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不同分布区域淮南麻黄鸡的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安徽省不同分布区域的2个淮南麻黄鸡群体的早期生长规律,并利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其体重进行拟合。结果表明,2个群体在4周龄前生长都比较缓慢,4周龄后生长速度较快。Logistic方程能较好的拟合2个群体的生长,拟和度均在0.99以上。结果还表明,两个不同分布地域的淮南麻黄鸡群体的生长性状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文昌鸡、清远麻鸡与崇仁麻鸡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安徽省生态条件下文昌鸡、清远麻鸡和崇仁麻鸡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文昌鸡12周龄体重显著高于清远麻鸡、崇仁麻鸡(P<0.05),20周龄体重与清远麻鸡、崇仁麻鸡体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Logsitic模型能很好的拟合文昌鸡与清远麻鸡、崇仁麻鸡的生长曲线(R~2>0.99);3个鸡种生长拐点周龄分别为10.39、9.94和10.13。  相似文献   
3.
淮南麻黄鸡是安徽省重要的地方家禽品种,具有当地百姓喜爱的羽色和体型,适应性强。因社会和自然等因素,淮南麻黄鸡在产区逐渐演变成了两个类群,即核心产区的淮南类群和周边地区的霍邱类群,两者在生长速度和繁殖性能方面存在一定差异。2009年以来,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兴牧畜禽有限公司合作初步筛选出了以淮南麻黄鸡淮南类群作为父本,霍邱类群作为母本的杂交组合,实行"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综合开发模式。杂交后代雏鸡雌雄鉴别,公母雏独立销售,母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驼龙山2号”土种优质肉鸡杂交组合的筛选过程,为配套系的组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家禽育种中,往往采用相同母禽和不同的公禽配种,即采用同雌异雄轮配法,以比较公禽的优劣或获取更多的公禽家系。在同雌异雄轮配法实践中,通常的做法是在第一批公鸡配种获取足够的种蛋后,母鸡停止输精约3周,再用第二批不同的公鸡与该批母鸡配种,并且摒弃前3天的种蛋,以避免第一批公鸡精液的影响。如此一来,第二批公鸡的后代与第一批公鸡的后代间隔为3周半,间隔时间较长。本研究以鸡胫色作为雏鸡的外貌遗传标记,研究在第二批公鸡不间断配种的情况下,不同的种蛋收集时间及其后代的归属,探讨缩短同雌异雄轮配法的雏鸡批次间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