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30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58篇
  9篇
综合类   123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9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火鸡的生产力不仅决定于配合饲料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的平衡,而且也决定于配合饲料的结构。当蛋氨酸添加到标准水平时用大豆代替动物性饲料对火鸡的生产力并没有不良的影响。在配合饲料中加入饲用酵母而不是动物性饲料则能降低火鸡的产蛋量,并使蛋壳的品质变坏。  相似文献   
2.
2003年10月15日,景德镇市畜牧兽医站宠物门诊部,收治1例以昏睡为特征的京巴犬阿维菌素(Avermectins,AVM)中毒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利用板栗蒲屑替代部分杂木屑,通过配方试验,得出添加板栗蒲屑的杏鲍菇菌丝发菌速度加快,提早满袋,菌丝浓白。适量添加还能提高杏鲍菇的产量。推荐使用的配方木屑14%~19%,棉子壳35%,板栗蒲屑20%~25%,麸皮20%,玉米粉5%,石膏粉1%。生物学效率为77%~79%。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于春季进行了树参裸根苗移植试验,采用阔叶林下+留全叶﹑阔叶林下+不留叶﹑林缘空地+留全叶﹑林缘空地+不留叶4种处理措施进行了移植后的成活率﹑新芽萌发时间试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树参裸根苗移植后的成活率及新芽萌发时间均有显著影响,处理1(阔叶林下+留全叶)的成活率高达98.7%,新芽萌发时间最短,平均值为14.5d;处理4(林缘空地+不留叶)的成活率为83.5%,新芽萌发时间平均值为27.6d。  相似文献   
6.
7.
为了获得猪星状病毒(Porcine astrovirus, PAstV)重组蛋白nsP1a/4和多克隆抗体nsP1a/4,试验采用PCR技术扩增得到nsP1a/4基因片段,通过双酶切技术鉴定重组表达质粒nsP1a/4-pET-32a。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表达重组蛋白nsP1a/4,通过SDS-PAGE鉴定重组蛋白nsP1a/4表达情况及可溶性。利用Ni-Agarose Resin纯化重组蛋白nsP1a/4,再通过Western-bolt验证。以纯化的重组蛋白nsP1a/4免疫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nsP1a/4,通过Western-bolt检验多克隆抗体nsP1a/4的特异性。结果表明:试验扩增出nsP1a/4基因片段,成功构建出重组表达质粒nsP1a/4-pET-32a,重组蛋白nsP1a/4以包涵体形式在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大量表达。经Ni-Agarose Resin纯化的重组蛋白nsP1a/4单一,Western-bolt成功鉴定到重组蛋白nsP1a/4,多克隆抗体nsP1a/4能与重组蛋白nsP1a/4发生特异性结合。说明试验成功制...  相似文献   
8.
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 PoR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是引起幼年仔猪发生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常与其他病原发生混合感染。PoRV结构蛋白VP4、VP6分别组成病毒的纤突及内衣壳,在病毒侵入、复制以及维持病毒粒子形态中起到重要作用。为研究PoRV VP4和VP6蛋白相关特性,分别扩增VP4开放阅读框中抗原性较好的两部分:58~1 080 bp基因片段(1 023 bp)、1 657~2 328 bp基因片段(672 bp),以及VP6完整开放阅读框(1 191 bp),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VP4-672、pET32a-VP4-1023和pET32a-VP6,经测序正确后转化BL21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重组蛋白均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融合蛋白大小分别约为44,58,64 kDa,与预期大小相符。将纯化后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源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方法测定多抗效价均在1∶106以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结果显示多抗均可与病毒蛋白产生良好的抗原抗体反应。本研究结...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试验站的优化农业生态模式的长期定位试验地,以恢复14年的常绿针叶林地(马尾松林)、落叶阔叶林地(小叶栎)、针阔混交林地(湿地松-小叶栎)和自然恢复地(受到人为干扰)为样地,并且在附近选择疏草荒地作为对照,研究不同人工林型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林型对土壤的理化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在改善物理性状,增加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等方面优于针叶林和自然恢复地,均优于疏草荒地。在剖面分布上,也有明显的层次差异,即随土层的增加理化性状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水分胁迫方式对沙地樟子松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沙地樟子松引种栽培的成功已使该树种成为中国北方沙区人工造林的首选树种, 但由于早期引种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出现了衰退现象, 使得人们对在干旱、半干旱沙地进行大面积樟子松造林产生疑问. 为进一步研究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问题, 该文以2年生沙地樟子松幼苗为材料, 采用盆栽控水和聚乙二醇(PEG)处理法对苗木进行水分胁迫试验,比较两种胁迫处理苗木的光合特性. 结果表明, 土壤水分胁迫与PEG模拟水分胁迫(处理1h)对2年生樟子松幼苗光合生理特征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基本一致; 当土壤含水量为40%田间持水量时, 沙地樟子松已表现出干旱胁迫, 土壤含水量为20%田间持水量时胁迫达到最大. 10%PEG处理对2年生樟子松幼苗光合生理指标影响与对照具有相同趋势, 表明该处理未对苗木造成严重干旱胁迫. 20%与30%PEG处理对樟子松幼苗光合指标影响的趋势相同, 胁迫超过2 h后樟子松幼苗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都降到较低值且相对稳定. 土壤含水量为20%田间持水量的胁迫对樟子松幼苗的水分利用效率几乎没有影响, 轻度(40%田间持水量)胁迫甚至增高了水分利用效率; PEG胁迫的前期(4 h之前), 苗木的水分利用效率低于对照; 在胁迫处理4 h后, 20%与30%PEG处理的樟子松的水分利用效率均超过了对照. 这表明樟子松在较低的土壤含水量下, 具有忍耐、适应干旱胁迫的能力. 另外, 不同形式的强度胁迫处理(30%PEG和20%田间持水量)的各光合特征指标相对值之间没有差异, 表明樟子松苗木在强度胁迫条件下各指标相对值已降至相当低的程度. 3种PEG浓度(10%、20%、30%)干旱胁迫处理在2 h以内的各指标的相对值与3种土壤水分胁迫处理(40%、30%、20%田间持水量)基本一致, 因此, 可以认为2 h的PEG胁迫处理与土壤水分胁迫处理(7~10 d)具有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