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兖州市玉米生产中存在的抗灾能力差、品种更新换代慢、病虫害加剧和种植密度不合理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下应对措施:(1)因地制宜,选用高产稳产品种;(2)适当延迟播期,改套种为直播;(3)及时灭茬;(4)提高播种质量,合理增加种植密度;(5)合理进行肥水管理;(6)合理施用玉米专用调控剂;(7)适时晚收。  相似文献   
2.
超高产条件下,以登海661(晚熟型)和郑单958(中熟型)2个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5个种植密度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667m21500~6000株范围内,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密度由6000株继续增加到7500株,产量呈下降趋势。超高产条件下,2个品种达到667m2产900kg的最佳种植密度均为6000株。  相似文献   
3.
夏玉米超高产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超高产条件下,以登海661(晚熟型)和郑单958(中熟型)2个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5个种植密度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667m2 1500~6000 株范围内,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密度由6000株继续增加到7500株,产量呈下降趋势.超高产条件下,2个品种达到667m2产900kg的最佳种植密度均为6000株.  相似文献   
4.
兖州市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兖州市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低温冻(冷)害、后期倒伏和早衰3方面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阐述,并提出应对措施:(1)选用抗逆性强的高产稳产品种;(2)适期适量播种,建立合理群体结构;(3)培肥地力与合理施肥;(4)化控调节技术。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超高产小麦生长发育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兖州市小麦冻(冷)害、后期倒伏和干热风灾害进行了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主要抗逆性措施的高产试验。结果表明:冬前施用生长调节剂能增加小麦冬前分蘖数,促进根系生长,抑制地上部徒长;起身期喷施,能增强小麦抗御倒春寒的能力,并有效降低株高及基部节间长度,增强小麦的抗倒性;灌浆期喷施,能延长绿叶功能期,延缓后期叶片衰老,减轻干热风危害,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6.
根据目前国内外氮素利用效率研究的现状,从氮素利用效率的含义、小麦氮素吸收和利用生理特性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提高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济麦22为试材,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设置4个试验处理:N0(不施氮),施氮量210 kg/hm2(N210)、270 kg/hm2(N270)、330 kg/hm2(N330),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70 kg/hm2内,随施氮量的增加,籽粒产量呈增加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施氮量,籽粒产量无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和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随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生产效率和氮肥吸收效率均降低;氮肥利用效率则先升高后降低,以施氮量270 kg/hm2最高。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以施氮量27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8.
鲁西南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近3年玉米夏直播超高产攻关试验成果,提出鲁西南地区夏玉米直播晚收关键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为指导当地玉米改麦田套种为夏直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排列试验设计,通过比较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济麦22号生育期变化、群体动态、产量结构及单产水平等的影响,总结提出鲁西南地区济麦22号适宜的播期在10月5日-10日左右,适宜的种植密度是基本苗12万/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0.
针对鲁单818品种特性,提出超高产攻关指标化栽培技术,包括:(1)培肥地力;(2)采用种子包衣技术;(3)玉米夏直播栽培技术;(4)采用大小行种植方式;(5)合理密植;(6)科学管理;(7)完熟期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