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对雏番鸭细小病毒(MDPV)高免血清与来自江苏、广东两系小鹅瘟细小病毒(GPV)高免血清和小鸭病毒性肝炎(DHV)高免血清的比较检测证明,微量碘凝集试验(MIAT)对MDPV高免血清具有特异性。用于检测实验室人工感染和野外自然感染痊愈病例血清,均呈阳性反应;而GPV高免血清和DHV高免血清及健康番鸭正常血清均无此反应。因此,MIAT可作为检测雏番鸭细小病毒的一种简便、特异、快速和敏感的诊断法。  相似文献   
2.
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雏番鸭病毒性流行病,作者前已作了报道(中国畜禽传染病,1991,2,25~26)。该病主要症状为喘气腹泻和进行性消瘦,而且多发生在10~18日龄左右的雏番鸭。为查明病毒是通过何种途径引起感染发病的,以及雏番鸭以外的其他水禽幼禽是否感染,我们进行了此项试验。  相似文献   
3.
一日龄雏鸡腹腔接种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观察感染后不同时期肝、脾、心、脑、胸腺、腔上囊、腺胃、十二指肠、盲肠、胰腺和性腺等器官组织的肉眼,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根据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检查表明: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的典型病变是实质细胞坏死和网状细胞增生。本病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其次是心、脾、腺胃、腔上囊、胰腺和性腺等。本病增生的网状细胞,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能区别于鸡马立克氏病和淋巴性白血病。此外REV可导致雏鸡发生生长抑制和腔上囊萎缩,因此对病畜的增重和其它禽病的免疲预防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福建省福州、莆田等地禽场和专业户饲养的雏番鸭群不断发生一种以气喘、腹泻,以及胰脏坏死和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发病多在7~20日龄(当地称“三周病”),死亡率在20~50%之间,严重威胁番鸭生产。经初步诊断认为其病原是细小病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马丁汤培养基中不加血(清),而用MA_(12)增菌剂替代含血因子制备禽霍乱荚膜抗原苗(CCA),其蛋白质含量和免疫原性不受影响,免疫保护率为70%以上。未发现对家禽有任何副作用。免疫有效期与常规含血(清)培养基制备的CCA 苗相似,可达5个月。CCA苗同样适用于禽霍乱暴发群紧急接种。加MA_(12)增菌剂的无血马丁汤培养基用于制备CCA苗的成功,将为培养禽多杀巴氏杆菌和大批量生产CCA苗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鸭疫巴氏杆菌亚单位成分的提取及免疫原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本室分离鉴定的鸭疫巴氏杆菌(PA)通过改良马丁肉汤增菌培养后.以较为成熟的提取方法获得其亚单位成分(包括细菌荚膜和外膜蛋白),经无菌、安全性检验和蛋白浓度测定后用于免疫雏鸭,攻菌试验表明PA亚单位成分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