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调节训练集内实验室场景图片与田间场景图片的分布,提高深度学习模型的准确度, 以减少植物病害识别深度学习模型对田间场景数据的依赖。【方法】通过调节训练集内实验室场景图片和田间 场景图片的分布,使用 ResNeSt-50、VGG-16、ResNet-50 等 3 种神经网络结构分别对训练得到的深度学习模型 进行测试和比较,从而优化植物病害识别模型。【结果】在由一定数量的植物病害图像组成的训练集内,调节 其中不同场景图片的分布会对模型的准确率产生影响。当训练集内的田间场景图片分布达 30% 时,模型准确率 提升 18% 以上。在 100% 实验室场景图片的训练集内添加 30% 田间场景图片,可提升模型准确率 17% 以上;在 100% 田间场景图片的训练集内添加实验室场景图片,模型准确率随图片数量增加而提升,提升幅度为 2%~4%。 【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农业复杂环境下高准确度病害识别模型的快速建立,可减少深度学习模型对田间场景数 据的依赖,缩短模型建立初期的田间数据采集周期,降低田间数据采集成本,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无人农场及 智慧农业中更有效地运用。  相似文献   
2.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是一种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LSDV)引起牛产生结节特征性病变的动物传染病,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广泛流行,对当地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我国将LSD作为二类动物疫病管理,自2019年以来,国内已有10多个省份报告过LSD疫情,疫情形势十分严峻。当前分离增殖LSDV较优的细胞为牛肾细胞。LSDV为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其病毒粒子大小约为290 nm×270 nm,具有两种存在形态,病毒基因组复杂庞大,约为151 kb,包含150多个基因。目前GenBank数据库中仅保存有40多条LSDV病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信息,流行毒株除了田间野毒株,近年来在亚洲部分地区还出现了田间野毒株和疫苗毒株的重组毒株,并且流行的重组毒株具有致病性,给未来LSD的疫苗研制和防控策略制定提出了新挑战。综述了LSD的病原学,以及非洲、欧洲和亚洲不同地区LSDV毒株全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以期为LSD的防控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2020年我国华南地区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 LSD)疫情进行溯源调查,本研究采用商品化检测试剂盒和透射电镜对2份华南地区疑似感染的牛皮肤结节组织样本进行鉴定,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并对其进行序列比对、遗传进化和病毒重组分析。qPCR检测结果显示2份样本均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 LSDV)阳性,电镜观察到典型LSDV病毒粒子形态,将其命名为China/GD02/2020株和China/GX01/2020株,获得全基因组序列上传GenBank获得登录号分别为OM803091和OM803092。对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显示GD02和GX01株的核苷酸相似性达到99.99%,并与2020年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越南的LSDV分离株处于进化树的同一小分支,且均归属为重组病毒。病毒重组分析表明2株病毒的主要亲本为南非疫苗株(Neethling vaccine LW 1959),次要亲本为摩洛哥从牛分离的田间株(LSD/KSGP 0240/Morocco/2017)和南非野毒株(Ne...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