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桃茎尖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原产我国的优良桃砧木—山桃[Prunus davidiana(Carr.)Franch]进行了茎尖培养的研究。山桃茎尖在G培养基上增殖与生长最好。适宜的激素浓度为(毫克/升)BA1.0、IBA0.5,若再加入GA0.1,可明显促进新梢的生长。附加BA、IBA各0.1的G和1/2G大量元素培养基适于继代培养。培养出的新梢在1/2MS培养基中附加0.1毫克/升NAA生根率高,在新梢基部削伤和暗培养可提高生根率。小植株已成功移栽入土。  相似文献   
2.
广杏营养成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义虎 《果树科学》1991,8(2):109-110
  相似文献   
3.
早熟桃胚珠培养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胚珠培养技术使早熟桃新端阳(Amsden june)盛花后48天的极小原胚增大并萌发,研究了影响胚珠培养成苗的有关因素。结果表明:改良SH培养基附加4%蔗糖最适于胚珠培养,成苗率为60%,胚珠培养基固体状态优于液体状态。移栽入土存活率为70%。这为用极幼小原胚培养极早熟桃品种提供了简而易行的方法,可用于改进早熟桃的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4.
营养物质对早熟桃幼胚离体培养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培养基中干营养物质对早熟桃幼胚成苗的影响。结果发现:桃胚发育 指数PFL值(胚长/种子长)愈小,对所需培养基中铵态氮浓度愈高,蔗糖浓度愈大。  但培养基加氨基酸化合物后,对幼胚成苗有抑制作用,仅仅可以提高PFL值0.2幼胚的  成苗率。结果表明:KNO31900毫克/升(以下单位同)、NH4NO3850、MgSO4.7H2O  185、KH2PO485、 CaCl2·2H2O220、 MS培养基的微量元素和有机化合物、蔗 糖  6%,Gln680、LH500、Ad40、BA2.0、1AA0.25,NAA0.25、A.C.0.02%、琼  脂0.6%组合的培养基适合于PFL值0.2幼胚成苗,成苗率达93.8%。要使PFL值0.3  ~0.4幼胚成苗达90%以上,尚要对培养基中大量元素做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5.
低温处理对杏胚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将硬熟期的杏胚接种到MS或1/2MS培养基中经过不同时间的低温处理,结果表明:杏与桃等果树一样,其胚培养过程也需一定的低温处理才可使之正常前发生长成苗、低温处理的最佳时期为80—90天,其胚萌发率与成苗率分别为95%和95.9%(二年平均)。另外,杏胚在1/2MS培养基中比在MS培养基中萌芽、成苗率高。  相似文献   
6.
稀土对苹果树体养分和果实营养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义虎 《果树科学》1992,9(2):103-105
  相似文献   
7.
爱多收(Atonik)也称多收生,是日本合成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主要成份为单硝化愈创木酚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的功效,近年来已在蔬菜、果树等作物上进行了一些试验和应用.本试验以沟坡旱地14年生红星、金冠苹果树为试材,于6月1日喷布500倍爱多收,以喷清水为对照,在喷后8天,随机取样进行了叶片分析,并于果实采收1月后测定了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喷布爱多收后红星苹果提高了叶片全氮、磷和总糖的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6%、0.6%和0.3%,但降低了钾的含量。金冠苹果叶中全氮含量与对照相同,总糖含量比对照增加了19.5%,但@和…  相似文献   
8.
9.
黄土旱原区生物埂土壤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木洼柿产于陕西乾县、礼泉、水寿一带,是一古老的地方品种,它是柿中耐贮的珍贵种质资源。由于该柿皮厚耐贮,加之果面和果底部有四条小洼沟,故当地群众称为木洼柿。木洼柿果实较大,平均单果重160克左右,最大可达250克。果实扁园形,下部稍方,果顶平,有四条浅沟,犹如四瓣组成。无籽,果实橙红色。据我们在采后测定,果实含可溶性糖16.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