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烘烤比较试验,设置3个处理,即CK,云南当地常规烘烤工艺;T1,变温幅度±1.0℃、变温频率3 h; T2,变温幅度±1.5℃、变温频率5 h,探索密集烤房变温调控对烤烟上部叶氮代谢生理的影响。利用曲线估算、通径分析对烟叶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烘烤过程中变黄期变温处理对烟叶蛋白质降解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变温工艺处理下,烟叶中性蛋白酶、内肽酶活性呈“M”形曲线变化,转氨酶活性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与常规工艺处理有所差异;烘烤变黄结束时,T1变温处理烟叶的中性蛋白酶、内肽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分别为0.058 6、0.081 6、31.113 9、36.714 8 U/g,高于或显著高于CK、T2处理。在变温幅度1℃和变温频率3 h处理条件(T1)下,对烟叶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影响的主要因素是谷草转氨酶、内肽酶活性;烘烤变黄结束时,T1变温处理下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低,游离氨基酸含量为380.667 9μmol/g,显著高于CK、T2处理。对密集烤房烘烤变黄期变温幅度和变温频率进行合理调控,有利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豫中地区烤烟品种NC297与豫烟5号在物理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及致香物质上对施氮量的响应,为豫中地区浓香型烤烟品种施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NC297、豫烟5号2个烤烟品种为材料,设置施氮量梯度(0,22.5,45,67.5和90kg/hm2)试验,分析2个品种在物理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及致香物质上对施氮量的响应趋势,提出2个品种的最优施氮水平。【结果】在施氮量0~90kg/hm2时,叶长、叶宽、叶面积、单叶质量、叶质重与施氮量呈线性相关;叶片厚度、含梗率与施氮量间存在二次曲线关系,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片厚度先升高后降低,含梗率先降低后升高。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与施氮量的关系均为二次曲线相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逐渐上升,但增加幅度逐渐减小,NC297、豫烟5号获得最大产值时的施氮量分别为42.92和44.34kg/hm2;均价最高时的施氮量分别为27.81和29.43kg/hm2;上等烟比例达到最大值时的施氮量分别为40.62和37.91kg/hm2。NC297、豫烟5号均以施氮量22.5和45kg/hm2处理化学成分最为协调,致香物质含量以施氮量45kg/hm2处理最高。【结论】NC297、豫烟5号的最适宜施氮量分别为27.81~42.92,29.43~44.34kg/hm2。2个品种均属于低氮高效品种,可在豫中地区推广种植,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3.
以9个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为材料,在豫中地区对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化学成分在不同基因型间存在着广泛的变异,钾的变异最大;不同基因型间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却有很大差异,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由高到低为KRK 28,NC 72,NC 71,KRK 26,NC102.NC...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烤烟氮素动态的精准供应,采用套盆设计,在基质培养条件下,通过改变烤烟打顶后的营养液供应来调控烤烟生长后期的氮素营养,探索成熟期不同氮素调亏程度对上部烟叶生长、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调亏程度的增加,上部叶叶面积、单叶质量呈降低趋势,烟叶含氮化合物含量降低,且在打顶后总氮含量下降幅度增大,烟碱含量上升幅度减小。烤后烟叶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随调亏程度增加呈降低趋势,还原糖含量呈相反的变化。以氮素调亏75%和50%的处理烟叶长势正常,叶面积适宜,叶片成熟落黄良好,上部叶的糖碱比为7.93,中部叶的糖碱比为7.89,烤烟化学成分较协调,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达到10.22%,感官质量最好。氮素调亏程度过高时(100%调亏),烟叶生长受到抑制,烟叶早衰,糖碱比高,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低,不利于产、质量的形成。不进行氮素调亏或调亏程度过低时(0和25%调亏),烟叶贪青晚熟,含氮化合物累积量大,化学成分不协调,感官质量较差。综合分析,成熟期氮素供应减少至打顶前的1/4到1/2,有利于优质烟叶的形成和浓香型风格特色的彰显。  相似文献   
5.
豫中不同土壤质地烤烟烟叶色素含量变化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河南豫中烟区研究了4种典型质地土壤烤烟主栽品种NC89不同生育时期和调制后烟叶质体色素含量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砂土烟叶β-胡萝卜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在烤后烟叶样品中含量较高,其余几种色素降解程度均较大;砂壤土烟叶中大部分色素含量在烟株现蕾期至尚熟时下降较为缓慢,成熟采收时下降较为明显,在烤后烟叶中叶绿素、β-胡萝卜素和总类胡萝卜素残留较少,质体色素降解充分;壤土烟叶各种色素含量随生育期推进下降趋势均较明显,烤后烟叶样品中质体色素含量也较低,残留较少;黏土烟叶中各种色素含量在现蕾期至尚熟时含量开始下降,但在成熟采收时含量较高,色素降解程度低,烤后烟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偏高。砂壤土和壤土植烟有利于烤烟香气前体物质的积累和适时转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烤烟成熟和调制过程中色素降解及与烤后烟叶中性挥发性色素降解成分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方法测定豫中浓香型烟区9个不同基因型烤烟中部叶质体色素含量。【结果】在成熟和调制过程中烟叶的质体色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绿素的总降解量总体大于类胡萝卜素,且叶绿素a的降解量显著大于叶绿素b,在调制后烟叶中叶绿素b残留量较多,叶绿素在烟叶成熟期的降解量大于在调制期间的降解量。在类胡萝卜素中叶黄素含量和降解量最大,且在成熟期间的降解量大于调制期间的降解量,新黄质在成熟期的降解量大于调制期间的降解量,但β-胡萝卜素和紫黄质在调制期间的降解量大于成熟期间的降解量。不同基因型色素降解量不同,且与调制后烟叶色素降解类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多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调制后烟叶色素含量无显著相关性或呈负相关关系。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和许多重要香气成分与成熟期色素降解量的相关性大于与调制期降解量的相关性。【结论】烟叶成熟过程中叶绿素、叶黄素和新黄质的降解量大于调制期的降解量。烤后烟叶中挥发性色素降解香气成分含量与质体色素的降解量,特别是成熟期色素降解量有密切关系,提高烟叶成熟度对促进烟叶香气物质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光照对烤烟生长发育及质量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光照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生态条件,与烟草的生长发育和内在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综述了光照对烤烟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生理代谢和内在质量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