶制剂中病原菌污染以及加工环境造成的交叉污染等,这些被病原菌污染的饲料进入生物体内后可通过其产品转移、传播、危害人类健康。为了摸清饲料中致病性微生物的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生鲜乳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以从河南省奶站及奶牛养殖场抽取的267批生鲜乳为检测对象,分别采用传统培养法、PCR检测法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进行检测,并以传统培养法为参考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确认。结果显示:常规的传统培养法检出阳性3份;PCR法检出阳性5份,经传统培养法确认阳性3份,符合率为60%;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检出阳性3份,经传统培养法全部确认为阳性,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同传统培养法相比,PCR法容易产生假阳性结果,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能够快速、准确检测生鲜乳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中沙门氏菌的污染情况。方法:利用PCR技术对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植物性饲料产品、微生态制剂以及酶制剂等共计207批样品进行了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共检出沙门氏菌8株,其中动物源性饲料检出率为11.4%,微生态制剂原料检出率为11.1%,微生态制剂检出率为10%,酶制剂检出率为8.3%,配合饲料检出率为1.25%,植物源性饲料和饲料粉尘检出率为0。结论:沙门氏菌在饲料产品及饲料添加剂中的污染情况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冷鲜猪肉贮藏期间微生物污染对其品质的影响,从规模化生猪屠宰场,随机抽取10头猪后腿肉,于4℃冷藏。将每头猪肉样品平均分为11份,分别于0~10 d进行感官评价以及菌落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测定。结果显示:0~3 d,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均不超标,冷鲜猪肉品质保持良好;4~6 d,猪肉品质开始降低,但绝大部分仍为近似鲜品;7 d以后,猪肉品质迅速降低,逐步腐败变质。结果表明,冷鲜猪肉贮藏期间,微生物污染对其品质有很大影响,在4℃冷藏条件下,冷鲜猪肉在3 d内能够保持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