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3篇
农学   20篇
  2篇
综合类   154篇
农作物   40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7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陕西关中地区梨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梨黑星病在陕西关中地区为害非常严重,经常在6—7月间流行,引起巨大损失。当冬季干燥寒冷时,病菌主要以落叶上残存的分生孢子过冬,但是如果遇上潮湿温暖的冬季便可大量形成子囊壳;至于病菌能否在病梢、病芽内外越冬的问题,初步试验结果是否定的。病害流行与降雨及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潜育期为12—29天,具体情况随气温而定;另外还初步提出了病害初次侵染与续发侵染的预测条件。在武功采集到另一类型的梨黑星病菌,其特点是分生孢子梗非常细长,上面的瘤状物也较突出明显;推测可能同于 Venturia inaequalis f.piri Hara。喷射1∶1∶160式波尔多液并结合进行清园,减少越冬菌源及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势等项工作对病害防治具有优良效果。  相似文献   
2.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办好高等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业务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根本任务的完成。青年教师是我院的新生力量,代表着学校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素质如何关系到学校将来能否办成面向四个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更高水平的学校。院工会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几年来曾多次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以促使青年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1讲课比赛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和展示自己能力与价值的舞台有竞争,才有动力,青年人争强好胜,不甘落后,他们喜欢通过竞争体现自己的能力和…  相似文献   
3.
从河南省具有地域代表性的5个不同地区分离小麦黑胚病原菌Alternaria spp.菌株17株,经形态鉴定主要为链格孢属两个近似种A.alternata和A.tenuissima.通过与GenBank中登录的链格孢属中的9个种的rDNA-ITS序列比较分析,发现所有供分析菌株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其中与6个小孢子种A.alternata、A.tenuissima、A.mali、A.gaisen,A.citri、A.arborescens同源性为98%~100%,在聚类图上成为一支,而3个大孢子种A.radicina、A.porri和A.solani聚为另外一支,可明显地与其它小孢子种区分开.通过对Alternaria 58个菌株的rDNA ITS序列分析发现,同一个种或相似种内不分地域范围和寄主都有很高的保守性.与小孢子种相比,3个大孢子种在位点97-171、365-402、443-490处具有各自的特异位点,所以这些序列有可能作为它们分类鉴定、分子标记及系统发育的重要依据.分析结果表明,ITS1-5.8S-ITS2序列分析只能验证小麦黑胚病菌形态学鉴定的结果,但不能用于链格孢近似种的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   
4.
5.
洛夫林10常温致病新菌系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证明,从陇南洛夫林10小麦上所采集的条锈菌标样中所筛选出的4个洛夫林10常温致病菌系,均属同一致病类型,统称为洛10常温致病菌系。洛夫林10常温致病菌系能正常侵染洛夫林10的幼苗和成株,且其致病的适温范围较广(12~20℃),致病最适温度偏高(16~20℃);该菌系在鉴别寄主上的反应与条中25号小种相似,但其致病范围较25号小种为广,对供试的83.3%的洛夫林10后代品种具致病性,并且可正常感染高加索,阿夫乐尔、柯斯等抗源材料。到目前为止,洛夫林10常温致病菌系主要集中分布于洛天林10品种上,川道麦区的比例较山区麦高。随着洛夫林10常温致病菌系数量的增长不仅会使陇南洛夫林10的病情进一步加重,而且会直接影响北方麦区洛夫林10后代品种的利用。因此,抓住当前时机,及时防止洛夫林10常温致病菌系的蔓延扩散,是十分迫切而重要的任务。为此,建议在陇南采取以下措施(1)尽快地大力压缩洛夫林10品种的种植面积,特别是川道;(2)对继续种植洛夫林10品种的地区和田块,应实行粉锈宁拌种或进行早春喷药防治。  相似文献   
6.
作物多样性在病害防治上的应用包括多系混合、品种混合和物种混合,其中品种混合策略备受重视。对于小麦,品种混合与它的组分净种时的表现相比至少有两方面的优势,即增加籽粒产量的稳定性和减少病害的危害.特别是对减轻锈病和白粉病的危害更为明显。但是,由于病害防治而获得的产量收益比较小.一般平均只有4%-5%。对于小种专化的病原物,小麦混合群体中复杂小种(能侵染两个或两个以上混合组分)的相对频率高于简单小种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有必要实行小组分数目品种混合系统的多样化、增加组分之间的抗性差异或增加混合组分数目。影响品种混合防病效应的因素是今后需要大力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的成果,重点评述了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特性、诱导因子和诱抗机制等方面的进展状况,并对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的前景及应用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小麦纹枯病生防菌株S 024的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种诱变方法(紫外线、微波、LiCl,LiCl 紫外线、LiCl 紫外线 微波)对出发菌株S 024进行了诱变处理.结果表明,几种诱变方法对S 024的诱变效果差异较大,紫外线(UV)照射和LiCl处理均未能筛选到正突变菌株;微波(MV)处理(50,100 s)可选育出高效菌株,LiCl和UV复合诱变处理的效果最好,共筛选到3个高效菌株(LiU-024-1,LiU-024-4,LiU-024-9),其中LiU-024-4菌株抑菌率比出发菌株S 024提高了34.44%;连续3代转代培养,其产生抗生素的能力基本稳定.用MV对3株高效菌株再进行诱变处理,其抑菌活性基本没有提高.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CY17,CY31突变菌系在感病品种铭贤169上的相对寄生适合度属性,并利用“病害量”衡量突变菌株的相对寄生适合度。结果表明:CY17各突变菌株的相对寄生适合度均高于原始菌株,其中CY17mut-4最高,CY17mut-1较高,CY17mut-3,CY17mut-2相差不大,居中;而CY17mut-5最低,各突变菌株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夏孢子萌发率、夏孢子堆长度、严重度3个属性上。CY31突变菌株的相对寄生适合度均低于原始菌株。其中CY31mut-1,CY31mutS-1,CY31mut-2,CY31mutS-2的相对寄生适合度高,CY31mutH-1,CY31mutH-2,CY31mut-6次之,CY31mut-3,CY31mut-5,CY31mut-4最低,其突变菌株间的相对寄生适合度属性在夏孢子萌发率、夏孢子堆长度和夏孢子堆密度上有较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 ,接菌网斑病后 ,植株体内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花生网斑病降低了花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 ;植株体内的过氧化物酶 (POD)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开始时升高 ,而后低于对照 ,多酚氧化酶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