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9篇
林业   47篇
农学   53篇
基础科学   33篇
  73篇
综合类   363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126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某养猪场的6头母猪在中午吃完饲料后相继出现精神不安、呼吸困难、痉挛、抽搐、口鼻青紫等症状、有的甚至角弓反张,倒地死亡,经兽医人员诊断,6只猪均因食用亚硝酸盐中毒。由于现今在农村大部分养殖户在青绿饲料上仍然采用煮熟饲喂方式,而大白菜、油菜、萝卜缨、菠菜等青绿饲料富含硝酸盐,若贮存或烹制方法不当,会转变成毒性很强的亚硝酸盐,猪只大量采食富含  相似文献   
2.
纵条纹炭角菌具有镇静、催眠等药用价值,已实现工厂化、规模化栽培。为探究纵条纹炭角菌的研究进展,对其分类学地位、生物学特性、人工培养、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青海湟中地区为例,对青杨育苗造林技术进行解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博兴看鸭     
随着人们饮食水平的不断提高,餐桌上的肉鸭越来越普遍了,从烤鸭、卤鸭、咸水鸭到鸭头、鸭脖、鸭掌,吃起来花样繁多。吃着鸭子就不禁让人想到养鸭。  相似文献   
5.
6.
7.
新疆自然资源丰富,属灌溉型农业。但热量资源有限,不利于棉花早播和保苗;秋季温度下降快,不利于棉纤维的生长发育,霜后花多,造成棉纤维强力低,含糖量高;加之近年棉蚜为害猖獗,增加了棉纤维的含糖量,影响了纺织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一、棉花无腺体突变体的研究简史 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它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纤维原料,而且种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质元素等。但是,由于棉籽中含有对人和非反刍类动物具有极高毒性的酚类物质,棉籽这个潜在的食物来源一直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因此几十年采培育低酚棉一直为国内外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提高梯棱羊肚菌黑色素的提取率及溶解性,本试验采用单因素、Plackett-Burman试验、响应面试验对纤维素酶-超声波协同提取梯棱羊肚菌黑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通过赖氨酸修饰,并对修饰前后的梯棱羊肚菌黑色素进行结构表征、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NaOH浓度为1.54 mol/L,纤维素酶添加量为20 mg/g,纤维素酶酶解时间为78.6 min,料液比为1:30,酶解温度为40 ℃,超声时间为80 min条件下提取的梯棱羊肚菌黑色素最优。未修饰的梯棱羊肚菌黑色素不溶于水,色价值为480.24,修饰后的黑色素溶解度为1 016 g/L,色价值为1 771.18,比未修饰的黑色素在溶解性、色价值方面均有所提高。此外,在不同的温度、光照、pH条件下,修饰前后的梯棱羊肚菌黑色素均比较稳定。以上研究结果为梯棱羊肚菌黑色素的高效提取及其产品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宁夏南部山区干旱气候规律及其对农业的胁迫效应,指出干旱灾害是宁南农业生产力水平低而不稳的重要原因;加强与气候条件相适应的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改进,是宁南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结合多年来的旱地农业科技攻关研究工作,在对单项农业技术进行组装集成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艺措施、化学措施等四大措施紧密结合的宁南山区抗旱应灾农业技术体系,探讨了宁南山区抗旱应灾的主要技术策略。对于广大旱农地区提高农业系统防旱抗旱能力,实现农业高产稳产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