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3篇
综合类   34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3年生长期内基本未补水(引水、降雨),所以根据测定,鱼产力作如下概算。  相似文献   
2.
体重和温度对草鱼摄食小浮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对浮萍的摄食能力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合理利用草鱼控制小江回水区浮萍暴发提供依据。草鱼(体重29.7~491.2 g)取自红安县中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渔场,小浮萍种源采自重庆市云阳县高阳镇黄莲坝库湾。在试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草鱼对小浮萍的最大摄食量、最大摄食率与体重和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水温(25.82±0.57)℃条件下,随着体重的增加(40.36~478.17 g),草鱼的最大摄食量增大,但最大摄食率呈减小的趋势,两者与体重的相关关系分别为C_(max)=2.460W~(0.779),FR_(max)=246.0W~(-0.221);水温(16.55~30.50℃)对草鱼的最大摄食量和最大摄食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最大摄食量和最大摄食率与水温的回归方程分别为C_(max)=0.074T~(2.045),FR_(max)=0.164T~(1.940);建立的预测不同温度和体重条件下草鱼对小浮萍最大摄食率的模型为:FR_(max)=0.410T~(1.940)W~(-0.221)。  相似文献   
3.
双低菜粕对异育银鲫和团头鲂鱼体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异育银鲫和团头鲂为生长实验对象,对照组Ⅰ以豆粕和鱼粉为基础蛋白源,Ⅱ~Ⅴ实验组分别用16.72%、33.45%、50.17%、66.89%的"华双3号"双低菜籽粕等氮替代对照组中的25%、50%、75%、100%豆粕蛋白,Ⅵ组以83.66%的菜籽粕等氮替代对照组中100%的豆粕和鱼粉蛋白。随着饲料中双低菜籽粕蛋白替代比例的提高,异育银鲫和团头鲂鱼体的干物质、蛋白质、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当双低菜粕蛋白替代豆粕蛋白的比例为100%或替代饲料中全部的豆粕和鱼粉蛋白时,二者的脂肪含量显著下降,低于对照组;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随着双低菜籽粕蛋白替代比例的增加略有下降,但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1999年道观河水库水体及底泥的TN和TP的含量分别为1.030mg/L和0.111mg/L,N和P的输入量分别为123.08t和6.86t,通过鱼种放养带人的N、P总量分别为0.70t和0.15t。N和P的输出总最分别为64.34t和6.53t,通过渔获物自水体中移出的N和P分别为2.24t和0.47t,合理地加强鱼种的放养,有助于维护水体中N、P的平衡和减轻水体的营养负荷。  相似文献   
5.
刘红  马徐发  刘瑾 《水利渔业》2006,26(2):60-62
周年4次采样,在武汉南湖5个采样点共计鉴定出浮游轮虫22个种,主要优势种类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长三肢轮虫F ilina longiseta和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ca pu-silla,均为富营养湖泊的指示种。轮虫季节变动明显,密度由高到低为:秋季2 987 ind./L,夏季1 440 ind./L,春季1 130 ind./L,冬季903 ind./L;生物量则依次为秋季1.04 mg/L、夏季0.50 mg/L、春季0.40 mg/L、冬季0.32 mg/L。轮虫的水平分布均匀,Ⅰ、Ⅱ、Ⅲ、Ⅳ、Ⅴ站年平均密度依次为1 729、1 575、1 617、1 588和1 567 ind./L;生物量依次为0.61、0.55、0.57、0.56和0.55 mg/L。轮虫的Margalef多样性指数较低,在1.31~2.12之间。  相似文献   
6.
根据湖北省1980—1994年的渔业生产实绩统计资料,选用有代表性的养殖产量比重、渔业产值比重、渔劳人均产值、水产品人均拥有量和水产品收购量5个要素,分别确定其权重后计算渔业持续发展的总指数和预测模式。据此,对湖北1995—2000年渔业持续发展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农业部制订的全国中、长期渔业发展规划以及下达给湖北省的渔业生产指标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高关水库浮游生物现存量及鲢,鳙鱼产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1985年3—11月采样测定结果,高关水库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密度为125.3万个/升,生物量为1.9208毫克/升;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4012个/升,生物量为4.80毫克/升。根据浮游生物现存量估算鲢、鳙鱼产潜力为25万公斤,其中鲢5.8万公斤,鳙19.2万公斤。本文还对高关水库鲢、鳙的合理放养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小肽的吸收机制及其对鱼类的营养生理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在动物消化道内经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不仅形成游离氨基酸,而且还生成相当数量的小肽。小肽以完整形式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从而被组织利用。H -Na 转运体系、谷胱甘肽转运系统等是小肽的主要转运方式。小肽类转运系统具有转运速度快、耗能低和不易饱和的特点。综述了小肽的吸收机制、吸收特性以及影响鱼类对小肽吸收利用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关于小肽在鱼体内作用的研究,概述了小肽对鱼类的营养生理学效应,揭示了小肽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10.
<正> 神农架是我国著名的原始森林保护区之一。对这个地区的动植物资源一直受到中外生物学者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进入神农架考察的学者很多,也有不少关于研究本地区动植物种类、资源等方面的专著和报道,唯对其鱼类了解尚属空白。因此,较全面地摸清神农架的鱼类种类、资源状况,以及该地区的主要经济鱼类生物学习性,以便为发展山区水产事业提供依据。1981年7~8月和1982年4~6月,我们对神农架鱼类资源及其渔业状况进行了考察。现将两次考察所收集的资料,加以总结。对所有结果的分析和论述,都将另文分别报道。此处仅将主要结果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