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通过进行密集烘烤试验,研究湿度指标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变黄阶段,干球温度38℃左右,湿球温度36℃均有利于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均价、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评吸结果香气质较好、劲头较大,评吸质量相对较好。定色阶段,较低湿球温度处理与较高湿球处理相比,较低湿球温度有利于提高烟叶经济性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同时还可降低蛋白质、淀粉含量,使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达到适宜范围,同时也以较低湿球处理下评吸质量较高。但较高湿球处理烟叶外观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2.
豫西旱作烤烟优质稳产的优化水分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豫西烟区年降雨量少,时空分布不均,土壤供水与烟叶生产需水出现矛盾,影响该区烟叶产量和质量。研究结果揭示,深耕可有效增加土壤蓄水,冬前起垄比春季起垄提高了土壤的含水量。增加有机肥,不仅增加土壤蓄水力,而且还有效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推迟移栽,地覆盖可提高水分利用率。通过以上技术措施,达到旱区烤烟优质的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4.
精准农业中不同取样间距下Kriging插值精度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土壤不同养分的合理取样间距,研究选择了平顶山地区典型烟田为研究对象,在面积为4 hm2的地块上以20 m×20 m网格采样,共采集耕层(0~20 cm)土壤样品111个。在GIS软件平台上对采样点进行行列删除,人为改变取样间距大小,并运用地质统计学和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进行插值,生成了土壤各养分分布图。同时,随机选取7个样点,并将其在不同取样密度下的Kriging插值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由插值误差分析、独立检验、面积分析和养分分布图可以看出:在该研究区域内,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速效铁和速效锌以20 m取样间距较为合适,有机质和速效铜的合理取样间距为60 m,速效锰则以40 m取样间距较适宜。研究目的是为该地区确定合理的土壤取样间距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9个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为材料,在豫中地区对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化学成分在不同基因型间存在着广泛的变异,钾的变异最大;不同基因型间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却有很大差异,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由高到低为KRK 28,NC 72,NC 71,KRK 26,NC102.NC...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出一种简便快捷的DNA微量提取方法。[方法]从不同处理甘薯植株的叶片中提取DNA样品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其纯度和质量。[结果]正常光照下甘薯植株的DNA产量最高,48h黑暗处理的次之,24h黑暗处理的最低。在正常光照下和48h黑暗处理中项芽的DNA产量都明显高于叶片;在24h黑暗处理中,顶芽与叶片的DNA产量比较接近。叶片DNA的纯度高于顶芽,正常光照下和24h黑暗处理中DNA的纯度高于48h黑暗处理中的。DNA电泳图谱表明,正常光照下叶片DNA的电泳条带一般比顶芽的好。48h黑暗处理中顶芽和叶片DNA的电泳条带没有很大差异。[结论]该试验为大批量实生苗DNA的快速提取和多种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
不同钾肥组合对烤烟质体色素及降解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以普通钾肥为对照,研究了缓释钾肥及其与普通钾肥、黄腐酸钾的配施对烤后烟叶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T1(普通钾肥)和T2(缓释钾肥)均不利于降低烤后烟叶叶绿素含量,T2处理两种等级烟叶质体色素降解物质总量均低于T1处理,而T3处理(普通钾肥+缓释钾肥)显著降低了两种等级烟叶叶绿素含量,提高了中部叶质体色素降解物质总量,却降低了上部叶质体色素降解物质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T4处理(普通钾肥+缓释钾肥+黄腐酸钾)能降低两种等级烟叶叶绿素含量、提高上部叶类胡萝卜素含量,其上部叶质体色素降解物质总量高于其他各处理,中部叶质体色素降解物质总量仅低于T3处理,此外上部和中部叶中分别有12种和8种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高于其他各处理.故综合看,T4是最优的施钾处理.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肥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单条施、撒施、双条施等基肥施入方式对豫中地区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双条施基肥能够使烤烟生长高峰提前,保证烟叶及时成熟,显著改善烟叶内在化学品质,提升烤后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9.
以烟草品种NC297为材科,分析研究了其4个留叶水平旺长期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各留叶水平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呈现出开始增加较快,随后趋于缓和的趋势,不同留叶水平胞间CO2浓度变化趋势与之相反,而留24片叶表现出最终胞间CO2浓度最低;在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方面,留24片叶具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和较高的光饱和点,有效光合辐射的范围较宽,表现出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和强光利用潜力,并且留24片叶表观量子产额、最大净光合速率均最高,说明留24片叶处理光合能力较强,光能利用较好,这可能与不同留叶水平导致的叶片大小、叶片厚度、叶面积指数不同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密集烘烤定色阶段不同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为提高烟叶烘烤质量,优化烟叶密集烘烤工艺技术,研究了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定色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较高定色湿球温度(干球温度升至48℃前将湿球温度升高到39℃并保持稳定;超过48℃,湿球温度稳定在40℃)烤后烟叶经济效益较好,每千克烤后烟叶均价提高0.18~0.42元,耗煤量减少0.01~0.07kg;油分、身份、结构、色度等外观质量改善,嗅香较好;内在化学成分表现为多数样品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分别平均增加14.79%和11.99%,总氮、蛋白质、烟碱、淀粉含量减少,糖碱比(多在7.00~10.44)、氮碱比(多在0.60~0.98)更趋于协调;单料烟评吸质量高半个到一个档次,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和余味等指标较优。较高定色湿球温度处理提高了中、上部烟叶的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和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类降解产物、西柏烷类香气物质含量,以及中部烟叶的棕色化产物含量;下部烟叶以较低定色湿球温度(干球温度升至48℃前将湿球温度升高到38℃并保持稳定;超过48℃,湿球温度稳定在39℃)烤后两糖含量相对较低,化学成分比较协调,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类降解产物、棕色化产物含量得到提高。综合分析认为,下部烟叶采用较低定色湿球温度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比较协调,香气物质含量高;中上部烟叶采用较高定色湿球温度烤后烟叶经济效益较好,外观质量好,化学成分协调,评吸档次高,香气物质含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