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丁质酶(chitinase, EC 3.2.1.14)是一种降解几丁质的糖苷酶,在植物应对非生物和生物胁迫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对辣椒几丁质酶类(Capsicum annuum chitinase-like, CaCTL)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全基因组注释、进化分析和基因表达模式分析。从最新的辣椒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出31个CaCTL成员。根据系统发育进化树将这些成员分为GH18和GH19亚家族,并进一步分为5个亚类(Ⅰ~Ⅴ类)。保守基序分析结果表明,每个亚类中的成员存在功能相关性。对辣椒、矮牵牛以及番茄的CTL基因家族成员同源性分析表明,在矮牵牛和番茄中分别有7个和11个辣椒CaCTL的同源基因。通过qRT-PCR分析发现,在正常环境生长的辣椒植株中,64.2%的GH18亚家族的CaCTL成员表达水平很低,有64.7%的GH19亚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CaCTL成员启动子区域存在许多激素反应以及生物和非生物应激相关元件。当植物遭受不同的非生物胁迫时,qRT-PCR结果显示,多数CaCTL成员表达上调。当植物遭受高温干旱条件时,多个CaCTL成员的表达上调明显。上述结果丰富了CTL基因家族进化的研究,为探索CaCTL成员的功能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获得茉莉花香气调控转录因子JsMYB305的重组蛋白,为深入研究JsMYB305调控茉莉萜类香气代谢的分子机理及筛选其他互作蛋白提供基础.[方法]通过酶切连接的方式,将JsMYB305的编码序列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转化BL21(DE3)表达菌株,通过IPTG诱导蛋白表达、GST亲和树脂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3.
轻修剪时期对不同品种茶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轻修剪是茶树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对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产量品质具有深刻的影响。目前生产上不论对何种品种茶树,也不分加工何种茶类,普遍采用春茶前轻修剪。由于茶树品种不同,生育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其对轻修剪的反应必然会有所不同。因此,笔者从茶叶产量和茶树生长特性方面,探讨了不同品种茶树对不同时期轻修剪的反应,以提出茶树轻修剪的适期。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现有茶园面积约达106万hm2,主要分布在江南红黄壤的山丘和低丘陵地区,它的生产发展对我国山区和低丘陵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都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物技术的研究迄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而茶树生物技术研究只开展了20多年,由于起步晚和条件的限制,茶树生物技术始终大大落后于一般植物生物技术。尽管近10年来在茶树细胞和组织培养中次生产物形成、愈伤组织形态发生以及花药培养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有许多研究亟待加强,其中,如何根据茶树自身的特点引入相应的新理论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茶苗在 H_2PO_4~-和 K~+浓度分别为0.1m mol/L 和1m mol/L 的溶液培养条件下,5个品种的吸收曲线表现出明显差异。被测品种的最大离子吸收速率 V_(max):对 H_2PO_4~-吸收是,龙井43>菊花春>碧峰>苹云>碧云,对 K~+的吸收是,龙井43>碧云>苹云>碧峰>菊花春。它们的米氏亲和常数 K_3:对 H_2PO_4~-的吸收是,苹云<碧云<碧峰<菊花春<龙井43;对 K~+ 吸收是,菊花春<苹云<龙井43<碧云<碧峰。本文还对上述品种的磷、钾营养的可能适应性以及形成这种吸收动力学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外对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内的各种营养元素在茶树和茶叶中的含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但营养元素在茶树各部位的分布及其在生长周期中动态变化的研究资料则较少。为了探明不同品种茶树对主要  相似文献   
8.
铝对茶树根系生长及氮素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是耐酸性木本作物,在红壤地区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李名君等人在“六五”和“七五”期间所作的一系列调查和试验研究,与黄壤茶园相比,低丘红壤茶园茶叶的自然品质普遍较低,茶叶品质低下与红壤本身的理化性质直接相关。在红壤上生长的茶树其碳氮代谢强度较弱,同化物的转运、分配和贮藏都不利于高品质茶叶的形成。从土壤化学和茶树营养学观点来看,低丘红壤是强风化和强淋溶性的粘性铁铝土,酸性较强,活性Al、Mn及氧化铁含量较高,而P、Ca、Mg、Zn、Mo等元素比较缺乏,其中,灿的毒害一直被认为是酸性土中作物生长最主要的限制因素之一。据测定,70%的红壤茶园土壤pH值均低于5.0,并呈不断酸化的趋势,交换性Al~(3+)在总交换性酸中的比例较高(吴洵,1991)。因此,进一步研究由于茶园土壤酸化导致活性Al~(3+)含量增高而引起茶树生  相似文献   
9.
铝对茶树根系钙吸收及ATP水解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茶树一直被认为是嫌钙植物,对钙的过量比较敏感。这种看法主要有两点依据,其一,与生长于同一土壤上的柑桔、桑树等植物相比,茶树体内组织的含钙量较低;其二,茶树适生于酸性(pH4~6.5)土壤,这种土壤有效钙的含量较低,而茶树仍能生长良好。例如,测定表明,土壤有效钙含量低于3mmol/100g土且钙饱和度小于38%时,茶树的生长量和产量都较高,若钙含量过高,茶树反而生长不好。尽管如此,有人(Ranganathan,1982)仍然认为茶树并非是一种真正的嫌钙植物。事实上,茶树组织中的含钙量 (35~150μmol/g干重)比起  相似文献   
10.
茶叶可溶性蛋白质的SDS—PAGE电泳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