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3篇
  13篇
综合类   124篇
农作物   9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森林公园 ,开展森林旅游是有益当代 ,福泽千秋的伟大事业。它一本万利 ,前景广阔。文章针对莫尔道嘎林业局的景观资源特点 ,指出旅游开发可加快信息传递 ,改善投资环境 ,增加新的就业门路和经济增长点。并根据森林公园的景观资源分布 ,区划了六个景区 ,同时对景区的建设特色做了初步规划  相似文献   
2.
5个茶树新品种的区域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亚军  梁月荣 《茶叶科学》1994,14(2):129-136
在赣、浙、苏三省布点,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碧峰、苹云、浙农121、浙农ll3和紫笋等5个新品种进行了区域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5个新品种的移栽成活力、抗寒和抗旱能力、产量都达到或超过对照。紫笋和浙农ll3制成绿茶,品质优于对照,另3个品种与对照相当。苹云、紫笋和浙农121制成红茶,品质优于对照。5个新品种的萌发期皆保持了原来的特性。5个新品种均适于该三省及条件相似的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富硒区茶树鲜叶中硒累积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是富硒植物,饮用富硒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补硒途径之一。茶叶的硒含量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但有关富硒茶区茶树硒积累特性及主要影响因子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以高硒茶区湖北恩施、陕西安康不同地点生产茶园成龄茶树和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土壤及植物样品全硒含量等多种指标,明确了根际土壤硒含量对茶树硒分布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富硒区土壤pH、硒含量等9个重要土壤特性相关因子的数值分布规律。通过对186组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和附生茶树新梢组织检测数据进行分组和整体相关性分析,证实了富硒区茶叶全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59,P<0.01),揭示了茶叶全硒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水解性氮、锌含量以及茶叶中硫、锌含量的显著相关,同时对安康和恩施地区的土壤和茶叶硒含量相关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茶叶硒含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硫含量、硒含量和锌含量的数学模型,模型拟合优度为0.512 6,达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4.
为了理清恩施州茶树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关系和多样性程度,发掘、保护和繁殖更多适宜在恩施地区种植的优异茶树种质资源,本研究考察和收集了恩施州不同地区的茶树种质资源200多份,对其中部分主要资源的农艺性状和生化成分进行了较全面的测定和分析,建立了恩施州茶树种质资源圃,对这些优质资源进行了有效保存,并筛选得到一批本地特色茶树种质资源拟加以发掘利用.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不同萌发物候型茶树的休眠机制,以特早生茶树品种龙井43和中生茶树品种碧云为材料,利用钙黄素处理茶树茎段,检测越冬芽在休眠与萌发时期与其他器官的物质交流情况。利用同源比对鉴定胼胝质水解相关基因,并分析其序列特征及在冬季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越冬芽在茶树生长阶段和休眠阶段都存在着与着生茎段和母叶间的物质交流;从茶树越冬芽休眠形成到解除的不同时期,其物质交流存在"强-弱-强"的变化规律,但龙井43的与碧云相比存在较短的物质交流减弱时期;两种茶树的物质交流变化模式与鉴定到的茶树胼胝质水解正向调控相关基因CsGLU1的表达模式密切相关;启动子序列分析进一步证实CsGLU1启动子区有多个与激素信号以及低温和休眠响应相关转录因子结合的保守序列。茶树越冬芽在休眠和非休眠状态下都存在与茎和母叶之间的物质交流,且物质交流强弱与茶树越冬芽休眠状态改变密切相关。CsGLU1可能是参与胼胝质水解调控,改变茶树越冬芽物质交流水平,进而影响茶树休眠状态的关键基因。这对明确茶树越冬芽休眠状态变化和深入揭示不同萌发物候型茶树休眠机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深深的怀念     
忽然接到我的学生宝音、萨仁发来的敖德斯尔同志与世长辞的噩耗,这勾起了我心中的悲痛之感和怀念之情。敖德斯尔这个名字,在深蓝的蒙古小说的夜空中犹如启明星般耀眼夺目。我从小就听到他的名字,喜欢读他的作品。他的小说那么感人,他的散文那么优美。六十年代初我考入内蒙古大学时,他正在内大文研班学习。那时我才第一次见到他,是一位魁梧的随和的人。但我真正认识他并与他来往还是"文革"后的事情。他是我最敬重的老作家之一,也是我们德高望重的慈善可亲的师长。有一段时间,我们经常在周末一起跳交际舞。他身体健壮,年纪虽比我们大20来岁,但跳起舞来步子非常矫健。若是高兴了,他还到乐队跟前  相似文献   
7.
沙姜炭疽病Colletotrichum demati-um(Pers ex Fr)Grore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于1988—1989年我们对此病进行了系统观察和药剂防治试验,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西德马·普学会植物生理代表团今年四月访问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和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试验基地县桃源时,五位教授带来了九篇学术论文,本刊将陆续选登其译稿。  相似文献   
9.
稻飞虱(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是为害水稻的最主要害虫。缨小蜂(Anagrus spp)是稻飞虱卵期的主要寄生性天敌,常年的寄生率为10%~70%。由于稻田生态环境的不稳定性(收割、喷施农药等)和寄生性天敌的滞后现象,稻田缨小蜂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不稳定。有研究表明稻田边杂草及其有关非稻田飞虱对稻田卵寄生蜂起重要的保护和恢复作用[1-3]。我们在田间节肢动物的系统调查中发现,茭白上长绿飞虱[Saccharosydne procerus (Matsumura)]的卵寄生蜂中有大量的蔗虱缨小蜂[Anagrus optabilis(Perkins)],对茭白田周围的稻飞虱卵常常有较高的寄生率。为此,我们就蔗虱缨小蜂对褐飞虱卵的寄生选择性和功能反应进行了研究,以期提出有效的生境调节技术来提高蔗虱缨小蜂的自然控害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公正地评价氮肥对整个稻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在国际水稻研究所试验场分别设立0、100和200kg/hm^2三个氮肥水平,测定了水稻主要特性参数和叶冠层捕食性天敌的种群动态,同时以果蝇蛹作为替代猎物的方法在田间模拟评价了叶冠层捕食性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结果表明,虽然施用200kg/hm^2氮肥稻田的稻株高度、叶面积和稻草干重显著比施用100kg/hm^2氮肥稻田的高,但每丛分蘖数和稻谷产量则没有明显差异。在水稻叶冠层中,肖蛸、圆蛛、黑肩绿盲蝽、稻红瓢虫和捕食性螅等为稻飞虱主要捕食性天敌。肖蛸在水稻孕穗期的数量最高,圆蛛的种群随水稻的生长而下降,但黑肩绿盲蝽、稻红瓢虫和捕食性螅的数量却均随水稻的生长而增加。施用氮肥后稻田中肖蛸和稻红瓢虫的种群数量显著减少。在水稻孕穗期,叶冠层上蜘蛛网的数量和蜘蛛网总面积均随氮肥施用量的提高而显著减少。在水稻孕穗期和乳熟期,不施用氮肥稻田中的捕食性天敌对替代猎物果蝇蛹的捕食能力显著高于其它两个施用氮肥的稻田中的捕食能力。而在乳熟期施用100kg/hm^2氮肥稻田的捕食能力又显著比施用200kg/hm^2氮肥稻田的高。结果说明过量施用氮肥可削弱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