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杂交后代群体进行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和遗传分析,为肺形侧耳杂交品种选育和应用提供指导。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肺形侧耳杂交后代群体及其亲本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利用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标记技术进行杂交菌株及其亲本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杂交后代群体中菌株H155和H232的关联度排名高于亲本,综合农艺性状表现最好,综合评估结果与杂交后代实际栽培表现相一致。18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218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总共为147个,占总条带数的67.43%,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基因多态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384 1、0.224 9和0.338 9。供试菌株间遗传相似系数(GS)值变化范围为0.63~0.93,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7时,可将亲本菌株及其杂交后代群体分为Ⅳ个类群,供试菌株在DNA水平上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SRAP适用于肺形侧耳单孢杂交后代群体的鉴别。研究结果为肺形侧耳杂交后代的筛选及遗传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60COr射线辐射诱变秀珍菇的各类氨基酸效应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比较不同辐射剂量下秀珍菇各类氨基酸含量,应用多元统计成分分析法进行相关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鲜味氨基酸含量与支链氨基酸含量、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甜味氨基酸含量与支链氨基酸含量、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支链氨基酸含量与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芳香族氨基酸含量与必需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可将原7个各类氨基酸含量指标综合为2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可达97.96%。根据主成分对原性状的综合能力进行各类氨基酸含量分析,2个主成分可分别解释为综合效应因子及硫氨基酸含量效应因子,并建立了主成分方程。通过计算出不同辐射剂量下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得出排序第一为1.25 kGy的剂量,所以1.25 kGy的剂量为较佳剂量。  相似文献   
3.
对6个引进香菇新品种(菌株)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香菇215的平均单袋产量最高,达329.5 g,生物学效率达73.2%,全生育期为127 d;1513、F2表现其次;这3个菌株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福州市推广.  相似文献   
4.
在10个雌株品系、35个雄株品系中,根据对爱玉子雌株品系和雄株品系的挂果开口期、挂果数量及果型的研究,筛选并培育互相搭配的爱玉子雌、雄品系,为爱玉小蜂与爱玉子共生生态系统的形成提供一套爱玉子雌雄优良品系搭配模式。  相似文献   
5.
爱玉子(Ficus awkeotsangMakino)是桑科、榕属的多年生、常绿、木质藤本植物,在台湾省,其天然分布在海拔800~1 800 m多雨湿润的天然林内,藉气生根攀生在树杆或岩石上。爱玉子雌雄异株,果实是由多数小花生于花托上形成的1种隐花果。肉质的花托形成一个空心的腔,花分布于腔的内表面,共有4种花,其中雄果有两种花:能产生花粉的雄花和为传粉爱玉小蜂提供栖息场所与营养物质的一种特化的雌花,也称虫瘿花;雌果也有两种花:能产生种子的雌花及部分退化的雌花。其瘦果(雌性果)含有大量的果胶和果胶酯酶,在水中揉洗可形成爱玉子果冻,配以糖水和香料等…  相似文献   
6.
金福菇是近几年新开发的热门珍稀菇类,出菇温度较高,适宜在春末至中秋间栽培,解决了目前菇房实施周年栽培的品种搭配和夏季食用菌栽培面积小、品种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各地的栽培方法和管理方式多样,因而出菇和产量也很不稳定,特别是在原基阶段易发生  相似文献   
7.
褐色蘑菇俗称棕蘑,也称有色蘑菇或美味蘑菇,其菇盖为自然棕褐色,其产量高、菇质优、口感鲜嫩,营养价值高。栽培褐色蘑菇不仅可以克服白色蘑菇易褐变而导致的商品质量迅速下降的问题,同时可增加蘑菇市场的花色品种,在欧美国家已经有较大规模的栽培和消费。本文对8个褐色蘑菇菌株的菌丝特性、栽培性状与出菇产量等进行研究,旨在为棕色蘑菇的推广、栽培和进一步筛选、育种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福建地区灵芝主栽品种有3种,即沪芝1号、仙芝楼S3、武芝2号。通过对3个主栽品种进行调研,总结出福建地区大规模栽培的灵芝主栽品种的特性、栽培季节选择、栽培设施、栽培技术、虫害防控技术等。沪芝1号栽培地域广泛,为传统袋栽的品种,主要特点为产量高、孢子多。仙芝楼S3主要在南平地区栽培,可采用段木栽培和袋式栽培,由太空诱变选育而得,主要特点为抗杂菌力强,产量较高,多糖和三萜含量高。武芝2号主要在龙岩地区栽培,为段木栽培的紫芝品种,菌丝长势强,抗病性强,染菌率低。通过调研以期为业内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旨在借助分子标记手段对草菇菌株进行鉴别。利用17条扩增条带清晰、稳定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简称RAPD)、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称ISSR)引物对20株草菇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分析草菇菌株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17条引物共扩增出123条清晰的DNA片段,其大小为250~2 000 bp,其中多态性片段92条,平均多态性位点占比为74.80%。DNA电泳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间的DNA指纹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福州本地栽培的优良草菇品种,对20个草菇品种的菌丝生长特性、出菇特性、生物学效率等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0个供试菌株遗传差异显著,菌株V1296、V1295、上海草菇三个菌株在菌丝长势、生长速度、商品性、耐储性及产量方面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福州地区生产应用的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