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牛乳是新生犊牛在可以消化食物之前提供的主要营养来源,使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牛乳进行系统、整体地研究,可以认识牛乳蛋白质的构成以及对机体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组学在牛乳研究中的进展,旨在为分析不同的牛乳成分,为其将来在奶牛疾病预防和控制等方面的分析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亚临床低血钙症奶牛饲料采食量、泌乳量、粪尿排放量及粪污所产生污染气体排放特征的关系。【方法】黑龙江某集约化奶牛养殖场选取产后7—14 d年龄、体况、胎次相近的奶牛12头,根据血钙指标分为亚临床低血钙症组和健康组奶牛各6头,每头奶牛分别单独饲养,连续饲养4 d。每天采血检测血液中Ca、BHBA、NEFA、CLU、P、Mg指标含量;记录每头牛每天泌乳量、采食量、粪、尿排放量;通过简易动态箱法对试验奶牛粪尿进行混合,检测混合物产生的NH_3、CO_2、CH_4气体排放量并进行分析。【结果】亚临床低血钙症组奶牛血清Ca、P、Mg浓度极显著低于健康组奶牛(P0.01),CLU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BHBA浓度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NEFA浓度极显著高于健康组奶牛(P0.01);亚临床低血钙症组奶牛产奶量和4%能量校正乳(ECM)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排粪量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干物质消化率和尿量的差异虽然不显著但都有升高趋势。亚临床低血钙组奶牛采食1 kg干物质的产奶量极显著升高(P0.01),采食1 kg干物质的排粪量显著升高(P0.05);健康组和亚临床低血钙症组奶牛CH4的排放曲线无明显差异,两组的产气趋势基本相同,于试验的52 h左右出现峰值,之后下降;总体上看CO_2的排放没有明显变化趋势,无明显规律,健康组和亚临床低血钙症组分别在48和36 h处出现排放高峰,亚临床低血钙症组出现峰值的时间要早于健康组,之后下降随即无规律起伏。亚临床低血钙症组的CO_2累计排放量随时间的推移低于健康组;健康组奶牛NH_3排放浓度在24h处出现高峰,随后降低,45 h再次出现峰值,之后排放浓度逐渐降低。亚临床低血钙症组奶牛NH_3排放浓度在21 h处出现峰值,之后排放浓度降低,两组试验的折线趋势基本一致,都是出现峰值后浓度降低但都是有起伏的波动。亚临床低血钙症组NH_3的累计排放量低于健康组。【结论】亚临床低血钙症奶牛患病期间由于采食摄取营养物质不能满足泌乳需求而处于能量及钙负平衡状态。同时肠道消化吸收率增加,用于满足泌乳对能量的需求;在相同质量的粪尿混合物检测情况下亚临床低血钙症不会影响CH_4的排放量,但亚临床低血钙奶牛粪尿中NH3和CO_2排放量低于健康牛,然而降低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否与肠道消化吸收率的增加促进了饲料能量的吸收有关利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比较舍饲和放牧两种饲养模式肉牛肝功能的状态,试验选择黑龙江省双鸭山、九三、大庆3个地区的肉牛养殖场共59头肉牛,分别于6,7,8月份定期采集血液,分离血清检测7项肝功能指标和5项能量代谢指标。结果表明:3个地区放牧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总胆红素(TBIL)含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与舍饲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放牧组ALT、AST、GGT活性和GLO含量高于舍饲组;大庆地区舍饲组肉牛葡萄糖(GLU)含量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九三地区舍饲组肉牛GLU含量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说明舍饲组和放牧组肉牛肝功指标存在差异,且舍饲组肉牛肝功能状态要优于放牧组。  相似文献   
4.
乳脂球膜蛋白是乳腺在泌乳时包被在脂肪滴外的膜蛋白。乳脂肪球膜(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MFGM)是磷脂、鞘脂和多种蛋白质组成的3层膜结构。乳脂球膜蛋白包含100余种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8种蛋白质为黏液素1、黄嘌呤氧化还原酶、黏液素15、CD36、嗜乳脂蛋白、乳凝集素、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和脂肪酸结合蛋白。乳脂球膜蛋白已被证明具有丰富的开发利用价值,包括:反映奶牛母体的生理状态;作为幼体的营养和免疫来源,会影响犊牛的发育和母源抗体;会影响人和动物的免疫调节和体质,未来可能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作者介绍了乳脂球膜蛋白的来源、组成及一种新建立的乳脂球膜蛋白结构,阐述了几个主要蛋白的生理特性及乳脂球膜蛋白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评价酮粉法和血酮仪法诊断奶牛酮病的性能。于某集约化牛场选取1~6胎次,产后7~21 d泌乳奶牛291头,分别用血酮仪检测血液β-羟丁酸含量和酮粉法检测乳液,诊断奶牛酮病。结果表明:血酮仪法具有检测准确,检测率高,但费用较高,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等特点,不适合集约化牛场大批量使用。酮粉法具有样品采集简便,价格低廉,且具有较理想的检测灵敏度等特点,适合奶牛群体酮病筛查诊断。酮粉法更适合大型牧场泌乳初期奶牛酮病的群体检测,血酮仪可用于对疑似牛的确诊性检测。  相似文献   
6.
激动剂诱导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是血小板活化止血和血栓形成的必要条件,它是通过细胞内钙离子释放和质膜内钙离子进入而发生的。Ca2+库释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过程,首先磷脂酶(PL)C产生肌醇-1,4,5-三磷酸肌醇(IP3),进而通过IP3通道受体释放细胞内储存的Ca2+,从而完成Ca2+释放。在血小板活化过程中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有助于活化的各个步骤。钙离子作为细胞的第二信使,参与大多数的生物活动过程,尤其在细胞内钙池引发的钙离子的进入(store-operated Ca2+entry,SOCE)在血小板激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血小板在血管内激活极易引起血栓,因此研究血小板活化机理可能会对某些疾病的治疗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